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 (普鲁士)

✍ dations ◷ 2025-11-11 18:51:19 #1862年出生,1929年逝世,霍亨索伦王朝,巴西基督勋章得主,御赐双龙宝星获得者

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Albert Wilhelm Heinrich;1862年8月14日-1929年4月20日),经常称为海因里希亲王(Prinz Heinrich),德意志帝国皇子及海军元帅,是德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第三个孩子,威廉二世皇帝的弟弟。生于柏林,他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长公主(即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1878年-1880年,海因里希亲王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1882年-1884年和1903年,他又两度访问美国。1914年他访问了南美洲。由于他的社交技巧,海因里希亲王在所有访问过的地方都受到公众的欢迎。

1880年海因里希进入德国海军服役,并很快获得晋升,1901年时已被提升为海军上将。1906年,海因里希亲王被任命为“公海舰队”司令,并晋升海军元帅。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因里希成为波罗的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在俄国退出大战之后,波罗的海舰队失去任务,海因里希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

1888年他和黑森-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的三女伊莲妮(公元1866年-1953年)结婚,育有三子。在伊莲妮的开导下,他决定不再像大哥威廉和大姐夏洛特一样敌视母亲,母子终于和解了。

1898年,海因里希亲王到中国青岛成为东亚分舰队司令。1912年10月,海因里希亲王到青岛,向中国满族宗室溥伟表示“他的皇兄陛下和他本人将竭力支持清朝的复辟”。

德国于一战中失败、君主制被推翻后,海因里希亲王携家人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隐居。他在那里度过了晚年,和父亲一样死于喉癌。享年66岁。

相关

  • 阿利亚阿利亚运动(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保罗·斯泰恩哈特保罗·斯泰恩哈特(英语:Paul Steinhardt,1952年12月25日-),美国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他和他的学生独立地修正了古斯的暴胀模型。在2002年时,由于对宇宙暴胀理论的贡献而荣获
  • 雷佐尼可宫雷佐尼科宫(Ca' Rezzonico)是威尼斯大运河边的一座宫殿,目前作为公共博物馆,展出18世纪威尼斯艺术品。雷佐尼科宫座落在大运河的右岸,圣巴拿巴河在此汇入大运河。这个地点原是威
  • 第三者在一些盛行单一伴侣的文化当中,爱情和婚姻都是“二人世界”容不下第三者,在爱情之中,若有一方不尊重此一游戏规则,容易出现第三者。一些人亦把爱等于占有,当自己对有恋人或配偶的
  • 国立健康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
  • 罗斯柴尔德罗斯柴尔德家族(德语:Rothschild)是一个始于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的富有家族。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原本是一个为德国法兰克福自由市黑森-卡塞尔领伯国提供服务的
  • 崑嵩战役崑嵩战役: 1000人以上伤亡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崑嵩战役,(越南语:Trận Kontum,英语:Battle of Kontum)是越南战争后期的一场战斗,北越在1972年5月26日至5月27日,
  • 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希腊语:Φυσικὴ ἀκρόασις,拉丁语:,意为“自然讲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被视为西方科学与哲学基础文献的著作。
  • 李伯璋 (1954年)李伯璋(1954年4月29日-),台湾移植外科名医,曾任国立成功大学外科教授、卫生福利部台南医院院长,担任医师期间钻研移植领域并推动器官捐赠,后担任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
  • 克拉科夫犹太人区克拉科夫犹太隔都(英语:Kraków Ghetto)指纳粹德国在克拉科夫设立的犹太人区,目的在于有系统地管理犹太人,以作区别“有工作能力的人”和“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克拉科夫隔都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