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号战列舰

✍ dations ◷ 2025-05-20 08:42:46 #朝日号战列舰

朝日号战列舰(日语:朝日)是19世纪末大日本帝国海军订造的前无畏舰,因国内造船设施和技术不足而在英国设计建造。朝日号开回日本后很快选为常备舰队旗舰,1904至1905年参与日俄战争所有大型海战,在黄海海战和对马海峡海战受轻微损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朝日号没有参与战斗,仅在1918年日军干涉俄国内战时运兵。

1921年划为岸防舰两年后,朝日号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解除武装,此后用作训练船和潜水母舰,还一度改造为潜艇打捞营救船直到1928年划入预备役。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朝日号于1937年末重新服役,用于运兵。1938年改造成修理舰,同年至1941年先后进驻日军占领的上海市、以及法属印度支那金兰湾。1942年初朝日号在日占新加坡修理受损的轻巡洋舰,计划五月回国,但在开往吴市途中被美国海军鲑鱼号潜艇击沉,大部分船员生还。

大日本帝国海军一度信奉绿水学派海军思想,注重成本低廉的鱼雷艇和破交战(Commerce raiding),对抗造价昂贵的重型装甲船。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促使日本海军认定绿水学派思想站不住脚,为此在1896年初出台十年海军建设计划,推动舰队扩张和现代化,为将来的武力对抗打基础,计划核心包含战列舰与装甲巡洋舰各六艘,人称“六六舰队”。中国政府在甲午战争失利后赔款三千万英镑,日军舰队的建设资金由此而来。日本此时的造船技术和设施尚不足以建造战列舰,朝日号就像之前的富士级和敷岛级战列舰一样是从英国订造,“六六舰队”所需的剩下几艘战列舰也不例外。朝日号属日本1897年海军计划项目,苏格兰克莱德班克的克莱德班克工程造船公司(Clydebank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mpany)承建,是英国建造的第五艘日本战列舰。

朝日号是在英国皇家海军可畏级战列舰(Formidable-class)基础上略加改进而成,新增两门152毫米舰炮。该舰全长129.6米,全宽22.9米,正常负载吃水深度8.3米,排水量15400吨。舰身采用双层船底,分出55个水密隔舱,舰体还分成223个水密隔舱。朝日号曾是旗舰,包括司令参谋在内的全艇官兵约为773人。

朝日号采用25台贝尔维尔锅炉生成1703千帕工作压力的蒸汽,驱动两台各带一条传动轴的汉弗莱斯-坦南特(Humphrys Tennant)三胀往复式蒸汽机(Triple-expansion steam engine)。蒸汽机采用正压通风,额定功率1.1万千瓦,设计最高速度18节(每小时33千米),不过朝日号1900年3月23日试航时以12181千瓦功率达到18.3节航速(每小时33.9千米)。舰上最多载煤2032吨,能以10节(每小时19千米)航速巡航9000海里。舰上配有三台蒸汽驱动的4.8千瓦电动发电机。

朝日号的主炮与日本前几艘战列舰相同,是两座双联装炮塔安装的四门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40倍径305毫米舰炮,炮塔分列上层建筑前后。舰炮采用液压动力,可在任何横移角度装弹,但需采用+13.5度固定仰角。各炮座都能横向转动240度,能以每秒730米炮口初速发射386千克弹丸。

舰上副炮包括炮廓(Casemate)上的14门单装40倍径152毫米速射炮,其中八门位于主甲板,六门在主甲板上方的上层建筑,以每秒700米炮口初速发射45千克弹丸。为防鱼雷艇袭击,舰上配有20门单装76.2毫米12磅12英担速射炮,以每秒719米炮口初速发射5.7千克弹丸。朝日号另有八门单装47毫米3磅舰炮和四门单装47毫米2.5磅舰炮,3磅炮装在上层建筑,以每秒587米炮口初速发射1.45千克弹丸;2.5磅炮装在桅楼上,以每秒430米炮口初速发射1.1千克弹丸。此外舰上还有四具水下450毫米鱼雷管,两舷侧各一对。

朝日号水线装甲带采用2.44米高的哈维装甲(Harvey armor),正常负载时有1.11米高于水线,以舰中间68.28米的位置最厚,达229毫米。舰首尾的装甲厚102毫米,由炮座间152毫米的弦侧装甲覆盖。炮座装甲厚356毫米,距上方的弦侧装甲只有254毫米。炮座罩前方有254毫米装甲保护,两侧装甲152毫米,上方38毫米。连接炮座与侧面装甲的对角水密舱壁厚305至356毫米,但在下层甲板位置减至152毫米。保护副炮的炮廓正面装甲厚152毫米,后方是51毫米厚的装甲板。平坦位置的甲板装甲厚64毫米,向下倾斜至舰侧的位置厚102毫米。保护司令塔的装甲厚356毫米。

朝日号配有24倍伸缩式照准器,还与同期其他日本战列舰一样配有四台有效测距7300米的巴尔和斯特劳德(Barr and Stroud)FA3双象测距仪。

“朝日”意为“旭日”,选自日本和歌颇富诗意的名词。1898年8月1日,苏格兰克莱德班克的克莱德班克工程造船公司铺下朝日号龙骨,战列舰交付前该司被约翰·布朗公司收购。该舰于1899年3月31日下水,1900年7月31日交付,因出海试航时在南海城近海搁浅需到朴茨茅斯修复舰底导致推迟约三个月交付。交付当天朝日号便离开英格兰,同年10月23日抵达横须贺市。1901年5月22日,朝日号划为常备舰队旗舰,1903年12月28日联合舰队重建之际划入第一舰队第一战队。

日俄战争爆发之际,舰长山田彦八海军大佐带领朝日号加入第一舰队第一战队。1904年2月9日,东乡平八郎海军中将率第一舰队偷袭旅顺口近海停泊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拉开旅顺口海战序幕。东乡平八郎对之前出动驱逐舰夜间偷袭寄予厚望,希望俄军陷入严重混乱、实力大减,但实际效果远没这般理想,俄军已经做好面对日军战列舰与巡洋舰来袭的准备。俄军博雅林号(Boyarin)防护巡洋舰巡逻时发现日本军舰并向防御单位示警,东乡平八郎决定用主炮攻击对方沿海防御,副炮和敌舰交手。事实证明分散火力决策失误,日军的203毫米和152毫米舰炮对俄国军舰损伤很小,对方把所有火力向日本舰船集中。双方都命中对手大量军舰,但东乡平八郎铩羽而归时日军已伤亡60人,俄军仅17人。战斗期间没有火力命中朝日号。

4月13日,东乡平八郎引出斯捷潘·马卡罗夫海军中将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等俄军舰只,朝日号参与行动。马卡罗夫发现第一战队的五艘战列舰后掉头逃回旅顺口,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撞上日军前一晚布下的水雷并引爆弹药库,该舰在两分钟内沉没,马卡罗夫等677名官兵丧生。大胜的东乡平八郎又开始远距离轰炸,促使俄军大量布雷,一个月后炸沉日军两艘战列舰。

8月10日,舰长野元纲明上校带领朝日号投身黄海海战,在日方战列线排行第二,仅次于三笠号战列舰,也是俄军主要打击目标。俄军305毫米炮弹命中朝日号导致两人受伤,后方炮塔两门305毫米主炮因炮弹在炮管提前爆炸损坏。朝日号集中火力攻击波尔塔瓦号战列舰与皇太子号战列舰,但炮弹未能打穿装甲或在撞击时爆炸,对俄舰破坏不大。不过,朝日舰两枚305毫米炮弹命中皇太子号舰桥,俄军舰队司令威廉·维特捷夫特海军少将、两名参谋及舰上军需官丧生,堪称致命一击。残骸将该舰舵轮卡在左舷,随后减速直到停止,其他俄军舰艇彻底陷入混乱。副司令帕维尔·乌赫托姆斯基(Pavel Ukhtomsky)亲王海军少将最终指挥残部退出旅顺口。两个月后,朝日号于10月26日在封锁旅顺口近海时撞到水雷导致严重受损,1904年11月到1905年4月都在佐世保海军工厂维修。此时远东的俄国海军基本被日军全歼,被迫调来的波罗的海舰队要到1905年5月抵达。

1905年5月27日,朝日号再度跟随三笠号投身对马海峡海战,对抗俄罗斯第二和第三太平洋舰队。14点10分三笠号向俄军旗舰苏沃洛夫亲王号战列舰(Knyaz Suvorov)开火,朝日号与吾妻号装甲巡洋舰随即加入。日本军舰在一小时内就令苏沃洛夫亲王号燃起大火,舰队司令齐诺维·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重伤,击毁舰后方的305毫米炮塔,还把舰舵卡死导致旗舰脱离队形。俄方起初集中火力攻击三笠号,朝日号未受损伤。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军舰从俄国军舰前方或后方经过,利用舰侧密集火力攻敌,对方只能用舰首或舰尾火力还击。苏沃洛夫亲王号的船舵修好时已混在两军舰队中遭反复炮击,损伤严重。海战后期朝日号基本与博罗季诺号战列舰(Borodino)和鹰号战列舰交手,其中博罗季诺号战列舰被富士号战列舰命中导致弹药库爆炸后沉没。朝日号此役共发射142发305毫米炮弹,是双方参战舰艇之最。舰身战斗期间中弹六次,但没有严重破坏。舰上七名官兵丧生,五人重伤,19人轻伤。日军此役共损失110人,590人受伤,与俄方相比堪称大获全胜,四艘俄军战列舰被俘后纳入日本海军。

英国皇家海军根据英日同盟关系派威廉·帕克纳姆(William Pakenham)海军上校登上朝日号,观摩并纪录对马海峡海战期间的日军表现。他就在朝日号缺乏掩护的后甲板(Quarterdeck)上记录战斗过程,以第一手文献向西方世界证实日军训练和战术超群,将日本此役大胜广而告之。

1908年,朝日号与其他日本军舰陪同环游世界的美国“大白舰队”经过日本水域。1908、1910、1911年,朝日号划入第一舰队,1914年转为炮兵训练船,1917年用国产舰炮取代英国舰炮,同年划入第三舰队第五战队。1918年,朝日号划为第五战队旗舰,参与干涉俄国内战,护送日本军人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1918年1至8月还是堪察加半岛的警戒舰。1921年9月1日,朝日号划为一级岸防舰,第二年开始因《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解除武装。1923年4月1日,朝日号划入训练和潜水母舰,同年七月解除武装完成。去掉装甲和舰炮后该舰排水量降至11625吨,最高航速限制在12节。

日本海军决定把朝日号改造成潜艇打捞舰,1925年2至8月的初期改造用于安装专用打捞设备。1926至1927年10月,朝日号在吴海军工厂把25台贝尔维尔锅炉换成四台舰本式锅炉,两个烟囱也移除一座,第二期改造时新增两个大型起重架。此后该舰曾用前德国海军U-125号潜艇演习救援。1928年5月,朝日号艏楼配上19米的压缩空气飞机弹射器起飞一五式水上飞机,但因屡发事故换成火药驱动的飞机弹射器。经过1928年的测试,朝日号划入预备役。

七七事变拉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后,日本海军1937年8月16日将朝日号划为修理舰,同年11月继续服役,用于运兵到杭州湾两栖登陆。随后朝日号在吴市改造成修理舰,1938年12月18日完成。12月29日抵达上海后,朝日号前后装上木制假主炮,伪装成老式战列舰。1939年5月她又改装成鱼雷补给舰,5月29日至第二年11月7日负责巡逻。1940年11月15日,朝日号抵达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11月19日至1941年12月7日又从吴市把第11特别根据地队运到金兰湾。

朝日号1942年3月13日开始进驻新加坡,同年四月维修在圣诞岛近海被美军海狼号潜艇(USS Seawolf)鱼雷命中的那珂号轻巡洋舰。5月22日,朝日号在第9号(CH-9)驱潜艇护航下离开新加坡前往吴市,但25日深夜到26日凌晨在印度支那帕达兰角(Cape Padaran)东南约160千米海域被美军鲑鱼号潜艇(USS Salmon)发现。鲑鱼号发射的四枚鱼雷有两枚分别命中左舷中央锅炉室和舰尾,朝日号很快就在1点03分沉没。舰上16人阵亡,所幸舰长和另外582名官兵获第9号救援。

相关

  • 米氏动力学米-门二氏动力学(英语: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称米氏动力学,是由雷昂诺·米凯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和贸特·门顿(英语:Maud Menten)在1913年提出,它在酶动力学中是一个极
  • M13噬菌体M13噬菌体(M13 bacteriophage)为环状单链DNA丝状噬菌体。其核酸由6407个核苷酸组成,衣壳由2700个衣壳粒组成。M13噬菌体感染通常不是致命的,也为非溶菌病毒,但受感染的细菌其生长
  • 马尔默大学马尔默大学(瑞典语:Malmö universitet),是一所位于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综合性大学,建立于1998年7月1日。
  • 何麟何麟(1951年8月-),回族,河南商丘人,中国演员。现任上海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1967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出演过许多部电影
  • 中大夫令中大夫令,《汉书·百官表》等未见叙述,散见于史书与出土文献中。据《史记》,秦朝有中大夫令齐,坐嫪毐案,夷三族。汉初,高祖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文帝时,有中大夫令勉拜为车骑将军。景
  • 高修 (1918年)高修(1918年6月-2015年9月4日),原名宫云政,男,山东牟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副部长,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副市长。
  • 蔡五九蔡五九(?-1315年),元朝江西赣州人。元朝政府以抚田为名,侵占农民土地、房屋。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六月,蔡五九聚众起事,围攻宁都,焚烧四关。七月,元军救援,宁都之围解除。但义军转而攻
  • 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河南省渑池县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境内的审判机关,始建于1951年5月。法院位于渑池县会盟大道东段。现任渑池县人民法院院长兼法院党组书记为刘占军
  • 式守同学不只可爱而已《式守同学不只可爱而已》(日语:可愛いだけじゃない式守さん)是由真木萤五(日语:真木蛍五)所创作的日本漫画,由2019年2月2日起于讲谈社旗下的网上漫画平台“Magazine Pocket”连载
  • 张安张安(英语:Lily Ann Zhang,1996年6月16日-),美籍华裔乒乓球运动员,她曾搭档队友邢延华和吴炫宁(英语:Erica Wu)参加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比赛。她是2012年女子单打美国全国冠军。2011年,她在泛美运动员乒乓球单打和团体比赛上均获得铜牌,又在同年的卡塔尔和平与体育杯女子双打比赛中夺冠。她现在是美国女子乒乓球国家队的成员。她在15岁及以下级别的最高世界排名是第2,而在18岁及以下级别的最高世界排名是第5。张安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7岁时,她加入了帕罗奥图乒乓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