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

✍ dations ◷ 2025-02-23 20:41:09 #爆炸物

引信的主要功能是适时引发弹头的酬载内含摧毁目标的能量,若其无法正确的运作,即使弹头酬载内含具毁灭性能量,也无法成为具有有效威胁能力的武器。缘此,引信设计的良窳直接影响到武器系统的效能。

引信的设计重点可以归纳如下:

在实务层面,这些考量重点往往互相矛盾,例如为增加引信的安全性,则引信结构就会变得复杂,进而增加制造的成本;反之,简单的引信设计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安全性和不可靠性。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各式各样的引信被设计、制造和使用,但这些引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弹头能于“最佳引爆点”启动“弹头酬载”,发挥其内含的能量,以摧毁目标。以下依引信的作用方式来对引信进行分类。

时间引信(Time Fuze)是利用机械、电子、烟火、化学、辐射或其他方式计量时间,一旦达到预定时间,便启动以引爆酬载。

这类引信通常可于事先设定启动时间。例如机械定时方式是利用一简单的齿轮时钟;而电子定时方式类似钟表,利用类比或数位电子计时器,大多用于照明弹、地雷、炸弹以及少数高爆炮弹上。时间调整的范围依弹头种类可短至数秒,长至数小时甚至数天。

触发引信(Impact Fuze)为一种借由与目标的直接物理性接触,进而引爆弹头的引信。至于实际的引爆时间则视触发引信的设计而定,可在目标外或目标内启动。

此种引信设计的困难点在于与目标产生直接物理性接触时的感测效果,特别是目标硬度不足,或并不垂直于弹头弹道时最为明显。以飞机为例,其蒙皮薄且硬度低,若触发引信避免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引爆弹头而将感测和启动临界值设定较高,下场就是弹头在飞机上穿孔而未引爆,对目标不构成致命性破坏。

依其在弹头内的位置,又可分为三类:

引信设置于弹头鼻锥部,其优点为在撞击目标可立即反应。早期弹头所使用的引信多属此类,目的在破坏目标表面。

引信设置于弹头底部,主要为穿甲类武器采用。当弹头撞击至目标时,需经一段时间后引信方能因压力而启动,因此酬载被引爆时,弹头已深入目标内部,又称为触发延时(impact delayaction)引信。

这类引信主体部分仍装置于弹底,但弹尖处仍装置一感测器,当撞击目标时感测器会产生电流并传导至弹底的引信,并引爆底火和酬载。此类引信多用于反装甲成形弹头,这是因为当其在与目标接触瞬间,即须产生爆波由后向前传递造成喷流,以熔穿装甲。

近接信管是一种在弹头未与目标接触的情形下,引爆酬载以获致最大摧毁效应的引信。

不同于触发引信借由直接接触来启动或引爆弹头酬载,而是以目标特性为启动依据。目标特性可能包括反射无线电信号、感应磁场、截断光波、制造压力或产生音波等。此种引信的优点在于使弹头酬载对目标的摧毁几率和效应增大,但相对地也会使引信对“最佳起爆点”的性能需求提高,增加设计困难性和制造成本;又如果同时出现多个目标,此类引信还必须能辨认并锁定弹头所应攻击的目标。

引信的启动可经由任何机械结构或能量形式来启动,如电磁(Electromagnetic)、静磁(Magnetostatic)、静电(Electrostatic)或音响(Acoustic)等,然而,自然环境会影响能量的扩散或衰减等参数,进而直接关系到引信的启动效率和效能。依启动引信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近发引信作以下的区分:

因飞机或战舰等物体具有一定磁场,在移动时会使地球磁场产生某种程度的干扰与微小变化,借由侦测这些干扰或变化,经过一适当的放大和转换,达成启动和引爆酬载的一种引信。

声波式引信借由感测来自目标产生的声波以启动和引爆酬载的一种引信。由于声波的特性与目标的物理性质直接相关,因此引信的设计必须避免误判而提早或延迟启动和引爆弹头酬载。

本类引信借由感应目标与弹头之间的电荷差异和彼此强度以启动和引爆弹头酬载,但在实际设计与使用上,遇有天候不佳或其他原因时,雨水或水蒸气会将弹头与目标上的电荷带走,导致引信功能的丧失。

本类引信具一压力感测器,用以感测环境的坚力变化,当压力到达一临界值就会启动并引爆弹头酬载。然而迄今为止,气压或水压感测型引信在技术面上仍有未臻之处,故尚未进入实用阶段。

本类引信借由目标辐射或反射的光学讯号,经由引信内部的元件过滤、聚焦和放大后,某一特定波长(如红外线)的光学讯号将转换为电流,以启动和引爆弹头酬载。此类引信具有高度精确性,但易受天候影响,且特殊类型的引信量产困难度高。

相关

  • 单氯丙二醇3-氯-1,2-丙二醇(3-MCPD),分子式C3H7ClO2。无色、有愉快性气味的吸湿性液体,放置后逐渐转变为微带绿色的黄色液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微溶于甲苯,不溶于四氯化碳、苯和石
  •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语:Түркменистан 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俄语:Туркме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
  • 格瓦拉主义格瓦拉主义(西班牙语:Guevarismo;英语:Guevarism),又称游击中心主义或游击中心论。1960年代,格瓦拉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它是古巴革命领导人之一切·格瓦拉,在总
  • A15高速公路 (意大利)A15高速公路(意大利语:Autostrada A15),又称奇萨高速公路(Autostrada della Cisa),是意大利一条高速公路,自帕尔马往西南,经奇萨山口至拉斯佩齐亚。全长108.5公里。1975年5月24日通车
  • 乌美萨米语乌美萨米语是萨米语支的下属之一,使用者分布于瑞典和挪威。乌美萨米语是濒危语言之一,现在乌美萨米语的母语使用者只有大约10人。
  • 卢文 (数学教授)卢文(1912年3月-1999年3月),男,广东东莞人,数学专业二级教授。1912年生于广东东莞。1927年进入国立中山大学学习,1933年获中山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赴法留学,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
  • 藤森昭一藤森昭一(日语:藤森 昭一/ふじもり しょういち ,1926年12月26日-2016年6月25日),日本官僚。曾担任日本赤十字社名誉社长。环境事务次官、内阁官房副长官、宫内厅长官、日本赤十字
  • 龙卷风 (消歧义)龙卷风是旋风的一种,常具有破坏性。此外,龙卷风还可以指:
  • 京极尚彦京极尚彦(日语:京極 尚彦/きょうごく たかひこ ,1981年8月14日-),日本男性动画导演、演出家。出身于兵库县。宝冢造形艺术大学(日语:宝塚大学)毕业。代表作有《LoveLive!》、《星光少
  • 夏商周年表2000年,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该工程对盘庚迁殷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之间的君主进行了详细的断代,本处的年表,即为该工程的结果。不过,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存在一些争议,该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