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尔江·玛穆什

✍ dations ◷ 2025-02-23 19:45:17 #苏联英雄,哈萨克斯坦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得者,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红星勋章获得者,荣誉徽章勋章获得者,战

包尔江·玛穆什(哈萨克语:Бауыржан Момышұлы,;俄罗斯化:,;一些英文翻译文献也拼作Baurjan Momish-Uli;1910年12月24日(儒略历11月11日)–1982年6月10日)是哈萨克裔苏联军官及作家,死后被追授苏联英雄和哈萨克斯坦英雄称号。

包尔江·玛穆什出生于奥拉克巴尔加(一个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南部茹阿雷区的已废弃阿乌尔)的杜格拉特部落牧民家庭。13岁以前,包尔江·玛穆什一直跟他的亲戚们住在一起,其后,他就读于苏联的寄宿学校。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英语:Volokolamsk Highway)》中,包尔江说自己没有姓氏,而“玛穆什”只是中间名,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玛穆什之子”。

— “不好意思,请问怎么拼写你的姓氏?”

他回答道:

— “我没有姓氏。”

我十分惊讶。但是,他却说“玛穆什”的意思是“玛穆什之子”。

— “那是我的中间名,”他继续说,“我名叫包尔江,没有姓氏。”

1929年包尔江完成中等教育后,先后担任过教师、区委书记和检察官助理。后来,他被聘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经济规划局的一个处长。

1932年11月,包尔江应征入伍,在红军服役了两年,期间他担任了第14山地步兵团的候补团员。退伍后,他前往列宁格勒金融学院学习经济,并就职于苏维埃国家工商银行哈萨克分局。

1936年3月25日,包尔江再次被征召入伍,成为中亚军事区(英语:Turkestan Military District)第315团下属的排长,就这样开始了二十年左右的军事生涯。1937年3月,第315团被调任到西伯利亚的远东前线(英语:Far Eastern Front (Soviet Union))。虽然包尔江没有在大清洗中被迫害,但是在他1937年的档案中,却记下了“不但不可靠,而且持着极端民族主义观点”的一笔。他的传记作家梅凯姆塔斯·梅尔扎赫梅图雷(俄语:Мырзахметулы, Мекемтас)认为,此事的原因是他读过马格然·茹马巴耶夫(俄语:Жумабаев, Магжан)等与阿拉什奥尔达有关的作家创作的诗作。

1939年,包尔江被分配到第105步兵师任炮兵指挥官。1940年2月起,他开始领导驻扎在日托米尔的第202独立反坦克营。

次年1月,包尔江中尉回到哈萨克斯坦,进入阿拉木图军事委员会任职。6月22日,德国大举入侵苏联,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军316师的第1073团下属的营长(Kombat(俄语:Combat (military rank))),接受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军委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少将的领导。

1941年9月,316师被派遣到列宁格勒附近的小维舍拉前线。10月期间,随着国防军向着莫斯科进军,316师(现已是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苏军第16军(英语:16th Army (Soviet Union))的一部分)被转移到战区,并受命保卫穿过沃洛科拉姆斯克城的公路和公路的周边地区。包尔江·玛穆什营分到了鲁扎河沿岸一个长八公里的区域内;在保卫苏联首都的战斗中,包尔江中尉参与了27场战斗。11月16号到18号期间,包尔江营被困在了马特廖尼诺村,与316师的联系也被切断,但是,他们设法抵抗住了德军的进攻,最终突围并回到了战线上。由于表现出色,316师于11月23日被升级为近卫编制(英语:Russian Guards),并获名潘菲洛夫第8近卫步枪师,以纪念在11月18日的战斗中阵亡的指挥官伊万·潘菲洛夫。11月末,他晋升为上尉。

包尔江参加了苏军反攻。12月5日这一天,他全身多处受伤,却拒绝撤离接受治疗。

1942年3月,战地记者亚历山大·贝克(英语:Alexander Bek)来到了第八近卫师。那年春季,贝克说服本来不情愿的包尔江·玛穆什与他合作,共著一部关于沃洛科拉姆斯克的战斗的小说。这部小说就是1944年出版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英语:Volokolamsk Highway)》。包尔江·玛穆什极其讨厌这部小说,称小说对事情的描写不切实际。他直到去世都没有改变自己对这部小说和贝克的看法。

1942年4月,包尔江·玛穆什的指挥官批准他晋升为少校。1942年8月,上级在报告中高度赞扬了他,并建议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然而,这条建议被拒绝了。诗人米哈伊尔·伊西纳利耶夫是包尔江·玛穆什的好友,他撰写过建议被拒绝的原因:“第8近卫师的前军委曾告诉我,说之所以不许授予包尔江·玛穆什苏联英雄称号,是因为政委们把包尔江·玛穆什的哈萨克爱国思想视为危险的民族主义思想。”同年,包尔江·玛穆什加入苏联共产党。当年10月,他晋升为中校,8个月后又晋升为上校。

由于受到旧伤的影响,包尔江·玛穆什被迫在1943年去医院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1944年3月出院后,他进入伏罗希洛夫学院进修高级军官课程。1945年1月21日,包尔江·玛穆什上校被任命为第1波罗的方面军(英语:1st Baltic Front)第6近卫军(英语:6th Guards Army)第2近卫步枪军下属的第9近卫步兵师(英语:9th Guards Rifle Division)的指挥官。在东普鲁士攻势中,第9师占领了普列库莱附近的15座城镇。战后,包尔江·玛穆什被授予列宁勋章

1946年,包尔江·玛穆什再次来到伏罗希洛夫学院进修。1948年6月16日,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命他一边为军队服役,一边担任共和国武装力量合作志愿协会(英语:DOSAAF)的会长。1948年末,他成为东西伯利亚军事区第49独立步兵旅的副指挥官。1950年起,他开始担任红军后勤及运输军事学院的高级讲师。梅尔扎赫梅托夫称,包尔江·玛穆什是和他一起毕业的500名军官中,唯一一个没有晋升到将军的人;他认为,原因是苏联做出了拒绝让突厥人成为军队高层的政治决策。

1955年,包尔江·玛穆什上校因病退伍,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他创作了几部小说,又写了几本关于战争经历的书籍。同时,他还在哈萨克斯坦科学院(英语:Kazakhstan Academy of Sciences)担任讲师。

1963年,应劳尔·卡斯特罗的邀请,包尔江·玛穆什上校前往古巴,给古巴革命武装力量讲授战术。

包尔江·玛穆什以自己在贝克作品《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英语:Volokolamsk Highway)》中的形象闻名。贝克后来又给这部作品添加了两部续作——《几天》和《潘菲洛夫将军的预备役》。三部曲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世界,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包尔江·玛穆什曾创作过一本关于1941年沃洛科拉姆斯克的战役的书籍——《莫斯科在我们身后》。这本书在1967年被改编成了电影。1976年,他的自传《我们的家庭》赢得了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阿拜·库南巴耶夫奖。

包尔江·玛穆什反对勃列日涅夫派提高小地战役(俄语:Малая земля)的地位;为他作传的儿子巴克特然(哈萨克语:Бақытжан Момышұлы)说,父亲的立场使得他在政府里树敌众多,令生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机会化为乌有。伊西纳利耶夫曾找到丁穆罕默德·库纳耶夫总书记,要求他给包尔江·玛穆什安排一个苏联英雄称号,库纳耶夫却回答,只要阿列克谢·叶皮谢夫(英语:Alexei Yepishev)还是红军政治保卫局的局长,包尔江·玛穆什就不可能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巴赫特然还回忆起,他那一生都是个“不严格的穆斯林”的父亲,晚年却改信了苏菲派。1982年,包尔江·玛穆什逝世,尸体安葬在阿拉木图。

苏联崩溃前不久,哈萨克最高苏维埃主席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说服莫斯科当局把苏联的最高军事荣誉追授给包尔江·玛穆什,于是,莫斯科当局于1990年12月11日追授他为苏联英雄。哈萨克斯坦独立后,他又被授予哈萨克斯坦英雄称号。他的故乡茹阿雷区的区首府以他的名字命名。

如今,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的塔拉兹国家教育机构内,坐落着巴维尔然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收藏了各种各样有关巴维尔然·包尔江·玛穆什的资料,既有俄罗斯语的,也有哈萨克语的。

包尔江·玛穆什的第一任妻子是比比扎马尔·穆坎克济,两人育有一子,即作家巴克特然·包尔江·玛穆什(哈萨克语:Бақытжан Момышұлы)(1941年-2012年)。

包尔江·玛穆什的第二任妻子是盖尼卡马尔·包别科娃,两人于1961年结婚,并一起生活了12年,直到包别科娃于1973年3月逝世。

包尔江·玛穆什有一个私生女,叫叶连娜·巴维尔扎诺娃·科尔基娜,现居莫斯科。

以下演员在电影或电视剧中饰演过巴维尔然·包尔江·玛穆什:

2010年,哈萨克电影制片厂发行了由卡利拉·乌马罗夫(俄语:Умаров, Калила Нематович)导演的纪录片《传奇的巴维尔然》(«Қазақтың Бауыржаны»)。

相关

  • 南斗星君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并称,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南斗六星。分别是:‘司命星、司禄星、延寿星、益算星、度厄星、上生星’。据说,南斗星掌理人类的寿命长短,俗说:“南斗注生,北斗注
  • 穆尔河穆尔河(德语:Mur、克罗地亚语:Mura、匈牙利语:Mura、斯洛文尼亚语:Mura)是中欧的一条河流,德拉瓦河的支流之一。全长465 公里,其中295公里在奥地利境内,98公里在斯洛文尼亚境内,其余河
  • 大清宝钞大清宝钞,是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由清朝官方发行的纸币。以制钱为单位,面额从250文到50千文、100千文不等。上端有“大清宝钞”汉文,中间印着制钱文数,花纹字画用蓝色印刷。同时发
  • 韩广韩广(?-前205年),秦朝人,曾任上谷郡卒史,在秦末民变时自立为燕王。大泽之变时,原是陈胜部下将领,后随武臣攻打赵国,武臣自立为赵王。前209年奉赵王武臣之命进攻燕地,攻下之后,燕国当地的
  • 大统大统,是一个名词,可以指:
  •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奥西普·埃米尔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俄语:О́сип Эми́льевич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年1月15日-1938年12月27日),苏联诗人、评论家,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
  • 切利·琼斯切利·琼斯(英语:Cherry Jones,1956年11月21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曾获得2009年艾美奖戏剧类最佳女配角和1995年、2005年托尼奖戏剧类最佳女主角。琼斯出生于田纳西州亨利县巴黎,母
  • 高雄海军航空队高雄海军航空队为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部队之一,为帝国海军第三支以陆基攻击机为部队主力机种的战斗部队,成立于台湾日治时期1938年;参与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等。1942年10月
  • 雅典娜 (丹麦公主)女王陛下本尼迪克特公主殿下 希腊人的王后陛下希腊的狄奥多拉公主殿下希腊的亚历克西娅公主殿下希腊王室(英语:Greek royal family)雅典娜·玛格丽特·法兰西丝·玛丽(Athena Ma
  • 拉米·优素福拉米·优素福(英语:Ramy Youssef,阿拉伯语:رامي يوسف‎‎,埃及阿拉伯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