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托管

✍ dations ◷ 2025-07-18 11:19:42 #皮托管
皮托管(法语:pitot,发音: /ˈpiːtoʊ/,又称空速管、皮氏管)是一种测量压强的仪器,可用来测量流体运动速度。皮托管由法国工程师亨利·皮托(英语:Henri Pitot)于十八世纪初发明 并在十九世纪中叶由法国科学家亨利·达西改进为现在的样子。皮托管通常用于测量飞行器的空速和工业设施中的气体的流动速度。皮托管可用于测量某给定点的局部速度而不是整条管线的平均速度。最基本的皮托管具有一个直接处于气流中的管道。可在此管充有流体后测量其压差;由于管道中并无出口,流体便在管中停滞。此时测量的压强为流体的滞压,也称为总压。滞压本身并不能测量流体速度,但是伯努利方程指出:可改写为:解出速度为:需要注意的是,此等式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本等式中:上式中压力改变量 p 2 {displaystyle p_{2}} – p 1 {displaystyle p_{1}} 或 Δ p {displaystyle Delta p} 可由压力计读数 Δ h {displaystyle Delta h} 得出:本等式中:动压是滞压和静压(英语:static pressure)之差。静压通常由机身侧面的静压孔测得。动压通过在一密闭容器中的膜片测得:若膜片一侧的空气压强与静压相同,另一侧与总压相同,则膜片的偏转程度与动压成正比。测得动压后便可测量飞行器表速(英语:indicated airspeed)。该膜片通常位于空速计中。空速计通过一些机械将压力表示为空速表读数。静压孔和皮托管还可组合为皮托静压管。此装置在原有皮托管外另套有一管。外管于大气相不直接处于气流中并被用来测量静压。飞机上的皮托管通常带有加热设备以防止皮托管被冰堵塞。皮托管失效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一架X-31(英语:X-31)因皮托管失效而失事。,1997年发生的阿根廷南方航空2553号班机空难经调查可能是皮托管结冰。法国航空安全当局BEA曾说皮托管结冰是法国航空447号航班失事原因之一。有几起航空事故肇因于皮托管被异物阻塞。如1996年10月2日发生的秘鲁航空603号班机空难,其原因是皮托管的静压孔在飞机清洗前被贴上胶布遮盖,起飞前却没有移除,导致飞机仪表异常让机师误判而坠毁。同一年发生的伯根航空301号班机空难经调查可能是皮托管的保护盖在起飞前未移除,或是飞机停留期间皮托管未盖上保护盖而使胡蜂入内筑巢堵塞。工业上一些流体的速度很难由马赫空速表测得。此时可使用皮托管测量速度。

相关

  • 糖尿病世界糖尿病日代表符号“包 圈”(Universal blue circle symbol for diabetes.)糖尿病(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简称diabete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
  • 限制修饰系统限制修饰系统(英语:Restriction mod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存在于细菌(可能还有其他原核生物),可保护个体免于外来DNA(如噬菌体)的侵入。有些细菌体内含有限制酶,可将双股DNA切断,之
  • 五界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
  • 新英格兰新英格兰(英语:New England),是位于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区域。新英格兰地区包括美国的六个州,由北至南分别为: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马萨诸塞州
  • 千代田区千代田区(日语:千代田区/ちよだく Chiyoda ku */?)是日本东京都的特别区之一,位于东京都区部的中心位置,在1947年(昭和22年)3月15日由麹町区与神田区(日语:神田区)合并而来,名称来自于
  • 动词动词,是词类的一种,用来表示各类动作。在多数语言中,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子句都有一个动词。 例如:英语等欧洲语言中,任何句子都必须有动词,不存在无动词句。然而中文存在无动词句,例
  • 超能力超能力(英语:Super-powers;德语:Psi-Phänomen,Psi来自希腊词ψυχή〔Psyche〕,义为“心灵”、“灵魂”、“精神”,即英文“精神病”psycho的词源),又称为特异功能,是指心灵感应、透
  • Te碲(原子量:127.60(3))的同位素,其中有4个稳定同位素和2个观测上稳定同位素。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阿瑟·凯莱阿瑟·凯莱(英语:Arthur Cayley,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智者)(乌克兰语:Ярослав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 Мудрий;俄语:Ярослав I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удрый,约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