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

✍ dations ◷ 2025-09-06 14:44:32 #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
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overlap extens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或OE-PCR),是PCR的一种,也称重合拼接PCR。它改变小DNA片段部分序列的来拼接成大的多聚核苷酸。本页面默认读者熟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大部分PCR反应中,每个DNA序列扩增需要一对引物。而拼接2个DNA序列,可以使用末端可以连接的特殊引物。设计引物使一个DNA分子的5' 端重复序列与另一个DNA分子的3' 端有同源互补序列。在接下来的退火延伸的过程中,一旦两个DNA单链末端随机互补桥接,DNA聚合酶会沿着暂时桥接上的长DNA单链补全碱基,从而形成完整的拼接后DNA双链。一旦一个拼接好的DNA分子形成后,只有拼接DNA末端引物能够继续进行PCR反应,而单独扩增出的DNA小片段会作为引物扩增出拼接DNA。这样,两段DNA序列就会拼接到一起并扩增。这个DNA拼接方法的好处是不需要限制酶位点即可连接DNA分子。如果使用过量引物可能提高DNA扩增产量。这种DNA的拼接方法的应用之一是在载体中插入DNA片段。具体方法为,首先,使用合适的正反向引物对DNA插入片段进行PCR克隆得到最终的PCR产物,产物两端的序列与载体重叠。然后将载体和片段混合。变性退火之后,插入片段与载体杂交并在Phusion DNA聚合酶的驱动下延伸——这种聚合酶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使用载体作为模板时没有链置换活性。几轮PCR循环后,得到的产物是带有两个缺口的融合质粒(每条链一个)。然后使用这种新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后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修复酶可以封住缺口。如果设计特殊引物,重叠延伸PCR也能够用来在DNA序列中引入变异。引物可以有一个单点突变或在5' 端加入一段新的序列。如果需要删除片段,从删除位点两段设计两对引物,靠近删除片段两个引物的为5' 端,加入删除目标片段后的序列并保持互补性,3' 端不变,进行OE-PCR,即可扩增出目的DNA。扩增后,根据情况可是使用凝胶电泳分离变异片段,并回收进行下一步实验。合成长度大于110的寡核苷酸链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重叠延伸PCR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按照上述DNA分子拼接的方法,最终产物只有无互补序列的DNA双链,从而达到合成长核苷酸链的目的。

相关

  • 疾病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陶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根本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RCA,Root cause analysis),旨在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治本”的方式。透过调查和分析问题哪里出错、为什么出错,寻求防止差错事故再次发生
  • 萨哈林州萨哈林州(俄语: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Sakhalin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隶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萨哈林岛(库页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
  • 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又译作李登弗斯特作用、赖登福现象,在1732年为赫尔曼·布尔哈夫(Herman Boerhaave)首次发现,其后在1756年,德国医生约翰·戈特洛布·莱顿弗罗斯特(英语:Johann Got
  • 军伕军夫或者军伕可以指:
  • 单一作物单一耕作、单一作物,或单一种植是指在广阔的范围内生产并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耕作方式,此词有见于不同的范畴,是粗放式农业的农民常见的耕作模式。单一耕作多用于农业,以描述
  • 晶体惯态晶体惯态,又称晶癖,晶体习性,结晶习性,简称晶习,指矿物晶体趋向于某一种特定外形的特性。这种外形可以指单晶,也可以指晶簇的形态。晶体惯态主要取决于晶体本性,但有时也与生长条件
  • 泛针蚁亚科泛针蚁亚科(Ectatomminae)隶属蚁科针蚁形态亚科群(poneromorph),下辖2族,含4个现生的属及3个已灭绝的属。该亚科新建于2003年,是Barry Bolton从针蚁亚科分出的六亚科之一。
  • 肺鱼四足纲扇鳍纲(学名:Rhipidistia),原称为肺鱼四足纲(Dipnotetrapodomorpha),为肉鳍鱼总纲下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了肺鱼以及四足类。扇鳍纲在之前被认为是肉鳍鱼总纲下的一个亚群,包含了孔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