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甲龙属

✍ dations ◷ 2025-07-06 10:02:20 #甲龙亚目,南极洲恐龙,上白垩纪恐龙

南极甲龙属(属名:)意为“南极洲的盾甲”,是种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极。南极甲龙的体型中等,身长不超过4米,同时具有结节龙科与甲龙科的特征,使它们难以准确地分类。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是第一种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但却是继冰脊龙之后,第二种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目前只有唯一种,奥氏南极甲龙()。

如同其他甲龙类,南极甲龙是种笨重、四足、草食性动物,身上覆盖者皮内成骨(Osteoderms)形成的骨板,嵌入至皮肤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但它们的身长估计最长可达4米。对于颅骨的所知有限,但目前所发现颅骨碎片都有保护用的骨甲。一个被鉴定为眶上骨的骨头,上有短尖刺,在眼睛上方往外突出。牙齿成叶状、不对称,牙齿边缘的锯齿朝向嘴尖的方向。以比例而言,南极甲龙的牙齿比其他甲龙类还大,最大的牙齿宽度有1公分。与北美洲的包头龙相比,包头龙的体型较大,身长6到7米,牙齿宽度平均为0.75公分。

南极甲龙的尾椎也被发现,虽然尾端部分没有留下,但尾端在生前应该有数节较小的脊椎,上下侧由骨化肌腱连接者。甲龙科的尾部肌腱可协助支撑尾端的大型骨槌。如果南极甲龙的尾巴具有骨槌,应该会被挖掘出土,但还没有被发现。目前已发现六种不同型态的皮内成骨,但只有少数附着在骨骸上,所以只能推测这些骨甲的位置。有些皮内成骨应该是大型尖刺的基部。一些平行的菱形皮内成骨,类似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的颈部骨板。一些大型圆形的皮内成骨,与较小的多角形骨甲一同发现,可能共同组成类似蜥结龙的臀部护甲。第四种皮内成骨则是椭圆形,中央有者凸脊。第五种皮内成骨则附着于肋骨上,可能形成侧面的多排护甲,这是甲龙类的常见特征。最后一种皮内成骨,主要由名为小骨(Ossicles)的小型骨质块所构成,可能散布者身体表面。数根肋骨上附著者这些小型骨质块。

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有数个共同特征,主要在于牙齿与骨板;尾巴似乎有骨槌,这点类似甲龙科。这些混合的特征,使南极甲龙很难以分类。南极甲龙目前为甲龙下目的未定属,目前还没有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研究。

南极甲龙的正模标本,是该属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化石,同时也是南极洲所发现的第一个恐龙化石。这个正模标本是在1986年1月,由阿根廷地质学家爱德华多·奥立维罗(Eduardo Olivero)与罗贝托·斯加索(Roberto Scasso),发现于南极半岛附近的詹姆斯罗斯岛。挖掘区域约6平方米大小,但因为冰冻的地层与恶劣的气候,在经历数次挖掘活动后,直到10几年后才被完全的挖出,但可确定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该标本包含:三个相关联的牙齿、部分下颌与一颗相连的牙齿、部分颅骨碎片、脊椎、肩胛骨、肠骨、股骨、五块跖骨、两块指骨、以及众多的骨甲。骨骸的保存状态不佳,许多接近地面的化石,因为风化作用#冻融风化而风化、破碎。

这些化石经历10几年才被完整挖出,且有过三次个别的研究发表,终于在2006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利安纳度·萨尔加多(Leonardo Salgado)与佐兰·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正式命名为奥氏南极甲龙()。在1993年命名的冰脊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但其实南极甲龙才是第一个在南极洲出土的恐龙。南极洲(Antarctica)这名称衍化自古希腊文,αντ/ant-意为“的对面”,αρκτο/arktos意为“熊” ,暗指大熊星座;而πελτε/pelte意为“盾甲”,是甲龙类常见的属名字根。种名则是以发现者爱德华多·奥立维罗为名,他既是第一份相关研究的作者,更在南极洲挖掘了10几年之久。

早期的研究显示,这个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的甲龙类化石,是个幼年体。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它们的脊椎骨各部分完全愈合在一起,而幼体的神经弓与脊椎体之间应该有明显的接合处。一个初步的组织学研究,研究了数个脊椎骨,显示这个骨头生长至一定的程度,应该不是新生长的骨头。

2011年的一份种系发生学研究,提出南极甲龙是已知最原始的结节龙科恐龙。

正模标本是在南极洲圣塔玛尔塔组(Santa Marta Formation)出土的,位于一个挖掘基地的附近90米处。该地过去是个浅海环境,保存了许多海生动物化石,例如:鲨鱼牙齿、沧龙科的、鹦鹉螺、双壳纲、以及腹足类。从鹦鹉螺等标准化石显示,该地的年代为晚白垩纪的晚坎潘阶,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尽管位处海相沉积层中,南极甲龙仍生存于陆地上。曾经在其他海相沉积层中发现甲龙类化石,但应该是被冲积到海洋中的尸体。

虽然在白垩纪时期,南极洲位于南极圈之内,该地的气候却比现在温暖许多,应该没有覆盖者冰河。南极甲龙等动物可能生存于由蕨类与落叶树构成的森林之中。尽管气温较高,当时的南极洲在冬天应有永夜。在当时,南极半岛与詹姆斯罗斯岛连接者南美洲,允许两地的动物群做生物迁徙。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有个共同的甲龙类动物群。

相关

  • Fel d 1Fel d 1(Felis domesticus allergen 1)是猫的一种蛋白质,由CH2基因编码。Fel d 1主要在猫的唾液腺和皮脂腺中分泌,是存在于猫身上的主要过敏原。目前尚未清楚这种蛋白质在动物体
  • 约翰·F·肯尼迪第二次世界大战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
  • 苏联的人口转移苏联的人口转移(俄语:Депортации народов в СССР)可分为以下几大类:驱逐“反苏”的人口类别,通常被列为工贼,驱逐整个民族,劳动力转移,组织迁移,并用俄罗斯人
  • 奥野僚右奥野 僚右(Okuno Ryousuke, 1968年11月13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
  • 流感血凝素流感血凝素是一种可在流行性感冒病毒表面找到的血球凝集素,这类血凝素属于抗原性糖蛋白,可使病毒捆绑在受感染的细胞上。现时人类已知的流感血凝素抗原共有17种亚型,分别标记为
  • 万能怪兽《万能怪兽》(日语:おらぁグズラだど)是龙之子制作公司制作,于1967年10月7日至1968年9月25日期间播放的日本黑白电视动画,共52集(1集播放2话共104话)。1987年10月12日到1988年9月20
  •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鲁恩斯(Raymond Ames Spruance,1886年7月3日-1969年12月23日,或译为雷蒙德·史普劳恩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海军将领(最终
  • 黄与坚禹之鼎作黄与坚(左)肖像黄与坚(1620年-1701年),字庭表,号忍庵。江南太仓县(今江苏省太仓市)人。清朝诗人、学者。黄与坚自幼颖悟,三岁识字,五岁能诵诗,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式己亥科进士。
  • 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是指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应用气象学与农学。农业气象学可能会探讨如何配合气象及气候资讯来种植农作物或是增加其产量,一方面和气象学和
  • 武梨绘里武梨绘里(日语:たけなし えり,12月16日-),日本女性漫画家,籍贯宫城县。哥哥是同为漫画家的结城心一。主要以TYPE-MOON的作品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在《月姬》与《Fate/stay night》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