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

✍ dations ◷ 2025-10-04 10:31:41 #墙体结构,结构工程,屋顶,台湾传统建筑装饰

山墙是建筑两个侧面上部成山尖形的横墙,也称作规壁、鹅头、栋头、圆仔头、归壁、大规壁,而“规”字是指弧形的曲线。此外日本史学家藤岛亥治郎在其《台湾の建筑》一书中将这种结构称为马背,有可能是“马脊”之误。另有一说,认为马背是在山墙顶端鼓起的部分。一般而言,东亚传统建筑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在中国长江一带,常有阶梯状的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墙,其高度高过了屋瓦。

山墙由下至上分别为下碱、上身、山尖(规尾、归尖)三部分。

山墙有主要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镬(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绵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分布于潮州与广州一带。

三是波浪形,又称“桃弯规”。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

闽南传统建筑依照山墙顶端的形状,将山墙分为五行。“金”的山墙则有一个大弧,“木”的山墙特征是弧线窄而高,“水”的山墙顶端则由三到五个弧线组成,“火”的山墙形状则带有锐角,“土”的山墙则有平整的顶端。

典型的闽东传统建筑的山墙以马鞍形曲线为特征。

相关

  • 口服糖耐量试验糖耐力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测试血糖在人体内代谢水平的医学实验。具体步骤是,要求被测试对象在空腹情况下喝下75克无水葡萄糖或82.5克含一分子水的
  • ʛ̥清小舌内爆音是一种极少见的辅音,出现在一些口语中。清小舌内爆音的国际音标写作⟨ʛ̥ ⟩或⟨qʼ↓⟩。另一种专门书写此音的字母,⟨ʠ⟩,已于1993年被撤回。清小舌内爆音出
  • 路易三世路易三世(法语:Louis III,863年11月1日-882年8月5日)是西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路易二世与王后勃艮第的安斯加尔德的长子,879年其父王死后与弟弟卡洛曼二世一同成为西法兰克的
  • 悉尼奥运会第二十七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VI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VIIe Olympiade),于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此乃奥运史上,继1956年
  • 俾斯麦群岛俾斯麦群岛(英文:Bismarck Archipelago)是太平洋西南部一群岛,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北,濒临俾斯麦海,由200多个岛屿组成,总陆地面积49700平方公里,主要岛屿有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等,人
  • 重复性劳损重复性劳损(英语: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又称重复使力伤害、劳肌损伤,是指重复使用、振动、压迫或长期固定姿势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或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常见名称包括
  • 八文字DNA八文字DNA(英语:Hachimoji DNA,Hachimoji源自日语“八文字”的发音),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核酸类似物,除含有四种天然DNA中含有的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外,还含有另
  • 教宗哈德良二世教宗哈德良二世(拉丁语:Hadrianus PP. II;792年-872年)于867年12月14日-872年11月或12月岀任教宗。任职期间召开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
  • 矮雷氏鲶矮雷氏鲶,为辐鳍鱼纲鲶形目鼬鲶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淡水鱼,分布于南美洲委内瑞拉淡水流域,体长可达10.7公分,栖息在底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中有关矮雷氏鲶的数据
  • 武希巴纳尼18°49′10″S 49°04′25″E / 18.81944°S 49.07361°E / -18.81944; 49.07361武希巴纳尼(马达加斯加语:Vohibinany),是马达加斯加的城镇,位于该国东部,由阿齐那那那区负责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