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缘系数

✍ dations ◷ 2025-09-17 17:20:14 #亲缘系数

亲缘系数(英语: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是两个个体之间血缘关系(或生物学关系)程度的度量,由休厄尔·赖特于1922年定义,源自他在1921年对近交系数的定义。该衡量方法常用于遗传学和系谱学。近交系数用于单个个体,通常为父本与母本之间的亲缘系数的二分之一。

一般来说,近交程度越高,亲本之间的关系系数越接近1,以百分比表示,对于遗传关系很远的共同祖先的个体,其数值接近0。

两个个体B和C之间的亲缘系数(r)可通过对它们与共同祖先相连的每条路径的系数进行求和获得。每条这样的线都经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将两个人连接起来,通过非共同祖先个体的次数不多于一次。相差n代的祖先A和后代O之间的路径系数如下:

其中fAfO分别是A和O的近交系数。

亲缘系数rBC可通过对所有路径系数求和获得:

假设谱系可以追溯到一个足够遥远的完全随机繁殖的种群(对于求和计算中的所有A, = 0),则r的定义可以简化为

其中枚举连接经由一个共同祖先连接B和C的所有路径(即所有路径于共同祖先终止,不再经共同祖先向上追索到共同祖先的祖先),()是路径的长度。

举一个虚构的例子:假设两人在 = 5代前有32个共同祖先,但在4代以内无任何共同祖先,则他们的亲缘系数为

相同条件下,可追索到十代前1024位祖先的两人的亲缘系数为 = 2-10 = 0.1%。如果双方个体的族谱在5代内已知,则r的值可以达到百分之几的准确度,如果已知至少10代,则精度为百分之零点几。20代前的共同祖先(人类谱系中大约对应500年的时间尺度)对r的贡献低于百万分之一。

亲缘系数有时用于在人类家谱中量化表示亲属关系的程度。

在人类关系中,亲缘系数的值通常是根据相对较少代数的完整族谱来计算得出的,可能是三到四代。如上所述,这样计算的亲缘系数的值因而是一个下限,实际值有可能高出多达几个百分点。如果两人的完整家谱的已知深度为七代,则误差在1%以内。

相关

  • 半电池半电池是一个包含可导电电极、电解质及分离两者而自然形成的双电层结构。该层内的化学反应会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移动电荷,从而形成电位差。典型的阳极反应为电极上的金属原子
  • 视锥细胞视锥细胞(英语:cone cell)是视网膜上的一种色觉和强光感受细胞,视细胞的一种,因树突为锥形故称。人类每只眼球视网膜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大多分布在视网膜黄斑处,周围逐渐减少
  • 彭一刚彭一刚(1932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名誉院长。193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后留校任教。天津大学教
  • 深圳地铁中车长客A型电动列车深圳地铁中车长客A型电动列车是深圳地铁的一款列车,于7号线、9号线、10号线行走。列车由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深圳地铁于2014年向时称北车长客的中车长客
  • 比尔·布劳德威廉·费利克斯·“比尔”·布劳德(英语:William Felix "Bill" Browder,1964年4月23日-),是一位出生于美国的英国金融家、经济学家和人权护卫者。他是 Hermitage 资本管理公司(Herm
  • 二丁基镁二丁基镁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8Mg,它是蜡状固体,常以1 M庚烷溶液的形式储存。它可由丁基锂和丁基氯化镁为原料反应得到,或者镁氢化后和1-丁烯的反应制备。2-氯丁烷
  • 邵齐焘邵齐焘(1718年-1768年),字荀慈,号叔山,江苏常熟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少年聪明,好读书。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编修。四十岁不到即罢官归里。主讲常州龙城书
  • 陈仕元 (学者)陈仕元(英语:Shih-Yuan Michael Chen,?-1987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宇航研究专家。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后改为南京工学院即今东南大学)。后赴美学,1955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西雅图大学教授、兰德公司研究员、波音公司太空飞行研究中心总裁。1987年于在洛杉矶过世。1988年7月8号俄亥俄州立大学设立“Shih-Yuan Michael Chen Scholarship Fund”,1990年4月6日更名为“The Michael Shih-Yuan Ch
  • 怀俄明州县级行政区列表美国怀俄明州一共有23个县,最初的怀俄明领地(Wyoming Territory)由5个县组成,分别是1867年建立的拉勒米县和卡特县,1868年建立的奥尔巴尼县和卡本县,还有从犹他州和爱达荷州吞并的尤因塔县,这一地区从包括黄石国家公园在内的蒙大拿州一直延伸到怀俄明和犹他州的边界。1890年7月10日怀俄明加入联邦成为一个州时一共有13个县。有3个县建立后更改了名称。卡特县于1869年12月1日更名为甘霖县,1911年建立的汉纳弗县在7天后改名叫华谢基县,1875年成立的匹斯县则在1879年更名为约翰逊县
  •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白语:Darl•lit Baif•cuf zirl•zirl•zox),简称大理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州境东邻楚雄州,南接普洱市、临沧市,西临保山市、怒江州,北界丽江市。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云岭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090米。西部有澜沧江,东北有金沙江,洱海位于州境中部。全州总面积28,299平方公里,人口354.4万,汉族人口比例约51%,白族人口比例约32%,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大理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