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安东内斯库

✍ dations ◷ 2025-08-10 19:00:25 #1882年出生,1946年逝世,罗马尼亚军事人物,罗马尼亚总理,与纳粹德国合作的罗马尼亚人,被处决的罗马尼亚人,圣西尔军校生,驻外武官,罗马尼亚外交部长,大屠杀

扬·安东内斯库(罗马尼亚语:Ion Antonescu,罗马尼亚语: ( (意为红犬)的绰号。他参加了1913年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期间获当时罗马尼亚军队的最高荣誉:勇敢的米哈伊勋章。他也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干涉匈牙利。

1920年代初他先后任驻法国和英国的武官,期间与一名法国犹太女子结婚。这一时期他还担任过罗马尼亚王家陆军骑兵学校校长、参谋大学校长等职。1930年代末他还担任过国防部长。

安东内斯库长年和极右的铁卫团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1937年他一度被下狱。之后他因为大唱民族主义论调反对割领土给周边国家而再次被投狱,但同时也开始获得相当多的支持。在压力下,1940年9月4日国王卡洛尔二世任命安东内斯库为首相。就在几天前,罗马尼亚刚刚失去了相当一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被苏联夺去;北特兰西瓦尼亚大部被划给匈牙利;南多布罗加则被划到保加利亚。安东内斯库获得了绝对的权利,取消宪法,解散了国会并驱逐了卡洛尔二世,改立米哈伊一世。

安东内斯库上任后伊始和铁卫团关系仍旧紧密,但不久这种关系就变得难以维持。安东内斯库开始利用权力限制铁卫团,终于导致在1941年1月20日铁卫团发动武装暴动。但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安东内斯库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平息了暴动。

安东内斯库在战中选择加入轴心国参与对苏战争,这既出于罗马尼亚的部分报复苏联的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安东内斯库的反共心理。同时由于有罗马尼亚作盟国,德国也获得了罗马尼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战争初期罗马尼亚乘着闪电战的威力夺回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在年末至1942年获得了更多乌克兰西部的一些领土,在敖德萨制造了犹太人和苏联人屠杀;安东内斯库也由此获元帅称号。但在经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转折之后,轴心军节节败退,在一连串战役后,德军逐渐退却,并失去德国领土保护,苏军逐渐迫近罗马尼亚本土。

意识到不妙的安东内斯库曾试图和同盟国(特别是英美)单独讲和,但没有成果。1944年8月20日苏军开始进攻罗马尼亚本土,第二天米哈伊一世在共产主义者协助下发动政变,逮捕了安东内斯库及其阁僚。不久罗马尼亚对德宣战。

安东内斯库等人先被押往苏联,后于1946年4月9日引渡返国。他被控协助德国进行战争活动并“出卖国家利益”,及杀害国内的反对派和犹太人(例如:共产党及共济会会员)。同年6月1日,安东内斯库一行人被行刑队枪决尘环。

关于二战时的大屠杀和战争等问题上,共产党政府的评价作品充满官方话语。当中如由苏联历史学所和卢克雷奇·帕特拉什卡努就以马克思主义角度进行分析,作出了完全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来解释罗马尼亚的战时演变。最终强调赤化及八·二三武装起义的必要过程,国家共产主义阶段的宣传扭曲了历史客观性。

经过1989年革命推翻共产主义的罗马尼亚之后,罗马尼亚人对安东内斯库的形象出现了不同看法。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民意调查显示,安东内斯库受到普遍民众欢迎。另外,舆论亦受到某种恢复了“ 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 ”的概念影响,又有指责犹太人将共产主义带到罗马尼亚。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认为部分人将反俄情绪与否认大屠杀混为一谈。罗马尼亚的政治科学家弗拉基米尔·斯特纳内亚努(英语:Vladimir Tismăneanu)提到了1989年后,安东内斯库的话题包括了“伪神圣”形象,以及“迫害幻想”的社会现象。

2006年12月5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地方法院裁决恢复安东内斯库及其22名阁僚的名誉,推翻一些危害和平罪行,并称他们参与的是“预防性战争”(反抗苏联赤化和防范邻国侵略)。该消息于2007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后,俄罗斯外交部表示难以接受,同时其他苏联的继承国,以及历史学家给予强烈的批评和压力。2008年5月,罗马尼亚最高法院推翻了上述裁决。安东内斯库的抵押继承人因布拉索夫法庭驳回上诉申求,终以战争罪犯财产法为理没收了相关遗产。

斐迪南一世

亚历山德鲁·阿维雷斯库

康斯坦丁·普雷赞(英语:Constantin Prezan)

卡罗尔二世

米哈伊一世

扬·安东内斯库

相关

  • (+)ssRNA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美国医学会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AMA),成立于1847年,1897年成为法人 ,为美国最大的医生组织。总部位于芝加哥。会员人数超过21万(2010年)。 组织代表美国医生(M.D. 和 D
  • 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China–Cornell–Oxford Project)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对于流行病的大型观察性研究,由康纳尔大学、牛津大学和中国政府共同出资1990年5月,《纽约时报
  • 博赛纳湖博赛纳湖 (意大利文: Lago di Bolsena) 是一个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湖。它是在约300,000年前,因为威西尼山脉(Vulsini mountain range)的一些火山口爆发而形成的。博赛纳湖呈椭圆形
  • 蛋白质合成GTP酶蛋白质合成GTP酶(英语:Protein-synthesizing GTPases,EC 3.6.5.3)是指许多参与mRNA翻译为蛋白质的起始因子(IF)、延伸因子(EF)和释放因子(RF),其系统名为GTP phosphohydrolase (mRNA-tr
  • 萨尔曼·可汗萨尔曼·阿敏·可汗(孟加拉语:সালমান খান,英语:Salman Amin Khan,1976年10月11日-),昵称萨尔·可汗(Sal Khan),生于美国路易斯安纳州梅泰理(英语:Metairie, Louisiana),科技教育实
  • 美国制宪会议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31(英语: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又称费城会议:31、联邦会议:31或费城大会)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会议原本的目的是修改《邦联条例》,从
  • 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英语: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体1
  • 2011年金砖国家峰会2011年金砖国家峰会,也称第三次金砖国家峰会,于2011年4月14日在中国的三亚举行。是“金砖国家”举办的第三次峰会,新成员南非首次参加。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 哈恰杜尔·阿博维扬哈恰杜尔·阿搏维杨(Խաչատուր Աբովյան, 1805—1848年) , 亚美尼亚民主主义启蒙家、作家、教育家、亚美尼亚新文学和新文学语言奠基人。生于卡纳克尔村(现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