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

✍ dations ◷ 2025-02-24 04:12:15 #1596年出生,1669年逝世,意大利设计师,意大利巴洛克画家,意大利建筑师

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意大利语:Pietro da Cortona,1596年11月1日-1669年5月16日),十七世纪意大利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原名Pietro Berrettini,因出生在科尔托纳镇而得到科尔托纳的名号。他是意大利巴洛克鼎盛时期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是位于罗马巴贝里尼宫大厅的壁画《神意与乌尔班八世的颂赞》。

皮埃特罗·达·科尔托纳出生在意大利科尔托纳镇(当时属于托斯卡纳大公国)的一个工匠家庭里。少年时代的科尔托纳曾经跟随佛罗伦萨画家安德里亚·卡莫迪学习绘画。大约1612年,他来到罗马,在罗马,他欣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柯勒乔等人的代表作。他临摹的拉斐尔壁画作品使得他开始受到关注。

在科尔托纳的时代,壁画在罗马十分盛行。1633年,教皇乌尔班八世委托科尔托纳为他家族居住的行宫绘制一副大型壁画。六年之后,科尔托纳完成了这幅题为《神意与乌尔班八世的颂赞》的巨型壁画。壁画内容极尽浩繁富丽。画面为长方形,空间开阔,中心云雾缭绕,仿佛仙境。四周云雾奔腾环绕着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富于动感,衣饰华丽,色彩鲜艳明亮,都朝向中心腾飞而去。虽然是一副平面的壁画,但站在大殿中央向上仰望的话,会感觉头顶是真正的无底虚空,所有壁画人物正腾空而去,飞向虚空深处。这幅壁画是巴洛克时代绘画的分水岭。

相关

  • 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英语: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具影响力与发行量大的报纸之一,共获得47座普利策奖,其中 2008 年获得独立的 6 项普利策奖,仅次于《纽约时报》
  • 杀菌杀菌(Sterilization),又称作灭菌,与消毒(disinfection)近似,但更追求移除或消灭物体表面、液体、药物、培养介质上的任何形式微生物及传播性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病毒、芽孢等)。适
  • 声乐声乐是由一个或多个歌手表演的音乐形式之一,以人声为主要表演重点。以声乐为业的人称为声乐家。在各种音乐文化中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声乐。声乐也许是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因为仅
  • 板球对抗赛板球对抗赛,或称测试赛(英语:Test Cricket),是各种板球比赛中时间最长者。只有由国际板球理事会裁定具备参与对抗赛资格的国家队才可举办和参与对抗赛。比赛时,两队各派十一人进行
  • 东学东学(朝鲜语:동학/東學 ),是朝鲜王朝末期出现的一种朝鲜半岛本土新兴宗教。东学字面意思为东方之学,与当时东进的西学相对,由庆州人崔济愚于1860年创建,是韩国天道教的前身。东学除
  • 霍达兰坐标:60°15′N 06°00′E / 60.250°N 6.000°E / 60.250; 6.000霍达兰(挪威语:Hordaland  聆听 帮助·信息)是挪威西南部已撤销的郡,首府及最大的城市为卑尔根。霍达兰郡面积1
  • 2011年5月日本位于北海道占冠村的一辆前往札幌的列车在隧道内着火,当中有39人吸入过量的浓烟要送院处理。
  • 罗兰夫人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1754年3月17日-1793年11月8日),全名为玛莉-简·罗兰(Marie-Jeanne Roland de la Platiere),父姓菲力普(Phlipon)。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吉伦特党领导
  • 金花石蒜金花石蒜(学名:),又名铁色箭(本草纲目)、忽地笑、龙爪花、黄花石蒜、山水仙、山金针,为石蒜科石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广卵形鳞茎;秋季抽叶,长椭圆状带形或带形叶;花茎顶生伞状花序,有
  •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人民协商会议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人民协商会议(印尼语:Majelis Permusyawaratan Rakyat Republik Indonesia,MPR)是印度尼西亚的立法机关。人民协商会议实行两院制,由人民代表会议和地方代表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