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如回忆录

✍ dations ◷ 2025-04-26 22:29:39 #回忆录,蒋中正传记

《陈洁如回忆录》,传记文学出版社丛刊名为著者陈洁如:《陈洁如回忆录:蒋介石陈洁如的婚姻故事》。是民国党、政、军头号人物蒋介石第三位夫人陈洁如(英文版称为第二位夫人)写的回忆录,主要记述陈氏和蒋介石的人生交集、爱恨情仇。陈氏作为蒋夫人七年,对蒋有常人不及的深入了解和“第一手”资料。蒋介石和陈氏相知、结婚和共同生活的岁月,正好是蒋崛起于中国的政坛,成为军事强人的特殊人生时期。《陈洁如回忆录》曾被评为“改写了民国历史”,“震撼了史学界”

蒋介石要和宋美龄成婚(世称“蒋宋联姻”)之前,因与宋母倪桂珍有约,解除了自己之前的婚约,送陈洁如赴美国留学。陈在美国居住学习期间,曾有写回忆录的打算。陈氏写成回忆录后,因中国国民党保守力量的压制,未能发表。

陈氏详写了自己和蒋介石相知、结婚、到共同生活的8年时间,披露了自己和蒋介石关系的一些细节,并对当时中国军国大事也有一定实录。陈与蒋的8年,不仅是他们夫妻的8年,这8年也是蒋人生中关键8年,对中国历史来说,也是重要时期。期间蒋从一个革命无名之辈一跃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大权在握,即将统一中国大陆。

20世纪50、60年代,陈氏已经写有中文的回忆录,但最后回忆录还是以英文定稿。成书超过10年,称“历时十数载寒暑”。1990年,有人从美国胡佛档案馆里发现了这部回忆录的英文打字稿。

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陈洁如回忆录中、英文版本节选流出。1991年12月,台湾《传记文学》月刊声称收到谋神秘供稿人之《陈洁如回忆录》英文原稿,并有署名“金忠立”中文译本。《传记文学》自1992年1月开始分期连载,主标题作《蒋介石陈洁如的婚姻故事》,并有副题《改变民国历史的陈洁如回忆录》。《传记文学》在月刊连载之后,1992年6月出版《陈洁如回忆录》中文全译本,全书约有21万字。台湾《新新闻》周刊在1992年2、3月时,也分4次连载《陈洁如回忆录》的摘要,标题作《我做了七年的蒋介石夫人》,之后发行的节译本,共约11万字。

1993年3月,回忆录在中国大陆出版,标题为《陈洁如回忆录:蒋介石的第三任妻子》。

1993年9月,英文版由美国Westview Press出版,中国史专家易劳逸教授负责编辑并作引言。

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给《陈洁如回忆录》全译本代序〈私情的感念和职业的道义〉,肯定回忆录“蕴藏着很多外界不知的第一手史料。但是本书似非作者亲笔。它是经由执笔人‘艺增’(艺术加工)过的。执笔人所着重的是它的‘艺术价值’、‘新闻价值’或‘历史价值’,则其取材的选择和落笔的轻重之间,就有很大的出入了”,有很高史料价值,“史料中偶有小疵,然瑕不掩瑜也”,并受到唐的推荐。对于胡元福、王舜祁《<回忆录>外的查访》一文结论本书是“伪作”,唐德刚回应:回忆录是口述原始史料,史学家要有所拣择。

也有评论家认为《陈洁如回忆录》是本“伪书”,作者利用自己身份之便,伪造了不少事件和细节,“妖魔化”蒋介石,是“妖魔化”蒋介石的头号三本书之一。研究蒋介石的专家杨天石认为,本书大量作伪,价值不大。如蒋介石日记记载,一九二八年宋美龄怀孕,他极为欣喜;后来却因刺客行刺而流产。反驳了本书所称,蒋介石无法生育,是因他年轻时罹患梅毒的说法。

相关

  • 卡尔一世 (奥匈帝国)卡尔一世(Karl 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尔·弗朗茨·约瑟夫·路德维希·胡伯特·格奥尔格·玛利亚·冯·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ph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
  • 阿德里安埃德加·阿德里安,第一代阿德里安男爵,OM,PRS(英语:Edgar Adrian, 1st Baron Adrian,1889年11月30日-1977年8月4日),英国电生理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和查尔斯
  • 王 元王元(1930年4月30日-),原籍江苏丹徒,生于浙江兰溪,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江苏镇江丹徒,1930年4月30日生于浙江兰溪。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师从苏步青教授。因成绩优
  • 省督加拿大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加拿大君主 (女皇伊莉莎伯二世)枢密院政府现今国会 (第43届) 加拿大上议院加拿大下议院议会选区 选举制度 最新选举最高法院其余次级联邦法院 《加拿
  • 马鲁古鹿豚马鲁古鹿豚(学名:Babyrousa babyrussa)又名鹿豚或鹿猪。原产于印尼的孟格罗岛、陶根岛和苏拉威西岛。皮肤呈灰色到褐色,几乎没有毛发,四肢细而长。和其他鹿豚一样,拥有两对獠牙,獠
  • 二氧化四碳二氧化四碳也称为“丁三烯二酮”,是一种碳氧化物。二氧化四碳的分子式为C4O2,结构式为O=C=C=C=C=O。这种有机物可视作被两个羰基取代了的丁三烯,所以可以更准确地命名为“1,2,3
  • 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尼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尼(西班牙语:Delmira Agustini,1886年10月24日-1914年7月6日),乌拉圭女诗人,是最早创作现代主义作品的乌拉圭女作家。阿古斯蒂尼生于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一个富裕
  • 亚历山大·斯科特·布利特亚历山大·斯科特·布利特(Alexander Scott Bullitt,1761年-1816年4月13日),是一名美国拓荒者和肯塔基州的早期政治家。亚历山大全家是法国胡格诺派教徒难民,1685年迁居北美。最初
  • 台北捷运车票台北捷运车票指台北捷运公司发行用于台北捷运上的车票,包括单程票、电子票证等,由于车费结构复杂,因此设有很多车票种类。捷运公司亦发行旅游车票。所有发行的车票均受“大众捷
  • 普鲁士的路易丝 (1838-1923)路易丝(德语:Luise,1838年12月3日-1923年4月23日)是巴登大公国大公夫人和普鲁士王国公主。她的丈夫是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一世。路易丝是德意志帝国开国皇帝威廉一世的幼女、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