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物种面积曲线
✍ dations ◷ 2025-10-19 14:17:09 #物种面积曲线
物种面积曲线,或种数-面积曲线在生态学上是在某一地区内,物种数量与栖息地(或部分栖息地)面积的关系。当面积越大时,物种的数量也倾向较多;实验显示两者的关系依循一套系统数学关系。物种面积关系一般会以单一类生物建构,如所有维管植物或特定营养级的所有物种;很少会为所有生物建构。这条曲线与物种发现曲线(英语:Species discovery curve)有关,但并非完全相同。物种面积曲线可以栖息地种类及所使用的普查方案来分类。Frank Preston就将曲线分为两类:样本及隔离种群。样本种群即在受普查地区内相邻栖息地的普查;隔离种群则是在非相邻的栖息地,如岛屿等。米歇尔·罗森莿魏希(Michael Rosenzweig)也指出在非常大的地区内的物种面积关系,例如在生物地理学的州份或大洲中的普查,会与在岛屿或细小相邻地区的普查表现有所不同。就不同大小的岛屿或孤立群种而言,虽然栖息地越大就倾向有越多的物种,但也有较细小的岛屿拥有更多物种的情况。就相邻的栖息地而言,其物种面积关系会因普查方式而有所不同。普遍的方法是利用多个样方,以较大的样方来包含细小的样方。撇除普查方案或栖息地类型,物种面积曲线一般会以简单的函数表现。Frank Preston就指出物种的对数正态分布。设S为物种数量,A为面积,c及z为常数,物种与面积的关系则为:S
=
c
A
z
{displaystyle S=cA^{z}}以上关系在双对数曲线图中可以得出一条直线。相对的Henry Gleason提出了一个半对数模型:l
o
g
(
S
)
=
l
o
g
(
c
)
+
z
l
o
g
(
A
)
{displaystyle log(S)=log(c)+zlog(A)}在半对数图中就像一条直线,当中面积是对数,而物种数量则为算数。两者中的物种面积关系差不多都是递减的。20世纪初,生态学家会以物种面积曲线来估计样方内最少的物种数量,足以使样方有群落的特征。计算曲线下的面积,当使用较大的样方时只得出多些许物种之后,就称为“群落最少面积”,而圈起群落最少面积的样方则称为“抽取样区”,故物种面积曲线又被称为“抽取样区法”。这套方法得到瑞士生态学家布兰白朗奎(Josias Braun-Blanquet)的大肆发展。群落最少面积的估计必然是主观的,所以一些学者会将群落最少面积定义为包含最少95%物种总数的地区。但问题是物种面积曲线并不一定会有渐近线,所以难以确定总数。事实上,物种的数量多会随面积增加,直至整个世界都被物种所积聚。
相关
- 亲缘分支分类法支序分类学(英语:Cladistics)又称亲缘分支分类学,是一种生物分类的哲学,其指只依据演化树分支的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此一学派的主要贡献者一般认为是德国昆虫
- 宿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反复性风湿症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尘卷风尘卷风(dust devil)又称为尘暴等是一种强劲、明显形状、存在期相当长的旋风,尺寸从小型(宽度约为1米,高度约为几米)到大型(宽度大于10米,高度大于1000米)。尘卷风通常不会造成损害,但
- 淹没的大陆淹没的大陆是指规模庞大,但主要在海面以下的大陆;一些古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使用该术语。在这个类中的两个主要的例子是凯尔盖朗高原和西兰大陆。巽他古陆是另一个例子。淹没寻
- 丁香园丁香园(DXY),始建于2000年7月23日,创办者李天天,是一个医学知识分享网站。该网站曾于2014年9月2日获得腾讯公司7000万美元投资。2019年1月,丁香园指权健产品骨正基鞋垫价格是天价
- 眼神经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是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之一。眼神经仅包含感觉纤维。
- 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英语: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缩写为ANS),又称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VNS),与躯体神经系统共同组成脊椎
-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埃万杰利斯塔·托里切利(意大利语:Evangelista Torricelli,又译托里拆利,1608年10月15日-1647年10月25日),意大利物理学兼数学家,以发明气压计而闻名。气压单位托(torr)以他的名字命名
- 拉br /伸br /纪拉伸纪(Tonian,符号NP1)又名青白口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000±0百万年(Ma),结束于720±0Ma。拉伸纪期间首次出现大型具刺疑源类,并形成臭氧层。拉伸纪属于前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