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

✍ dations ◷ 2025-11-03 21:28:50 #阿房宫

ēpáng宫,是一组始建于秦朝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朝灭亡前后废弃,相传其被项羽纵火焚毁。192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寻找阿房宫遗址,并最终确认一组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处的夯土基址为阿房宫遗址,这些基址主要位于阿房村的周围,其中主要遗迹包括前殿、上天台、磁石门等遗址。1961年,阿房宫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该建筑并没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而整个阿房宫在被毁之前并未建成。2012年,阿房宫遗址公园正式立项建设。

关于“阿房宫”的“阿房”,现代标准官话中有“ē páng”、“ē fáng”、“ā fáng”三种读法。主张“ē páng”的观点认为,“房”是“旁”的通假字,意为广大;同时也有其他观点利用《康熙字典》的示例来证明“ē páng”为古音,同时也是最合适的读音。而“ē fáng”的读音则出自2004年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阿房宫”条目中,并将“ē páng”定义为不再使用的古读音:344。主张“ā fáng”读音的观点则将“ē”的发音定性为了当地的方言,原音应为“ā”;而“房”字则被解读为位于镐京附近的“房京”,读音应为“fáng”。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阿房宫正式开始兴建,而阿房宫只是暂定名,原计划在该宫殿建成之后更名。建造阿房宫的目的,存在“原有宫殿不够用,需要另建”和“统一六国后展示国力”等说法。建造时修建阿房宫的劳役和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役合计70余万人。秦始皇去世后,修建阿房宫的劳役被调去给秦始皇陵覆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完工,阿房宫工程复工。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上书秦二世,以“国内起义四起、赋税繁重,而建造阿房宫太过耗费国力”为由,请求停建阿房宫。秦二世并未采纳,将三人打入狱中问罪,并革除了三人的职位。之后刘邦率起义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项羽率军抵达咸阳后,在咸阳劫掠并屠城,还放火烧毁了咸阳的宫殿,但烧毁的宫殿中是否包括阿房宫,阿房宫此时是否已经完工,史籍并未写明。出于政治的目的,自西汉开始,阿房宫作为秦始皇的重要罪证而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被故意夸张化处理。唐朝时,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认定项羽烧掉了阿房宫,文中还认定阿房宫被烧毁前已经建成,这种观点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北朝时,此处曾建有佛寺,唐宋之后成为农田:389。

阿房宫的具体位置在《史记》中并没有记述。后来《水经注》称阿房宫位于汉代长安城西南,而《括地志》记载阿房宫位于唐代长安城西北。时人对于阿房宫的认识源于《史记》,将一座东西长南北窄、除南面外三面环墙的夯土基址认定为阿房宫的遗址。1923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在陕西开展考古工作,参与此次工作的苏秉琦在相关的著述中称,1923年的调查中,他们得知位于明清长安城西侧二十余里的阿房村南有一座人称“上天台”的大土台被当地人认为是阿房宫遗址,但根据考古工作人员的调查,真正的阿房宫遗址位于“上天台”西侧约1千米的位置:8-11。苏秉琦的这个论断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于近代认定阿房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论断,但是这次考古工作的负责人徐炳昶、常惠却认为阿房村及“上天台”才是阿房宫遗址:38-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至1956年,苏秉琦和石兴邦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在陕西调查古迹位置,这次调查的配图中标出了阿房宫遗址的位置,该位置位于阿房村的东南,与1923年苏秉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阿房宫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给出了两个不同编号的阿房宫遗址:100,这个编号在1961年公布阿房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消失,两处遗址此后均被认为共同组成了阿房宫遗址。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试掘,探明和认定了多处遗址:355。20世纪70年代,阿房宫遗址在农田基建中遭到严重破坏,上天台遗址顶部被农民平整,大量柱础和甬道遗迹被毁,这一平整活动在被发现之后被国务院叫停,并安排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在一组基址群中发现了大量巨型石柱础,并且出土了大量写有小篆“北司”、“左宫”、“右宫”等字样的瓦片,考古工作者认定这组基址群即为阿房宫的北司遗址。2002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试掘和局部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为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这次发掘证实了阿房宫在被废弃之前并未建成,同时也并未发现任何被火烧过的迹象,这次发掘的结果彻底推翻了《阿房宫赋》的内容。但有意见认为前殿遗址已被当地农民平整过,不能排除是否有红烧土的存在,对此当地农民表示,当年平整的土并没有运走,只是就地推平。2002年至2007年,相关机构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明确了阿房宫遗址的范围。

阿房宫遗址总面积达6平方千米,位于长安区和未央区的交界。遗址总共分为七个大区:389-390:

1994年,陕西省高等公路管理局擅自在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南侧取土筑路,前后共挖走2000立方米的土。此次施工很快被国务院叫停。随即西安市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阿房宫遗址展开考古调查,并制定了《秦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2000年,在阿房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起了西安阿房宫景区,该景区曾为重点招商项目。2013年时出于保护阿房宫遗址的目的,该景区被拆除。2012年,陕西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当年阿房宫遗址公园开始规划建设。2013年,有消息称陕西省将花费380亿元人民币重建阿房宫,但该消息随即遭到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否认。201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批准公布西安城墙等五处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阿房宫遗址在该文件的保护之列。2017年3月,当地村民在阿房宫遗址旁挖土造墓,被文物部门发现后勒令回填。2017年8月16日,阿房宫遗址公园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参见: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Rosalind Franklin罗莎琳·爱尔西·富兰克林(英语: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年7月25日-1958年4月16日),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所做的研究,专注于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
  • 欧根·博姆-巴维克欧根·博姆-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1851年2月12日-1914年8月27日)是奥地利的经济学家,他对奥地利经济学派有着重要的贡献。博姆-巴维克前往维也纳大学就读法律学,在那里他
  • 大卫·辛马斯特大卫·辛马斯特(David Singmaster,1939年-),1939年生于美国,为英国伦敦南岸大学退休数学教授。他解决了魔方问题,并发明了魔方转动的记录方法。在组合数论方面,大卫·辛马斯特猜想帕
  • SN 2002cxSN 2002cx是一颗奇特的Ia型超新星。它由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于2002年5月发现。它与通常的Ia型超新星不同,于先前发现的几个奇特Ia型超新星也不同,例如SN 1991T和
  • 王者之心王者之心(英文名:Tristan & Isolde),2006年1月13日上映于美国的史诗电影。该片故事源于戈特弗里德·冯·斯特拉斯堡的史诗、中世纪的传说崔斯坦和伊索德以及瓦格纳改编的歌剧。
  • 天主教卡姆登教区天主教卡姆登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Camd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Camden)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纽瓦克总教区。成立于1937年12月9日。范围包括新泽西州南部
  • 伊恩·戈尔丁伊恩·戈尔丁(英语:Ian Andrew Goldin)是一位南非经济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专攻方向为全球化和发展理论。出生于南非,先后毕业于开普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和欧洲工
  • 坎波贝洛岛坎波贝洛岛(英语:Campobello Island)位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西南部帕塞默夸迪湾(Passamaquoddy Bay)入口处,毗邻Cobscook湾入口处,位于芬迪湾内。坎波贝洛岛通过富兰克林·德拉诺·
  • 临河设治局临河设治局,民国时设置于绥远特别区的设治局,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以汉代临河县得名。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由五原县丰济渠以西的后套西部析置,局所置强油房。后达
  • 斯塔夫罗尼基塔修道院斯塔夫罗尼基塔修道院 (希腊语:Μονή Σταυρονικήτα, ;英语:Stavronikita Monastery) 是希腊阿索斯山的一座东正教修道院,供奉圣尼古拉,名列第15位。它位于圣山半岛东海岸中部海边岩石的顶部,伊维龙修道院和潘多克拉托罗斯修道院之间。该修道院祝圣于1536年,目前有30至40名修士。在19世纪初希腊独立战争期间,斯塔夫罗尼基塔修道院以及整个圣山,经历了严酷的时代,一度被遗弃。此后,修道院又因1864年、1874年、1879年的三次大火遭受重创。重建的修道院又被债务缠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