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经(IAST:śivasūtrāṇi;天城文:शिवसूत्राणि)或大自在天经(Maheśvarāṇi sūtrāṇi;天城文:महेश्वराणि सूत्राणि)包含了用来组织波你尼梵语语法《八篇书》的音位标记系统。据传说,这十四经句是湿婆传授给波你尼的。然后他依据它们来编写梵语语法。据传说,这些声音是湿婆舞蹈时候从他的手鼓中迸发出来的。这种类型的初始音标韵文采用了经方式的标准结构,它关注于建立编码复杂规则的简短、易记的韵文。
这个标记系统介入了在梵语构词学中充当特定角色的不同的音位簇,并在整个文本中引用了它们。每个簇,叫做一个 pratyāhāra 都结束于叫做 anubandha(所谓的 IT 索引)的一个‘哑声’或‘标号’,它充当这个列表的符号指示。在文本中,这些簇通过 anubandha 来提及,并有关于各种文法功能。经常向这些索引增加额外的声音来使得整个簇能被念诵出来。例如,列表 13,符号化为 R,提及了三个咝擦音。列表 4,标记为 C,提及了双元音 ai 和 au。
为了保持列表简洁,指名一个音位和一个标号,指示所有涉及的音位的列表,允许文法只用一个音节来提及一类声音。这些提及音素列表的音节叫做 pratyāhāra,而颂自身也叫做 pratyāhāra-vidhāyaka-sūtrāṇi(形成 Pratyāhāra 的经)。例如,aL 提及所有音位的列表(因为 a 是第一个字母而 L 是最后的标号。aC 提及所有元音,haL 提及所有辅音,而 ñaM 提及所有鼻音 - haL 中的 a 的作用是易于读出。
在正文中,一个规则读作:iKo yaṆ aCi(韵文 6.1.77)。这里的符号 aC(在《Aṣṭādhyāyī》中都如此)提及所有元音,而结尾的元音 i 使它可读。这个规则处理第六和第七 vibhakti(karaka)格标号,并指定在这些情况下这些如何替换为合适的声音如 y。
14 经句为(IT 声在每经句的结束处,用粗体表示):
从这14个经句可形成总共281个pratyāhāra。具体计算为(14*3 + 13*2 + 12*2 + 11*2 + 10*4 + 9*1 + 8*5 + 7*2 + 6*3 * 5*5 + 4*8 + 3*2 + 2*3 +1*1)减去14(因为Pāṇini不使用单一元素pratyāhāra)减去10(由于h出现两次有10个重复的集合);在每个项目中第二个乘数表示在每句湿婆经中音位的数目。Pāṇini 使用到了41个(而后来的文法家介入了第42个,raṆ={r, l})。
注意某些pratyāhāra是有歧义的。例如 IT Ṇ 在列表中出现了两次,这意味可以给pratyāhāra aṆ指派两种不同的意义(包括或排除ṛ等);事实上,在文法中这两个意义都在文法用到了。在另一个方面,pratyāhāra haL 总是用来表示“所有辅音”——Pāṇini从不用pratyāhāra来提及由一个单一音位组成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