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康·马格努森

✍ dations ◷ 2025-08-21 07:59:21 #哈康·马格努森

哈康·马格努森(古诺斯语:,挪威语:Håkon Magnusson,约1068年—1095年2月)。挪威国王(1093年-1095年)。哈康·马格努森只是挪威部分地方认可他的国王地位,因此他的统治意义并不重要,通常都不把他当作挪威国王来排序。

哈康·马格努森是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的孙子、马格努斯二世的儿子,也是奥拉夫三世的侄子。哈康差不多在父亲逝世时出生。他是由居德布兰河谷(英语:Gudbrandsdalen)的托尔斯泰格寄养的在农场中长大。 1090年,哈康·马格努森对比亚马兰地区(今俄罗斯北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进行维京探索。

在奥拉夫三世去世后,哈康·马格努森在特隆赫姆被拥戴为挪威国王,而堂兄赤脚王马格努斯三世则在维肯(英语:Viken, Norway)被拥戴为国王。哈康·马格努森很快就与马格努斯三世发生冲突,战争似乎无可避免。1095年,马格努斯三世准备对哈康·马格努森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对哈康·马格努森的军队阵容强大感到震惊,只好穿过多夫勒山脉(英语:Dovrefjell)而避开从特隆赫姆来的哈康·马格努森军队。然而,哈康在多夫勒山脉行军期间突然逝世。马格努斯被统治为挪威唯一的国王。他们抓住了被绞死的哈康·马格努森的养父。


相关

  • 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英语: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TEM、CTEM),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
  • 陈用光《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之陈用光像陈用光(1768年-1835年),字硕士,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陈用光于嘉庆六年(1801年)中式辛酉恩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
  • 锄头锄头是常见农具、园艺用具,目前仍为许多农民广为使用。其构造大致上由一根木制长柄及一块金属作的刀刃组成,但也因用途不同而有各种形状。锄头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松土、去除杂草
  • 张文光 (清末民初)张文光(1884年-1914年1月14日),字绍三,云南腾越(今腾冲县)人。清末民初革命家。在云南辛亥革命中,领导滇西起义。早年,张文光在缅甸经商。与杨振鸿结识,1906年(光绪3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 谷春帆谷春帆(1900年-1979年9月28日),曾名春藩、号德全,江苏吴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副部长。谷春帆早年毕业于上海圣芳济书院。1918年进入上海邮政局任邮务员,之后先后担任过河南省
  • RayRay可以是下列意思:
  • 激流河激流河也称贝尔茨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额尔古纳河右岸支流,上游称牛耳河,发源于根河市东部大兴安岭西北麓稚鸡场山西麓三望山附近,蜿蜒向西北流至根河金河
  • 上艾赫哈姆山坐标:47°03′13″N 12°24′23″E / 47.05361°N 12.40639°E / 47.05361; 12.40639上艾赫哈姆山(德语:Hoher Eichham),是奥地利的山峰,属于维内迪杰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3,371米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2015年启动的语言文化类保护工程,包含了在全国范围内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其目的是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任务要求。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文化的实态语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基础
  • 特雷·库尔特雷·库尔(Tré Cool,本名Frank Edwin Wright III,1972年12月9日-)出生于西德法兰克福,是朋克摇滚团体绿日乐队的鼓手,亦是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于1990年替代了该团原先的成员John Kiffmeyer(也被称为Al Sobrante)。他和他爸爸还有两个年长的兄弟住在加里福尼亚的Mendocino山。 他爸爸以前在越南当直升机飞行员,后来他决定移民到美国。 Tré最亲密的邻居就是Lookouts里的Lawrence Livermore。 在Tré12岁时,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