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

✍ dations ◷ 2025-05-16 06:46:35 #鼯鼠
Aeretes Aeromys Belomys Biswamoyopterus Eoglaucomys Eupetaurus Glaucomys Hylopetes Iomys Petaurillus Petaurista Petinomys Pteromys Pteromyscus Trogopterus鼯鼠族(Pteromyini),通称鼯鼠、飞鼠、古时又称鸓(汉语拼音:lěi)、耳鼠、夷由、飞鸓、飞生、飞生虫、飞生鸟、飞虎、松猫儿,是松鼠科下的一个族。其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的滑行,但由于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鼯鼠可以滑翔但不能真正的飞行。目前鼯鼠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热带与温带雨林中,人类已发现多达43个不同种类的鼯鼠。由于近年来的大量猎杀,鼯鼠很有灭绝的可能。飞鼠是夜行性动物,猎人要捕猎时直接用探照灯等灯光来照,他就会原地不动。最早记载鼯鼠并且给予定义的是公元前三世纪中国的词典《尔雅》。但由于科技等多种原因的不发达,对鼯鼠的定义比较含糊,并且由于鼯鼠可以滑行将其定义为鸟类的一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鼯鼠这一动物,并细分出多个属。鼯鼠在古代人眼中有着多种本领,确也有多种不足:《荀子‧劝学篇》说:“鼯鼠五技而穷: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明代旅行家马欢著的《瀛涯胜览》内的哑鲁国提到东南亚种鼯鼠:“山林中出一等飞虎,如猫大,遍身毛灰色。有肉翅,如蝙蝠一般,但前足肉翅生连后足,能飞不远。”鼯鼠为松鼠科,后肢之间有皮肤薄膜相连,可以做松鼠般的长距离跳跃造。幼年鼯鼠一般体体长13厘米以上,成年鼯鼠则长50厘米以上。鼯鼠为夜行动物,居住于树中,以坚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鼯鼠一般长有二十二颗牙齿。普通鼯鼠可以生存12年之久。由于鼯鼠可以滑翔,因此得名飞鼠。飞鼠还可以进行类似松鼠的长距离的跳跃。鼯鼠的滑行得利于其飞膜以及尾巴,其飞膜可以撑开以起到翅膀作为滑翔,而其尾巴可以控制方向。一只普通鼯鼠可以滑翔47米左右,有人曾经录得一飞膜滑行150米之远。由于鼯鼠的独特飞行生活,经常用于研究之用。几年来,因为多种原因,鼯鼠遭到了严重的捕猎。目前,部分鼯鼠于中国大陆为保护动物,如果恶意捕捉可以因此得到拘留十天以上。此外,猫常常以其为食。鼯鼠可分2个亚族、15个属。细分如下:飞鼠 (妖怪),中国神话的妖怪。

相关

  • 血清学血清学(serology)的诊断原为研究血清反应的一门医学分支,如今则多用来观察患者的血清以判断、分析相应的疾病。血清检查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除了可以诊断细菌、病毒外
  • 核能核能通常指原子核的能量,可以透过核聚变、核裂变或放射性核衰变释放出来。核能也可以指:
  • SGHWR蒸汽发生重水反应堆 (Steam Generating Heavy Water Reactor,SGHWR)是英国一种商用核反应堆的设计。该型反应堆中子减速剂为重水,冷却剂则为轻水。冷却剂和沸水反应堆一样在反应
  • 粒子在粒子物理学里,超对称粒子或超伴子是一种以超对称联系到另一种较常见粒子的粒子。在这物理理论中,每种费米子都应有一种玻色子“拍档”(费米子的超对称粒子),反之亦然。没有“破
  • 印度教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亚次大陆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并包含许多不同的传统。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婆罗门教的湿婆派、毗湿奴派、沙克达教及其他
  • 水能水力发电(英文:Hydropower)是运用水的势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动能),例如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较低位处,流的水流推动轮机
  • DNA聚合酶I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Pol I)是最早发现的一种DNA聚合酶(也是最早发现的聚合酶),于1956年由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被 Kornberg 发现具有在体外
  • 放电静电放电,是指在某一绝缘介质的两面分别出现正电荷和负电荷,并且逐渐累积时,这时加于该绝缘介质上的电压也会同时增加,当该电压高于一定程度(击穿电压)后,这时绝缘介质会发生电击穿
  • 牲畜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一般用于食用、劳役、毛皮、宠物、实验等功能。另一种较狭义的家畜,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类动物,亦即将
  • 塞提一世塞提一世(Seti 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前1294年6月—约前1279年5月13日在位)。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于即位后重振埃及军队,以图收复阿蒙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