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猫(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旨在警告不必要的调查或实验带来的危险,警戒人们不要过分好奇,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对于“好奇害死猫”的一个不常见的答辩是“但满足了就没事(but, satisfaction brought it back)”。
这个谚语原来的形式,现已较少使用,是“Care killed the cat”。在本句中,“care”被当作“烦恼(worry)”或“悲伤(sorrow)”。
在本节中,“care”都是当作“烦恼(worry)”或“悲伤(sorrow)”。
这句谚语最早出现在英国剧作家本·琼森写于1598年的剧本《人各有癖(英语:Every Man in His Humour)》()中。这部剧本最早是由莎士比亚演出的。
莎士比亚在他1599年所著的剧作《无事生非》中运用了一句相似的话:
至少直到1898年以前,该谚语都维持不变。“care killed the cat”被埃比尼泽·科巴姆·布鲁尔(英语:Ebenezer Cobham Brewer)收录到他的“词组与寓言字典(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中,并定义为:
现代版本的起源未知。已知实际使用“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最早的是在1873年詹姆斯·艾伦·梅尔(James Allan Mair)的一本手册“谚语手册: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美式、莎士比亚风格、圣经和家庭格言(A handbook of proverbs: English, Scottish, Irish, American, Shakesperean, and scriptural; and family mottoes)”,列在34页的爱尔兰谚语上。
约翰·亨德里克斯·柏克德(John Hendricks Bechtel)所著“谚语:警句与短语()”1902年的版本中,词组“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是100页的专题“好奇心(Curiosity)”上的一个单独条目。
欧·亨利1909年的短篇小说“Schools and Schools”中也有提到,这显示了该谚语在当时广为人知:
而作为一个故事的标题出现则是在1916年3月4日的华盛顿邮报上(第6页):
—
:
1. .
2. .
3. .
4. .
5. .
尽管这谚语很早就公开亮相,它在尤金·奥尼尔1920年的剧作“”上还是被错误地引用成了“Curiosity killed a cat!”:
作家史蒂芬·金在一些他的中篇小说中,对此谚语做出延伸:“好奇害死猫,但满足了就没事(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satisfaction brought him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