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孔亚纲
✍ dations ◷ 2025-10-25 23:39:29 #无孔亚纲
无孔亚纲(Anapsida)属于羊膜动物,头骨上没有颞颥孔。它们是爬行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群,出现于石炭纪晚期。由于龟鳖目演化自双孔亚纲,所以无孔亚纲全部灭绝,其中的米勒古蜥科、夜守龙科、锯齿龙科,都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绝种,只有前棱蜥科仍存活到三叠纪。无孔亚纲是种传统上的用法,有学者提出这些无孔类动物的彼此关系很远,所以应该被分为几个演化支:出现在晚石炭纪的原始爬行动物(大鼻龙目)、生存在二叠纪的多样性无孔类爬行动物(前棱蜥形目)、以及现存的龟鳖目(海龟、陆龟、水龟)。最早的龟鳖目化石来自晚三叠纪中国的半甲齿龟(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已经很类似现代乌龟。近年有科学家提出,龟鳖目的无孔类形态头颅骨,是种演化逆行现象。这个理论认为龟鳖目演化自双孔类爬行动物,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两个颞颥孔,这理论还已经被普遍的接受。近期的一些种系发生学研究,根据形态学而将龟鳖目归类于双孔亚纲。一些研究人员将龟鳖目列为主龙类的姊妹分类单元,其中多数研究人员是将龟鳖目归类于鳞龙形下纲。大部分分子系统发生学的研究结果,都支持龟鳖目属于双孔亚纲的分类法。某些研究将龟鳖目归类于主龙类,大部分研究则是将龟鳖目列为主龙类的姊妹分类单元。另有一个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将龟鳖目归类于双孔亚纲的鳞龙形下纲,是鳞龙类(蜥蜴、蛇、喙头蜥)的近亲。他们认为龟鳖目原先被归类于无孔亚纲的原因,是因为原本研究是将龟鳖目作为无孔亚纲的研究主体、参照点,而且原本研究并没有广泛地研究远古无孔类的化石、现存龟鳖目的骨头,以建立演化树。有研究认为,龟鳖目是在2亿7900万到2亿年前演化自双孔类爬行动物。。
相关
- 元素在数学领域,集合的元素(英语:element)指构成该集合的任意对象(英语:Mathematical object),也可以称作成员(英语:member)。A = { 1 , 2
- 剪刀剪刀,古称铰剪或铰刀,粤语称鉸剪,闽语称铰刀,是一种剪裁物件的工具,有双刀刃。剪刀是约公元前1500年时由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在古埃及人的废墟中找到,这些剪刀都是用某一种金属制成
- 于松于松(法语:Usson)是法国多姆山省的一个市镇,属于伊苏瓦尔区。该市镇总面积5.43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266人。于松人口变化图示
- 李文斯敦戴维·利文斯通(英语:David Livingstone;1813年3月19日-1873年5月1日),英国探险家、传教士,维多利亚瀑布和马拉维湖的发现者,非洲探险的最伟大人物之一。利文斯通一生致力向非洲土著
- 二氢叶酸二氢叶酸(英语:Dihydrofolic acid)是一个叶酸衍生物,被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后会生成四氢叶酸。因为动植物需要四氢叶酸制造嘌呤与嘧啶,故许多药物的靶点都指向二氢叶酸还原酶以阻
- 病毒体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城镇战城镇战又称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镇,甚至是更大的都会区来作为主要战斗场所的现代化战争方式。在18世纪以前,由于军队多以包围城镇外的作战方式进行,通
- 程咬金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本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济州东阿人(今属山东省东平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在民间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但实际上,一生
- 塔克维拉塔克维拉(Tukwila) (发音: /tʌkˈwɪlə/ 美国字典发音: tŭk·wĭl′·ə)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金郡,本市的北边紧邻西雅图。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人口为19,107人。
- 大卫教派大卫教派(Branch Davidians)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新兴教派,起于1934年,由保加利亚裔美国人维克多·豪迪夫(Victor Houteff,或译维克多·胡太佛)创立,后来分裂为不同派别。1993年美国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