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形类

✍ dations ◷ 2025-02-24 05:40:23 #哺乳类,食肉形类

食肉形类(学名:Carnivoramorpha)是哺乳类的一个分支,包括了现今的食肉目及已灭绝的细齿兽超科,但不包括肉齿目。肉齿目是食肉形类5870万年前的姊妹分类。最古老的食肉形类是古灵猫科,其下已确定最古老的要算是6300万年前的。加拿大发现的,是最少属于6500万年前,亦有可能是属于食肉形类。

食肉形类的共有衍征是上第四前臼齿(P4)及下第一臼齿(m1)修改为裂牙,而广为人知的食肉目则改为现存物种的细小顶部群。故此,食肉形类是一个细小的分支,包含了最早期拥有P4/m1裂牙共有衍征的生物。

当食肉形类首先在古新世出现时,它们并非唯一陆地上的食肉哺乳动物。肉齿目包括了牛鬣兽科及鬣齿兽科,当时亦都存在,并成功在始新世衍生出最多物种。从它们的齿列可知,大部分都是熟习吃肉的。在北美洲,一些肉齿目在始新世后仍然生存,并于渐新世晚期全部灭绝。肉齿目的衰落正好是食肉形类的爆发及食肉目的演化辐射,并很多现今肉食性动物的起源。姑勿论肉齿目是否被取代,但食肉形类最初时的发展曾被肉齿目所影响及阻碍。

最初的食肉形类似乎是由一种细小及吃昆虫的哺乳动物在始新世中期演化而来的,当时正值哺乳动物的急速分化。已知最早的食肉形类成员很难发现的骨骼化石,一般都只有牙齿标本及部分颚骨碎片。这类创新的物种被分类在细齿兽科分支中,在形态上可以分为两个分支,即古灵猫亚科及细齿兽亚科。两个分支的成员都有食肉形类的牙齿特征,即沿颚骨关节有裂牙。早期细齿兽科成员的分别在于其齿式,细齿兽亚科的会像犬型亚目,而古灵猫亚科的则像猫型亚目。

以下是食肉形类的科学分类:

以下是食肉形类的种系发生:

? †

? †

? †

? †

? †

? †或

? †毗瑟犬属

†细齿兽超科

†古灵猫科

†细齿兽科

†拟狐兽属

†小古猫属

? †猎猫科

犬型亚目

猫型亚目

相关

  • 苯乙胺衍生物苯乙胺衍生物(英语:Substituted phenethylamines)是以苯乙胺的衍生物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分类(英语:chemical class)。该分类中的化合物可以用取代基来取代苯乙胺核心结构中氢原
  • WebmonkeyWebmonkey 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网上教程,教授人们如何再前端和后端构造网页。网站包括了构造网页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网上编程,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商店架构。内容与连线杂志上
  • 男与女 (电影)《男与女》(韩语:남과 여)是2016年2月25日上映的一部韩国爱情片,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在芬兰相遇,相似的经历让两人的心慢慢靠近,最终沉溺于不伦之恋无法自拔的故事。
  • 锺伟明 (消歧义)锺伟明可以指:
  • 王文清 (清朝)王文清(1692年-1779年),字廷鉴,号九溪,湖南宁乡人。清朝官员、学者。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历任九溪卫学正、中书舍人、宗人府主事等职,官至岳州府教授。因为
  • 乌裕尔河乌裕尔河(英语:Wuyur River),又称呼裕尔河、呼雨哩河、蒲峪路河、元叶河,是中国东北部少数内流河之一,全长426公里,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流向西北,至黑龙江省北安市转向西南,后流入齐齐
  • 都门纪略《都门纪略》,是清朝道光年间的杨静亭描写北京风土人情、京剧的著作。杨静亭是嘉道年间的通州人,曾任职陕西榆林官署,后长期潦倒于京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针对暂居京城的
  • 程希孟程希孟(1901年-1976年),字次敏,男,江西南城人,中国社会活动家,曾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巴林-美国关系巴林-美国关系是巴林和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巴林和美国是长期的亲密盟友。巴林自1947年以来一直为美国在波斯湾的海军活动提供基地。1971年巴林独立后,美国正式承认巴林为主
  • 粗布核螺粗布核螺(学名:),是新腹足目核螺科核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台湾,常栖息在水深200-300米泥沙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