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9-07 08:31:20 #国家图书馆,法定送存图书馆,列支敦士登文化,1961年建立的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德语:Liechtensteinische Landesbibliothek)是列支敦士登的国家图书馆,它也是该国的法定送存图书馆,建立于1961年,位于首都瓦都兹,由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基金会管理及监督。该图书馆约有25万馆藏,同时是欧洲图书馆的成员。

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于1961年通过列支敦士登的法律而在瓦都兹成立,并同时被定为列支敦士登的法定送存图书馆,且作为公共图书馆广泛收集所有列支敦士登的出版物及书籍,为列支敦士登提供一个阅读及查询相关文献或书籍的公共场所。根据1961年11月14日通过的法律,设立图书馆基金会(LBFL)管理图书馆,基金会的董事成员由列支敦士登政府任命及监督。图书馆虽受基金会管理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但两机构已于2001年完全独立拆分互不附属。

近年来,列支敦士登政府表示对图书馆的现况不甚满意,因为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加,长期以来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一直难以应付庞大的人数,也因储藏空间不足,大量馆藏长期外包给民间厂商保管,使馆藏的保存安全性不佳。目前列支敦士登政府有意扩建国家图书馆规模,列支敦士登议会也于2016年通过同意国家图书馆搬迁并扩建建筑。2019年5月,议会通过预算案2200万瑞士法郎将国家图书馆迁至原瓦杜兹邮局的行政大楼并全面翻新及扩建。

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拥有约250,000的馆藏,包含各类媒体、书籍、杂志、报纸、VHS和DVD等,其中还包括游戏机、黑胶唱片等特殊馆藏。目前图书馆也将大量馆藏数字化,可在线上查询相关资源。

相关

  • 嗜热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化学机制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机理详细描述了
  • 扬·斯特恩扬·哈菲克松·斯特恩(荷兰语:Jan Havickszoon Steen,约1626年 – 1679年2月3日下葬)是17世纪(即荷兰黄金时代)荷兰风俗画油画家。他的作品以心理洞察力、幽默感以及丰富的色彩为
  • 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英语:geosynchronous satellite)是一种永远固定在地球上空某个位置的卫星。必须和地球自转周期时间一样,绕一圈地球的时间是23小时又56分4秒(以恒星日为准),同时高度
  • 温迪哥温迪哥 (英语:Wendigo,英文中也拼写作windigo、weendigo、windago、waindigo、windiga、witiko、wihtikow等) ,又译冰心食人魔 ,是一种食人的怪物,源自于美国和加拿大阿尔冈昆印地
  • 层孔菌属层孔菌属(学名:Fomes),是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的一属真菌。生于活的或死的阔叶树木材上,木材白色腐朽。截止2017年6月,在册的层孔菌属物种的59个种:
  • EA-3148EA-3148 ( 化合物100A )是与更著名的化合物VX和VR相关的“V系列” 神经毒剂。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化学武器计划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唯一一种在公共领域资源
  • 台湾数字无线电视台湾数字地面电视的服务于2004年7月1日开播激活,采用的是欧洲规格的DVB-T系统。数字地面电视在台湾与模拟地面电视共存约8年之久,直到2012年5月起逐区关闭模拟信号后,于2012年6
  • 铁托主义铁托主义(塞尔维亚语:Titoizam;英语:Titoism)是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命名的一种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铁托主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铁
  • 2019冠状病毒病根西岛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根西岛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根西岛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9日,根西岛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有特内里费岛旅行史。3月20日,报告第2例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