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

✍ dations ◷ 2025-10-22 04:04:58 #阿利·伯克
阿利·艾伯特·伯克(英语:Arleigh Albert Burke,1901年10月19日-1996年1月1日)乃二战时期著名的美国海军将领,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新的驱逐舰作战战术,并且用该战术确实扭转了夜间海战局面而名声大噪。二战结束后参加过朝鲜战争。在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和肯尼迪总统时期任海军作战部长。1961年以海军上将的军衔退役。1996年1月1日,阿利·艾伯特·伯克将军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国家海军医院逝世,终年94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美国海军学院公墓.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首舰阿利·伯克号驱逐舰以他命名,在美国海军史上还是第一次以一位在世名人命名军舰。从萨沃岛海战到塔萨法隆加海战,在夜间海战中,美军多次有多艘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美军绝对优势舰队被日本仅有驱逐舰的舰队重创,暴露出来了战术呆板的问题:巡洋舰寻求的是用火炮歼敌决战的模式,在夜战中的炮口闪光是日本驱逐舰鱼雷攻击的绝佳瞄准点,而美军自己的驱逐舰被禁锢在了巡洋舰编队中。战术呆板的问题表现最充分的就是塔萨法隆加海战,美军舰队中有多艘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占据绝对优势,而且是有正确情报支援专程来截击日本仅有驱逐舰的“铁桶运输”舰队,海战结果却是美军巡洋舰北安普敦号(英语:USS Northampton (CA-26))被击沉,巡洋舰明尼阿波利斯号(英语:USS Minneapolis (CA-36))、新奥尔良号(英语:USS New Orleans (CA-32))和彭萨科拉号被严重击伤。本次海战有一个小细节:赖特的驱逐舰在雷达上发现田中的舰队和驱逐舰指挥官请求允许进行鱼雷攻击。赖特等了4分钟,才给予许可,让田中的舰队逃离最佳的被射击位置。在技术上原因是美军装备的鱼雷故障较多,日本驱逐舰装备的九三式鱼雷口径比美军装备的鱼雷要大,而且使用氧气作为助燃剂(氧气鱼雷)使得航程更远、速度更快同时尾迹非常不明显,这是故意在黑夜中打开探照灯等着被打黑枪。因而美舰在与日舰的交战中屡屡受挫,导致夜战的主动权一直在日本的水雷战队一方。在1943年1月,阿利·伯克被任命为43驱逐舰上校分队队长;当时值所期间,美海军正经历太平洋战争的艰难岁月。由于盟军的夜间水面战经验和装备不如日军,而且战术呆板,加上优柔寡断的指挥,因此在海战中屡屡受挫;5月份,阿利·伯克又调任44驱逐舰中队队长;没多久,他在所罗门海域的护航战斗中受伤;8月份,阿利·伯克调任第12驱逐舰支队队长。此外, 他还指挥第45驱逐舰中队的两个分队;10月份,阿利·伯克又从第12驱逐舰支队调离,被任命为第23驱逐舰支队的队长。共辖8艘驱逐舰,都是当时最新的弗莱彻级驱逐舰。伯克在旗舰奥斯本上统帅全队。在此期间,阿利·伯克看出了问题所在,总结出一套崭新的驱逐舰战术:当时的鱼雷性能美国不如日本,但是美国驱逐舰已经装备雷达,伯克认为用雷达的优势可以扬长避短。新战术为了发扬己方的雷达优势,选择夜战,充分利用鱼雷这一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他的战术是将编队分成两组,在机动中相互配合,利用暗夜先由第一组根据雷达探测突然袭击敌舰,然后立即又退出战斗,当敌舰精神方定准备还击的时候,第二组又从敌舰没有预料的另一方进行攻击,改变进攻方向,将使敌舰还击鱼雷的解算作业陷于混乱,正在他们手足无措的时候,第一组又回过头来予敌又一次攻击,这连续的三次打击足以使敌舰劫运难逃。但在运动战过程中,必须记住一条要领,绝不使已舰的侧面暴露给敌舰,即绝不让敌舰得到发射鱼雷的有利阵位。第一次运用新战术的海战是维拉湾海战,在此战中,弗里德里克·穆斯布鲁格海军上校指挥的由丹洛普号(英语:USS Dunlap (DD-384))、克拉文号(英语:USS Craven (DD-382))、莫里号(英语:USS Maury (DD-401))、朗格号(英语:USS Lang (DD-399))、斯特瑞特号(英语:USS Sterett (DD-407))、斯塔克号(英语:USS Stack (DD-406))6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国第31.2战斗群,吸取了塔萨法隆加海战的教训,美军火炮一直保持静默,直到发射了鱼雷后各舰主炮才开火,击沉了日本4艘驱逐舰中的3艘,大获全胜。在这之后的短短的4个月中该分遣队在伯克的领导下参加了22场战斗,取得了击沉击伤日军10艘军舰、1艘潜艇、几艘小型舰艇和大约30架飞机的辉煌战绩。第23驱逐舰支队成为当时美国海军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而伯克也成为美国海军最著名的驱逐舰指挥官之一。

相关

  • 温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日本关东以北,包括华北
  • 物种起源《物种起源》(英语: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或物种源始,全称《论处在生存竞争中的物种之起源(源于自然选择或者对偏好种族的保存)》(英语: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
  • 人类免疫不全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
  • 查拉几玫瑰金樱子(学名:Rosa laevigata)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中药拉丁名Fructus Rosae Laevigatae,可供观赏。攀援状灌木,株高最高可达5米,枝条常弯曲,散生着扁而且弯的钩刺。叶互生,革质,为奇数
  • 南台湾客运南台湾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英语:South Taiwan Bus,简称南台湾客运)是一家由屏东客运、南投客运、台湾租车等公司共同筹组而成,第一家设立于高雄市的民营市区客运业者,主要行驶高
  • 深海带深海带(Abyssal zone)所在的区域为海洋的底部。那里有着数量庞大的底栖动物群。“Abyssal”一词由希腊字ἄβυσσος派生而来,含意是深不见底。深海带处于海洋4000米至6000
  • Alex Salmond亚历山大·埃利奥特·安德森·萨尔蒙德(英语:Alexander Elliot Anderson Salmond,1954年12月31日-),通称“亚历克斯·萨尔蒙德”(Alex Salmond),乃苏格兰政治家与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 马镫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形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骑乘动物(主要是马,也包括骡等马科动物)上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有了镫,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也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
  • 蜡膜有些鸟的角质喙与前头部之间的连接是柔软的皮肤,称为蜡膜,有的蜡膜遮住了鼻,鼻孔从下侧开口。有些鹦鹉如金刚鹦鹉的蜡膜被覆羽毛,而有些鹦鹉如虎皮鹦鹉和鸽、鸮的蜡膜是裸露的。
  • 侯一民侯一民(1930年-),蒙古族,河北高阳人,中国油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第一副院长等职。他曾参与第三套、第四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