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

✍ dations ◷ 2025-09-09 13:44:08 #阿房宫

ēpáng宫,是一组始建于秦朝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朝灭亡前后废弃,相传其被项羽纵火焚毁。192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寻找阿房宫遗址,并最终确认一组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处的夯土基址为阿房宫遗址,这些基址主要位于阿房村的周围,其中主要遗迹包括前殿、上天台、磁石门等遗址。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该建筑并没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而整个阿房宫在被毁之前并未建成。2012年,阿房宫遗址公园正式立项建设。

关于“阿房宫”的“阿房”,现代标准官话中有“ē páng”、“ē fáng”、“ā fáng”三种读法。主张“ē páng”的观点认为,“房”是“旁”的通假字,意为广大;同时也有其他观点利用《康熙字典》的示例来证明“ē páng”为古音,同时也是最合适的读音。而“ē fáng”的读音则出自2004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阿房宫”条目中,并将“ē páng”定义为不再使用的古读音:344。主张“ā fáng”读音的观点则将“ē”的发音定性为了当地的方言,原音应为“ā”;而“房”字则被解读为位于镐京附近的“房京”,读音应为“fáng”。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阿房宫正式开始兴建,而阿房宫只是暂定名,原计划在该宫殿建成之后更名。建造阿房宫的目的,存在“原有宫殿不够用,需要另建”和“统一六国后展示国力”等说法。建造时修建阿房宫的劳役和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役合计70余万人。秦始皇去世后,修建阿房宫的劳役被调去给秦始皇陵覆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完工,阿房宫工程复工。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上书秦二世,以“国内起义四起、赋税繁重,而建造阿房宫太过耗费国力”为由,请求停建阿房宫。秦二世并未采纳,将三人打入狱中问罪,并革除了三人的职位。之后刘邦率起义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项羽率军抵达咸阳后,在咸阳劫掠并屠城,还放火烧毁了咸阳的宫殿,但烧毁的宫殿中是否包括阿房宫,阿房宫此时是否已经完工,史籍并未写明。出于政治的目的,自西汉开始,阿房宫作为秦始皇的重要罪证而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被故意夸张化处理。唐朝时,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认定项羽烧掉了阿房宫,文中还认定阿房宫被烧毁前已经建成,这种观点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北朝时,此处曾建有佛寺,唐宋之后成为农田:389。

阿房宫的具体位置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后来《水经注》称阿房宫位于汉代长安城西南,而《括地志》记载阿房宫位于唐代长安城西北。时人对于阿房宫的认识源于《史记》,将一座东西长南北窄、除南面外三面环墙的夯土基址认定为阿房宫的遗址。1923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开展考古工作,参与此次工作的苏秉琦在相关的著述中称,1923年的调查中,他们得知位于明清长安城西侧二十余里的阿房村南有一座人称“上天台”的大土台被当地人认为是阿房宫遗址,但根据考古工作人员的调查,真正的阿房宫遗址位于“上天台”西侧约1千米的位置:8-11。苏秉琦的这个论断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于近代认定阿房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论断,但是这次考古工作的负责人徐炳昶、常惠却认为阿房村及“上天台”才是阿房宫遗址:38-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至1956年,苏秉琦和石兴邦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在陕西调查古迹位置,这次调查的配图中标出了阿房宫遗址的位置,该位置位于阿房村的东南,与1923年苏秉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阿房宫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编号的阿房宫遗址:100,这个编号在1961年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消失,两处遗址此后均被认为共同组成了阿房宫遗址。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探明和认定了多处遗址:355。20世纪70年代,阿房宫遗址在农田基建中遭到严重破坏,上天台遗址顶部被农民平整,大量柱础和甬道遗迹被毁,这一平整活动在被发现之后被国务院叫停,并安排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在一组基址群中发现了大量巨型石柱础,并且出土了大量写有小篆“北司”、“左宫”、“右宫”等字样的瓦片,考古工作者认定这组基址群即为阿房宫的北司遗址。2002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试掘和局部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为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这次发掘证实了阿房宫在被废弃之前并未建成,同时也并未发现任何被火烧过的迹象,这次发掘的结果彻底推翻了《阿房宫赋》的内容。但有意见认为前殿遗址已被当地农民平整过,不能排除是否有红烧土的存在,对此当地农民表示,当年平整的土并没有运走,只是就地推平。2002年至2007年,相关机构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明确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阿房宫遗址总面积达6平方千米,位于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遗址总共分为七个大区:389-390:

1994年,陕西省高等公路管理局擅自在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南侧取土筑路,前后共挖走2000立方米的土。此次施工很快被国务院叫停。随即西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阿房宫遗址展开考古调查,并制定了《秦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2000年,在阿房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起了西安阿房宫景区,该景区曾为重点招商项目。2013年时出于保护阿房宫遗址的目的,该景区被拆除。2012年,陕西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当年阿房宫遗址公园开始规划建设。2013年,有消息称陕西省将花费380亿元人民币重建阿房宫,但该消息随即遭到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否认。201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批准公布西安城墙等五处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阿房宫遗址在该文件的保护之列。2017年3月,当地村民在阿房宫遗址旁挖土造墓,被文物部门发现后勒令回填。2017年8月16日,阿房宫遗址公园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参见: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VIIAbr /17固体、 液体、 气体卤素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17族(旧称ⅦA族)的六个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Ts),其中砹和具有极高的放射性,且属于人造元素。卤素是一类化学性质非
  • 袁述之袁述之(?-?),清末民初实业家,袁保龄之子。南开大学早期捐助者,多次向南开学校捐资,曾受袁母高太夫人之命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捐建思源堂。
  • 联合抵制蒙哥马利公车运动联合抵制蒙哥马利巴士运动(Montgomery Bus Boycott),美国一场大规模反对种族隔离的社会运动,起因是黑人罗莎·帕克斯在1955年12月1日拒绝听从蒙哥马利巴士司机詹姆斯·F·布莱克
  • 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划船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划船比赛的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于2012年7月29日至8月3日在多尼湖举行。所有时间为英国夏令时间 (UTC+1)
  • 李科颖李科颖(英语:Ke-Ying Lee,1992年8月17日-),台湾台北市人,毕业于东南科技大学,台北西门町及信义计划区知名街头艺人,曾多次上新闻接受采访。
  • 中川雅也中川雅也(1963年11月4日-),常称莉莉·弗兰奇(日语:リリー・フランキー  ?英语:Lily Franky),日本福冈县小仓市(今北九州市)出生,是一名日本作家,身兼插画、音乐、摄影及唱片骑师等多职,
  • 扬·阿伦茨扬·阿伦茨(荷兰语:Jan Arends,1925年2月13日-1974年1月21日),荷兰作家和诗人。阿伦茨是一个私生子,从小性格孤僻,很少和社会交流,1974年自杀身亡。
  • 浪淘沙 (电影)浪淘沙 (英语:The Desert Island)是一部1936年上映的有声电影,由导演吴永刚执导。
  • 蔺道人蔺道人,中国唐朝医学家、骨科专家。唐武宗会昌年间灭佛,蔺道人从长安流落江南西道,隐姓埋名。帮他耕种的彭老者的儿子,因为打柴多处骨折,蔺道人用正骨医术为他治愈了折伤。后来蔺
  • 高德武高德武,又名高仇须,是高句丽宝藏王的第三个儿子,为武则天侄儿建安王武攸宜的外甥。699年被武周任命高德武接管安东都督府都督职位。一些历史学家称高德武在安史之乱后建立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