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大战

✍ dations ◷ 2025-02-23 14:21:52 #点球大战

互射点球(英语:Penalty shoot-out,缩写PSO),又称PK战(日本、台湾常用)、点球大战,是足球比赛为决定胜方的一种竞技方式。

点球大战于1970年代开始普及 。在此之前的决胜方法有择日重赛,投硬币或抽签。

如果在一般的淘汰赛中,常会以双方点球大战的方法来决定胜方,前5轮进球较多一方为胜;如在前5轮未能分出胜负,则会进入突然死亡阶段,一旦一方射进而另一方射失,则整场比赛便会结束。点球大战胜方即获得整场比赛胜利。

当双方球员全部射完一轮,但未分胜负,则会继续互射,在此可调动球员射球次序。但在所有场上球员未完成射门之前,在该轮过之球员不可再射。如出现球员数目不相同时,较多球员一方的队长要决定哪位或哪些球员不用参加点球大战(不射点球的球员也不能守门,故一般不会选择去除门将)。

上述情形若在五人制足球中,则以六米任意球来决定胜负,双方在六米任意球点各踢三球,进球多者胜,若仍无法决定胜负,则会进入突然死亡阶段,一旦一方射进另一方射失,射进球员的队伍便得胜。

2016年国际足联(FIFA)曾经宣布引入新的点球大战机制,由传统的轮流互射五轮,改为“ABBA”制,意即抽中先射的一支球队射完第一轮后,后射的球队连射两球,然后先射的球队再射两球,如此类推。此举是由于多项研究已表明抽中先射的一方会有一定程度的优势,而数据亦指出先射的一方有不少于60%的胜率。因此,在2017年提出试验方案,在部分赛事试行全新的ABBA制点球大战。但经过两年试验之后,已被证实不是特别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此方法过于复杂,而足球本身是一项简单和传统的比赛,所以国际足联已经在2019年决定不再使用此方法。

互射点球被媒体与足球工作者认为更属于心理素质与运气的考验而不是对球员能力的全盘测试。其机制为许多在赛前被媒体公认为“鱼腩部队”的球队制造爆冷的契机。著名例子包括1986年欧洲冠军杯中,来自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星队运用极其保守的收缩打法在120分钟比赛中完全抑制了西甲豪门巴塞罗那的疯狂进攻,最终仅凭门将出色发挥连续扑出点球捧得“大耳杯”。类似事迹在各国本土杯赛中亦时有发生。

相关

  • 液态氮液态氮(常写为LN2)是指惰性、无色、无嗅、无腐蚀性、不可燃的氮气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而得到的液体,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5.79 °C(77 K),在正常大气压下
  • 珀西·比希·雪莱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i/ˈpɜːrsi ˈbɪʃ ˈʃɛli/,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是一位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恩格
  • 热重分析 热分析A typical TGA system热重分析(亦称热引力分析或热重量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是一种随着温度(等加热速率)或时间(等温 和/或 质量守恒的损失)的增加改
  • 巧克力布朗尼巧克力布朗尼(英语:Chocolate brownie)又称为布朗尼、波士顿布朗尼,是一种体积较小、味道浓厚、形状酷似饼干的巧克力蛋糕。布朗尼因其巧克力色的外表而得名(布朗尼与英文当中的
  • 奇特旺国家公园奇特旺国家公园(尼泊尔语:चितवन राष्ट्रिय निकुञ्ज)位于尼泊尔南部,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成立于1973年,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公园
  • 基里尔王子 (保加利亚)基里尔·普莱斯拉夫斯基(保加利亚语:Кирил Преславски,1895年11月17日-1945年2月1日),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的次子。1943年,基里尔的哥哥鲍里斯三世去世,基里尔被
  • 俗文学丛刊《俗文学丛刊》(英语:Folk Literature: Material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是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典藏整理,由台
  • 伯恩哈德王子 (利珀)利珀的伯恩哈德(英语:Bernhard Kasimir Friedrich Gustav Heinrich Wilhelm Eduard,1872年8月26日—1934年3月19日),利珀末代亲王利奥波德四世的弟弟。1909年,伯恩哈德与亚姆加德
  • 乌龟游泳意外迅速 2008年10月12日 (Raindance Film Festival)《乌龟游泳意外迅速》(英语译名:Turtles Are Surprisingly Fast Swimmers)为2005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导演是执导过日剧时效警察的三
  • 崔侊洙崔侊洙(朝鲜语:최광수/崔侊洙 ,1935年2月24日-2021年2月15日),韩国政治人物,前外务部长。1935年生于京城府。1956年2月通过公务人员高等考试行政科,进入外务部工作。1957年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1959年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研究生院。1970年任韩国外务部长官特别辅佐官,1973年任国防部次官。1974年任总统朴正熙的首席礼宾秘书官,1979年升任总统秘书室长。同年朴正熙遇刺后,继任崔圭夏的秘书室长。全斗焕上台后,历任第一无任所长官、递信部长官、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常驻联合国代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