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弗里施(德文:Max Frisch,1911年5月15日-1991年4月4日,生卒均于苏黎世),瑞士建筑师、剧作家和小说家,二战后德语文学代表人物。其作品着重关注个人认同、道德、责任与政见等话题,富于反讽。
马克思弗里施是当代瑞士德语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在欧洲、美洲等地极有影响,就是在中国,弗里施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长篇小说《能干的法贝尔》(Homo Faber, 1957)以及他的两部代表性戏剧《安道拉》(Andorra, 1961)和《毕得曼与纵火犯》(Biedermann und Brandstifter, 1958)都已经被译成汉语,后者还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了舞台。弗里施1975年曾跟随西德总理 H施密德访问过中国。
弗里施生于瑞士苏黎世,父亲是建筑师,青年时代弗里施在苏黎世大学攻读日耳曼学。1933年开始,从事记者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36年至1941年,弗里施中断了他的文学事业,在世界著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攻读建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瑞士部队,当了炮兵,保卫国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弗里施开办了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一面从事文学创作,一面从事建筑师业务达11年之久,直到1954年,他才完全放弃建筑,专事文学,当了专业作家。在欧洲,只有达到了一定知名度后,作家才能一创作为生,因此,弗里施在创作的同时开办建筑事务所,目的也许是为他的创作奠定经济基础。
弗里施一生曾多次到国外旅行,1933年的巴尔干半岛之行是他的第一次国外旅行,接着是1948年的东欧之行(并于同年在苏黎世与布莱希特开始接触)。1952年整整一年他呆在美洲(美国和墨西哥),1956年又去美洲访问,次年访问阿拉伯国家,从1960年到1965年弗里施侨居罗马。1966年去波兰、苏联访问,两年后再度访苏,1969年曾在日本逗留,后又曾几度去美。频繁的国外旅行是弗里施一生生活的特点之一,他经常去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也多次到过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他对世界的原型的认识就比较广泛。迁徙和旅行对他的创作很有助益,使他的作品的内容不局限于瑞士本土,探讨的往往是许多国家人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甚至是世界性的问题。
弗里施一生得过多次文学奖项。在战前(1938)他便获得了迈耶奖,接着又获得了瑞士最高文学奖——苏黎世瑞士席勒基金会的大席勒奖及苏黎世文学奖,并获得了联邦德国的多种文学奖项,如不伦瑞克的拉贝奖,联邦德国最高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巴符州的席勒奖、联邦德国书籍贸易业和平奖,60年代他获得了耶路撒冷奖。除了文学奖项外,弗里施还多次荣获国外的名誉博士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