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ottak-Volterra方程
✍ dations ◷ 2025-09-18 08:10:07 #Lottak-Volterra方程
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Lotka-Volterra equation)别称掠食者—猎物方程。是一个二元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成。经常用来描述生物系统中,掠食者与猎物进行互动时的动态模型,也就是两者族群规模的消长。此方程分别在1925年与1926年,由阿弗雷德·洛特卡与维多·沃尔泰拉独立发表。以下将式子乘开,如此可以较容易地解释方程式的实际意义。第一式所表达的是猎物族群的增值速度:此模型假设猎物所接受的食物供给已经达到最极限,且除非遭遇掠食者的捕食,否则繁殖数量的增加以指数方式成长,其指数成长的情形,则以上述方程式中的 αx 表现。此外并假设猎物遭遇捕食的比例,和猎物遭遇掠食者的机会成常数比,以上述方程式中的 βxy 表现。如果 x 或 y 其中一个为零,则皆有可能是没有捕食行为出现。由上述的方程式可知:猎物族群规模的改变,源于本身受到捕食而产生的成长衰减。第二式所表达的是掠食者族群的增值速度:此方程式中的 δxy 表示掠食者族群的成长(可能会与掠食者与猎物的数量比例相似,但是掠食者与猎物的数量比例是以不同的常数表示,且不一定与族群的成长相等。) γy 表示掠食者的自然死亡,为指数衰减。由上述的方程式可知:掠食者族群规模的改变,是猎食者族群的成长,减去其自然死亡的部分。此方程式拥有周期性的解,但没有解析解。通过龙格-库塔法的数字计算之后,掠食者与猎物的族群大小变化可以表达成两个曲线图形。生态上的实际大致依照此简单模式,不过详细状况会有所出入。在此模式系统中,当猎物数量充足的时候,掠食者的族群也会兴旺起来。不过掠食者的族群最后仍然会因为超过猎物所能供给的数量而开始衰减。当掠食者的族群族群缩减,则猎物族群将会再次增大。两者的族群大小便以周期性的成长与衰减进行循环。族群的平衡会发生在族群大小不再变化的时候。例如:两条微分方程皆等于零的时候。求解上述方程式的 x 与 y 可得:以及由此可知有两组解。第一组解实际上是表示两个物种的灭绝,若是两个族群皆为零,则此状况将永久持续下去。第二组解表示一个不动点,意思是两个族群能够维持一个不为零的数量,并且在简单的模型中能够永久持续。系数 α, β, γ, 与 δ ,能够决定族群规模将在哪种情况下达成平衡状态。不动点的稳定性可以利用偏导数,将其以线性化方式呈现。产生的掠食者猎物模型之雅可比矩阵如下:当数值为(0,0)稳定状态,则雅可比矩阵变成:此矩阵的特征值为:模型中的 α 与 γ 永远比零大,且每一的特征值的符号永远不一样。由此可知位在原点的不动点是一个鞍点(saddle point)。此不动点的稳定性相当重要,当处于稳定态的时候,非零的族群会趋向它。一些初始的族群可能会走向灭绝。然而当不动点位于原点时,也是一个鞍点,因此并不稳定。所以在此模型中,两个物种皆难以灭绝。除非以人为方式将猎物完全消灭,并使掠食者因饥荒而死亡。而若是将掠食者完全消灭,则猎物的族群增长情形,将会脱离此简单模型。在第二不动点求 J 值可得:此矩阵的特征值为:当特征值皆为复数时,此不动点为一个焦点。实部为零使其成为一个中心。 这表示掠食者与猎物族群规模呈现循环消长,并且以此不动点为中心来回震荡。d
r
d
t
=
2
∗
r
(
t
)
−
α
∗
r
(
t
)
∗
f
(
t
)
1
+
s
∗
r
(
t
)
{displaystyle {frac {dr}{dt}}=2*r(t)-{frac {alpha *r(t)*f(t)}{1+s*r(t)}}}
;d
f
d
t
=
−
f
(
t
)
+
α
∗
r
(
t
)
∗
f
(
t
)
1
+
s
∗
r
(
t
)
{displaystyle {frac {df}{dt}}=-f(t)+{frac {alpha *r(t)*f(t)}{1+s*r(t)}}}图示当 α=0.01,s=0.001 时的饱和沃尔泰拉方程。
相关
- 炭疽病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纳米纳米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号 nm,英式英文:nanometre、美式英文: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指1米的十亿分之一(10-9m)。有时候也会见到
- 紫斑紫癜或称紫斑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的紫色血块,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多发于学龄儿童。3毫米~ 10毫米的紫色血块。小于3毫米大小的红
- 菌根菌根(希腊语:μυκός, mykós, "fungus",和ρίζα, riza, "root",,英语:mycorrhiza,复数形式mycorrhizae或mycorrhizas)指的是维管束植物的根与真菌组成的共生关系体。 它菌
- 冬季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
- 甘露庚酮糖甘露庚酮糖(英语:Mannoheptulose)是一种庚糖,即有七个碳原子的单糖。它是己糖激酶的抑制剂,通过竞争性地与己糖激酶结合来阻断葡萄糖的磷酸化。结果是葡萄糖的降解被抑制。D-甘露
- 应激性应激性(英语:irritability)是指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植物的根能够向地生长,是植物对重力的刺激的反应。如果把植物放到失重环境,则根不会出现
- 扩散/转移远端转移(英语:Metastasis)也称作恶性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始发生的部位借由侵入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良性肿瘤不会产生远端转移,而发生转移的病患预
- 字体微调字体微调(英语:hinting, instructing)是使用数学指令调整轮廓字体使其和栅格对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