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

✍ dations ◷ 2025-08-14 08:34:27 #列宁勋章获得者,1895年出生,1940年逝世,苏联政治人物,苏联共产党人物,被处决的苏联人,被苏联处决者,大清洗加害者,大整肃受难者,俄罗斯LGBT人物,圣彼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叶若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Ежов,1895年5月1日-1940年2月4日)苏联政治人物,秘密警察首脑,1935年至1939年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36年至1938年担任内务人民委员。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后在政治运动中失势被处决。

叶若夫早年并不出众,30多岁时,是苏联中央组织分配处一个小事务官,但此后5年,他的仕途如电梯般上升。真正使其在历史上留名的,是其担任秘密警察组织——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领导时参与大清洗运动的经历。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时与伊万·米哈伊洛维奇·莫斯克文相识,1926年在莫斯克文的帮助下进入苏共中央。

联共布十七大,叶若夫成为中央委员。两年后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检查委员会主席,后受斯大林赏识进入内务部。

从1936年到1937年在大清洗运动中,叶若夫主持下内务部逮捕了150万人,并处决了其中的半数。

1938年1月9日,苏共党中央作出《关于错误地解雇因反革命罪被捕者家属这一事实的决定》,接着,全会一致呼吁“不要无充分理由就告人,要把犯错误的人和破坏分子区分开”。大清洗的方式开始由全面清洗转为定点清除。4月,叶若夫兼任水运人民委员,内务部实际由贝利亚负责。11月,叶若夫给斯大林写了封很长的忏悔信,请求宽恕。半年后,叶若夫“招供”了自己的罪行:“德国间谍、托洛茨基阴谋集团成员,谋杀斯大林”。

1940年2月4日,叶若夫在莫斯科的一处内务部据点的地下室被处决,死刑由原下属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布洛欣执行。当时6岁的养女娜塔莉亚活了下来。

苏联解体后他的养女娜塔莉亚要求为叶若夫平反,但在1998年6月4日遭到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俄语:Военная коллегия Верховного суд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驳回。

叶若夫在秘密警察机构待的时间和影响和其后来者贝利亚相比并不算长,但在克格勃(当时为内务部)领导中,叶若夫常被史学界拿来和其前任雅戈达相比,他们有着异常相似的出身、性格、仕途轨迹、罪恶甚至戏剧性的命运。在苏联人的印象中,他们都是残暴无天的人物。因叶若夫身高不足160cm,有个绰号“血腥的侏儒”。

相关

  • 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法语:la Comédie Humaine),法国小说,作者为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一共有91部,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
  • 碘缺乏症碘缺乏病(IDD)是因缺乏摄入碘元素而造成的病态。这种病症通常出现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的人口,因海产是人体摄取碘的主要来源,以及内陆地区土壤含量不足。但并不代表沿海地区就
  • 141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笔石笔石(graptolites)是一类已灭绝的很小的群居性半索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石炭纪晚期的海洋中,其中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被称为“笔石时代”。因为它们酷似古代西方使用的
  • 比特鲁特比特鲁特国家森林(英语:Bitterroot National Forest)是一处美国国家森林,占地面积1,587 × 103英亩(6,420平方千米),地处美国蒙大拿州中西部,爱达荷州西部。它主要位于蒙大拿州的拉
  • 认知过程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
  • 外阴部生殖器官是指在复杂生物体上任何与有性繁殖及组成生殖系统有关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属于器官)。另外有相关的性器官一词,广义地说是指会带来性快感的器官。生殖腺是指产生
  • 最佳动作设计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是每年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
  • 自由意志保守主义自由意志保守主义(Libertarian conservatism)是一种结合了右派自由意志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自由意志保守主义的优先价值是实现社会和文化上的消极自由,反对自
  • 互动式资讯服务站互动式资讯服务站(英语:Interactive kiosk,简称:Kiosk)是一部电脑终端机,以特定规格的硬件与软件来制作,用来提供通讯、商业、娱乐或是教育的资讯与应用服务。早期的互动式资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