欧洲遥感卫星

✍ dations ◷ 2025-04-04 11:17:38 #地球观测卫星,测高卫星,1991年发射的太空飞行器,1995年发射的太空飞行器,欧洲空间局

欧洲遥感卫星(英语: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缩写:ERS)是由欧洲空间局研制、发射和运营的地球观测卫星,也是欧洲空间局的第一个地球观测卫星任务,由ERS-1遥感卫星和ERS-2遥感卫星组成。其中,ERS-1运行于1991年7月17日至2000年3月10日,而ERS-2运行于1995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5日。两颗卫星运行在基本相同的轨道上,高度约782-785千米。ERS任务的总体目标是提供陆地和海洋表面的环境监测,这些监测数据亦用于对海洋、极冰、陆地生态、地质、森林、波浪、水深、大气物理及气象学等方面的研究。

ERS-1的总载荷重888.2千克,搭载有AMI、RA-1、ATSR-1、 LRR、PRARE等设备:

有源微波仪器AMI是由法国马特拉·马可尼太空公司制造的雷达装置,其内部装配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雷达:一个是在执行图像模式和波模式下运作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另一个是用在风模式下运作散射计(WSC)。在图像模式下,SAR通过发射经相位调制的脉冲,再通过匹配滤波器压缩回波来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在波模式下,AMI量测的则是因海水表面波引起的雷达反射率的变化,并将测得的雷达图像转换为光谱,从而提供与海洋波浪系统有关的长度与方向信息。在风模式下,散射计使用三个独立的侧视天线来测量海面的风速和风向。值得注意的是,波模式可以与风模式并行运作,但图像模式不能。

雷达测高计RA-1由反射器、波导馈源、三脚架及支撑结构、喇叭馈电及波导组成的脉冲雷达,工作在频率为12-18GHz的Ku波段,方向指向天底,运行模式分为海洋模式和冰模式。通过RA-1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出如下内容::402

ERS-1的运行任务可划分为如下任务阶段:

不同任务周期的轨道参数如下:

ERS-1的卫星主体在进入侧倾模式时,绕切向旋转了9.5度,使合成孔径雷达以35°的入射角进行成像。在侧倾模式中,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与航偏模式(英语:Yaw Steering Mode,缩写:YSM)差异并不显著,两个模式下的角速度、谐波误差和随机误差均相同,仅静态误差有最大约0.05度的细微差异。在滚动过程中,卫星处于精细指向模式(英语:Fine Pointing Mode,缩写:FPM),该模式下航偏角为零,且姿态的参考线是沿垂线方向而非法线方向。

这一操作模式在使用上受到一些限制,因此只能进行一些有限的实验活动,这些限制包括:

ERS-1在1994年4月10日至1995年3月21日执行大地测量任务,分两个阶段(E与F)完成。在执行该任务期间,卫星以168天的重复周期绕地运行。F阶段相较于E阶段,轨道平移了8千米,以获得更密集的格网数据。该任务的首要目标是为用户提供全球性的、连续的RA测高数据,因而ERS-1所执行的大地测量任务基本上也可被当作是雷达测高任务。该任务的次要目标则是对海洋和冰区实现至少一次的完全覆盖,但这需要执行两个循环周期才有可能进行。在执行大地测量任务期间,合成孔径雷达与散射计在名义上继续运作,但在出现意外时则会优先考虑测高计的恢复。

1989年,欧洲空间局决定发射一颗新的ERS卫星,以在ERS-1结束寿命后接替ERS任务。ERS-2的结构大体上与ERS-1一致,但携带的设备较ERS-1有了一系列的改进。此外,ERS-2还携带了新的设备GOME,对大气的化学成分(尤其是臭氧成分)进行测量。ERS-2任务自1995年开始,在轨运行16年,期间曾与ERS-1和ENVISAT共同执行串联飞行任务。

ERS-2携带的设备大致与ERS-1相同,但新增了用于臭氧监测的GOME,并将原搭载在ERS-1上的ATSR-1更新为了ATSR-2:

全球臭氧监测实验设备GOME是一种横向扫描的光学双光谱仪,观测方向指向天底。其设计的目标是观察地球表面与地球大气所反射或散射的向上太阳辐射,其测得的光谱包含有物体的吸收特征,从中可以得出与臭氧和其他大气成分有关的定量信息。GOME的光谱范围为240-790纳米,光谱分辨率在紫外波段(UV)为0.2纳米,而在可见-近红外波段(VNIR)为0.4纳米。其分光过程分为两步:首先使用石英棱镜进行预分光处理,将光分散到四个不同的通道中;其次,每个通道内部都配有一个1024像素的线性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处理。:407

ERS-2只执行多学科任务,类似ERS-1的任务阶段G和C。

相关

  • 东京理科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日语:東京理科大学/とうきょうりかだいがく Tōkyō Rika daigaku;英语译名: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是一所校本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神乐坂的私立大学。简
  • 佛洛拉佛洛拉(拉丁语:Flora,福罗拉,坊间常译为芙劳拉)罗马神话中司花朵、青春与欢乐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佛洛拉是西风之神仄费罗斯的情人,后者给了她掌管花朵和青春永驻的权利。纪念她
  • 渐屈线渐屈线是曲线微分几何中的概念,它是曲线上密切圆圆心的轨迹。等价的描述是一条曲线的渐屈线即是其法线的包络。渐屈线与渐伸线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若曲线A是曲线B的渐屈线,曲线B
  • 大港区大港区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113平方公里,总人口37.66万。2009年11月9日,大港区和塘沽区、汉沽区合并成为新的市辖区滨海新区。大港区是国家重点发展
  • 曾宪林曾宪林,曾名鲁小林,四川安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38年,父抵达延安,求学于延安自然科学院,随后在晋察冀军工局机械工作室学习从事军工研究。1950年,进入华北大学工学院学习
  • 葛优葛优(1957年4月19日-),河北饶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十四届会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名誉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凭借电影《大撒
  • 马克·米莱马克·亚历山大·米利(英语:Mark Alexander Milley,1958年6月20日-),是美国陆军上将,现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于2019年10月1日上任。曾为第39任陆军参谋长。米利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温
  • 鲍伯·韦勒鲍伯·韦勒(Robert John (Bob) Widlar,1937年11月30日-1991年2月27日),是一位美国电子工程师,以设计了集成电路而知名。1964 年到 1970 年,他与 David Talbert 合作发明了第一个集
  • 高中毕业证书 (新南威尔士)高中毕业证书(NSW HSC)是颁发给成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完成高中水平学习(11年级和12年级或同等学历)的中学生的证书。该证书于1967年首次实施,最近一次重大修订于2001年生效
  • 汪家拐街道汪家拐街道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下辖的一个街道。2019年12月,青羊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撤销汪家拐街道。将原汪家拐街道文翁社区、少城社区、长城社区和文庙社区金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