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巩义石窟寺
✍ dations ◷ 2025-04-03 12:31:39 #巩义石窟寺
巩县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宋两代称为净土寺,明代改为净土禅寺,清代改为今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东北九公里的寺湾村东。石窟群坐北向南,创建于北魏,是继龙门石窟后,北魏时期的又一佛教艺术宝库。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以及清代雍正年间,该石窟群都重修过。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在北齐和唐代是又进行了较多的开凿。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巩县石窟的规模整齐画一,窟室的结构以中心柱为主,周壁整齐地布满千佛图与礼佛图,有很强的规律性,且于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维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开凿之初,经过了周密的规划。石窟内的布局简洁明快,予人整体之感。 中心柱窟为巩县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龙门石窟北与巩县石窟的地理位置、时间均相近,但龙门石窟并没有出现中心柱窟。巩县石窟的中心柱与敦煌石窟较为相近,均为“中心方柱式”,而非云冈石窟的“中心塔柱式”。从中心柱窟的窟形来看,有简化的趋势,敦煌石窟主室中心柱前设有“人”字披顶,但巩县石窟却没有,其窟形趋于方正,且五个洞窟之间的规模也趋于一致。 从窟形的表现方式来看,巩县石窟参照了北魏早期的佛教石窟的窟形,因此巩县石窟上有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巩县石窟不单单是模仿,而是以早期佛教石窟为基础进行了创新,开创了中心柱窟的新样貌,并且影响了略晚的北齐响堂山石窟与北周须弥山石窟,因此,巩县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发展基础。从图像意涵来看,巩县石窟的造像简洁、规整,其造像内容差异甚小,各窟的工作坊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是传承关系非常密切的,因此巩县各窟间有一定的关连性。巩县石窟的主要造像主要是坐佛、结跏趺坐菩萨像、二佛并坐,表明了该窟主要思想是以“三世佛”和“法华信仰”为主,并同时通过周壁的“涅盘图”及“维摩文殊辩论图”来强调“法身不灭,佛法长存”的信仰,与三世佛的信仰紧密相扣。周壁的千佛龛,则表现出《法华经》中的十方诸佛。中心柱与四壁千佛龛共同表现出三世佛十方佛共现。巩县石窟各窟的造像,是借由周壁布满千佛龛来表现出十方无量世界有无数的佛存在,并辅以三世佛的“三世无别,法身不灭”思想,表达诸佛无处而不在,佛寿源远流长的意涵。
相关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英语: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简称MDS)又译为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骨髓生成不良综合征、骨髓化生不良综合征,为一种因骨髓中未成熟血球不正常增生导致的血
- 希沃特积分希沃特积分(Sievert Integral)是一种用于模拟放射性剂量的特殊函数,由瑞典医学物理师(英语:Medical physicist)罗尔夫·马克西米利安·希沃特所推得,辐射转移定义如下:S (
- 活化 (生物)活化(Competence)又称为感受态,是一个在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里很常见的名词,用来指一种能令细胞有能力从细胞以外的环境接纳DNA的方法。无论是在自然条件
- 牻牛儿苗属牻牛儿苗属(学名:Erodium)是牻牛儿苗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90种,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Erodium 意为鹭,原为希腊字,为L' Heriter引用于此,意
- Essub2/subOsub3/sub三氧化二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无机化合物,是锿的氧化物,化学式为Es2O3。由于所有锿的同位素都是由人工合成,半衰期最长也只有约471天16时48分钟,所以三氧化二锿只能人工合成
- 童星童星是对从事演员、歌手、模特儿(儿童模特儿)及配音员等演艺工作的儿童之称呼。一般来说,是指未成年或15岁以下的艺人。跟一般演员不同,由于童星仍是儿童,仍在成长阶段。各地均对
- 骨刺骨赘(英语:osteophytes,由字根:osteo- “骨”和 -phyte“增生”组成),俗称骨刺(英语:bony spur),是沿着关节边缘形成的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骨化突出)。勿与著骨点增生(英语:enthesophyt
- 木材腐朽菌木材腐朽真菌是指一类能在木材上生长并侵入木材组织内部分解木材的真菌,大多数的木材腐朽真菌需在枯死的木材上才能进行生长,例如褐腐真菌(Brown rot),但仍有少数腐朽菌能攻击活
- 萨拉斯皮尔斯萨拉斯皮尔斯自治市(拉脱维亚语:Salaspils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4年,位于该国中部。人口22810人,面积126.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80人/km2。
- 草原狐草原狐(英语:Swift Fox;学名:Vulpes velox),是一种小型的棕黄色狐狸,主要栖息在北美洲的西部草原,如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它们也栖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萨斯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