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脑

✍ dations ◷ 2025-09-09 22:13:08 #心灵哲学,思想实验

缸中之脑(英语:Brain in a vat),又称桶中之脑(brain in a jar),是知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由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提出。

实验的基础是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神经信号。假设一个疯子科学家、机器或其他任何意识将一个大脑从人体取出,放入一个装有营养液的缸里维持着它的生理活性,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和原来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大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平时一样的信号反馈,则大脑所体验到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制造的一种模拟现实,则此大脑能否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

这个思想实验常被引用来论证一些哲学,如知识论、怀疑论、唯我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一个简单的论证如下:因为缸中之脑和头颅中的大脑接收一模一样的信号,而且这是他唯一和环境交流的方式,从大脑中角度来说,它完全无法确定自己是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确实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果是后者,那它就是错误的,它并没有在走路或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电信号而已。一个大脑无法知道自己是在颅中还是缸中,因此这世间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假的、虚妄的。那么什么是真实?

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认知或判别取决于他所接收的刺激,假设缸中脑生成一系列“测试用”反应用于检测自身的认知,同时“系统”又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刺激作为回应,此时问题的症结就不在于缸中脑对于世界的认知,而在于“观察者”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自身存在的客观性被质疑,在一个完全由“刺激”创造的“意识世界”中将形成一个悖论。

它有许多思想原型,如庄周梦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图的“地穴寓言”、笛卡尔的“恶魔”和“我思故我在”。

这一思想影响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

相关

  • 维特鲁威人维特鲁威人(意大利语:Uomo vitruviano)是列奥那多·达·芬奇在1487年前后创作的世界著名素描。根据约1500年前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描述,达芬奇努力绘出了完美比例的人体
  • 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格鲁吉亚语:მიხეილ სააკაშვილი,乌克兰语:Міхеіл Саакашвілі,1967年12月21日-),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政治家,为前任格鲁吉亚总统和
  • 力量投射力量投射是一个用在政治学上的术语,指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本土的地方表现出武力和其他一些威胁。这种能力在国际关系是一个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军事上,与此类似的词是“
  • 普什图语普什图语(普什图语:پښتو‎,转写:Pax̌tō,国际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尚塔尔群岛尚塔尔群岛(又译善塔尔群岛;俄语:Шантарские острова)是位于鄂霍次克海西部的一个群岛。外东北的一部分。属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旧属大清帝国,在《瑷
  •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在人体组织学上属于人体内一种松散的结缔组织,由脂肪细胞(一种细胞质内含有脂肪滴的细胞)组成,用来储存脂肪。可分为单房性脂肪组织和多房性脂肪组织两大类:脂肪组织的主
  • ATC代码 (S)ATC代码S(感觉器)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药
  • 智者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智者)(乌克兰语:Ярослав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 Мудрий;俄语:Ярослав I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удрый,约978
  • 2/42/4可以指:
  • 亚历山大·罗曼诺维奇·别利亚耶夫亚历山大·罗曼诺维奇·别列亚耶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Рома́нович Беля́ев,1884年-1942年),苏联科幻小说作家,作品有《陶威尔教授的头颅(英语:Professor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