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科·克罗斯

✍ dations ◷ 2025-11-16 05:11:37 #贝蒂科·克罗斯

吉尔伯托·弗朗索瓦·“贝蒂科”·克罗斯(帕皮阿门托语:Gilberto François "Betico" Croes,1938年1月25日-1986年11月26日),阿鲁巴政治人物,为促成阿鲁巴从荷属安的列斯分离的主要人物。他被其支持者视为阿鲁巴的“解放者”和“阿鲁巴国父”。

克罗斯在1938年1月25日出生于库拉索领地(Gebiedsdeel Curaçao)阿鲁巴圣克鲁斯。他在完成高中教育后就读荷兰希尔弗瑟姆的教师训练学院,并在1959年毕业。

1967年,克罗斯以阿鲁巴人民党(Arubaanse Volkspartij)党员身份当选为岛屿议会议员。他在1970年7月因人民党拒绝出让席位给阿鲁巴民族联盟(Union Nacional Arubano)而辞去岛屿议会议员职务。

1971年2月,克罗斯创立人民选举运动(Movimiento Electoral di Pueblo),并再度当选为岛屿议会议员。1973年,人民选举运动赢得荷属安的列斯议会(Staten van de Nederlandse Antillen)8席阿鲁巴席次中的5席。1976年,他亦负责制订阿鲁巴旗帜和颂歌的工作。

1977年,克罗斯就阿鲁巴是否脱离荷属安的列斯独立举办公投。阿鲁巴爱国党(Partido Patriótico Arubano)宣布杯葛公投,而荷属安的列斯政府宣布公投非法,并在公投举行前表示政府不会接受结果。在公投中,95%的选民支持独立。

1977年6月,博伊·罗森达尔(Boy Rozendal)带领库拉索民主党(Partido Democraat)赢得荷属安的列斯大选。由于罗森达尔本身反对阿鲁巴自治﹐他没有邀请人民选举运动入阁。克罗斯因而发动示威及发动抵制库拉索货品的运动。

1977年8月11日,大罢工造成阿鲁巴瘫痪,防暴警察介入并对发动罢工者作出检控。8月18日,罢工因工会领袖被捕而结束,但由于局势失控,时任荷兰首相约普·登厄伊尔介入斡旋。

1981年2月,克罗斯在圆桌会议中宣布订立阿鲁巴在1991年独立的目标,但在1983年的圆桌会议中,修改《荷兰王国宪章》(Statuut voor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使阿鲁巴在1986年首先成为荷兰王国构成国,最后以1996年独立为目标的方案被采纳。

1983年4月24日,克罗斯被一名警员向其胃部开枪,该名警员其后在6月搬到博奈尔。同年11月,荷兰公共检控署(Openbaar Ministerie)表示由于没证据证明该名警员针对克罗斯,决定不对其作出起诉。

1985年7月,阿鲁巴岛屿议会在爱国党的杯葛下,通过修订后的宪章。1986年1月1日,阿鲁巴脱离荷属安的列斯,成为荷兰王国的构成国。

克罗斯亦曾协助建立阿鲁巴社区房屋基金会(Fundacion Cas Pa Comunidad Arubano)和阿鲁巴巴士(Arubus)。

人民选举运动在1985年11月首次阿鲁巴大选中落败,人民党的汉尼·艾曼(Henny Eman)成为首任阿鲁巴首相。

1985年12月31日,克罗斯遭遇交通意外,此后一直昏迷,其后在翌年11月26日在荷兰乌得勒支逝世。其遗体及后移回阿鲁巴安葬。4万人参与其葬礼,占当地人口的六成(1985年阿鲁巴的人口只有65,000人)。

克罗斯育有两子两女,分别为格伦伯特·克罗斯(Glenbert Croes)、小吉尔伯托·克罗斯(Gilberto Junior Croes)、格伦德琳·克罗斯(Glendeline Croes)和吉赛特·克罗斯(Guisette Croes)。其中格伦伯特在2021年起就任劳工、移民及能源部长。

为纪念克罗斯,其生日1月25日被阿鲁巴订为公众假期。此外,阿鲁巴首府奥拉涅斯塔德亦有两处以其名字命名的地方,分别为贝蒂科·克罗斯广场(Plaza Betico Croes)和主要购物街贝蒂科·克罗斯大道(Caya G. F. Betico Croes)。

相关

  • 爱丽舍宫爱丽舍宫(法语:Palais de l'Élysée,亦译艾丽榭宫)是法国总统的官邸与办公室所在地,位于巴黎八区圣奥诺雷市郊路55号,邻近香榭丽舍大街。其名称“Élysée”来自希腊神话中的至福
  • 恽敬恽敬(1757年-1817年),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县(今常州市境)人。清代散文家。乾隆举人,官吴城同知。自幼喜爱骈文,后致力于古文,与张惠言同为“阳湖派”创始人。他的文章推崇孔孟之道,宣
  • 跨性别成因对跨性别成因的研究调查了跨性别的性别认同形成,特别是变性人。跨性别的性别认同与其的性别指定不符,往往导致性别不安。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性别转换症的原因。研究最多的因素
  • 构成派构成主义(俄语:Конструктивизм、英语:Constructivism) 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
  • 生部生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个(五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及简体中文中,生部归于五划部首。生部通常是从左、右、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
  • 格奥尔格·冯·弗伦兹贝格格奥尔格·冯·弗伦兹贝格(德语:Georg von Frundsberg;{bd|1473年|9月24日|1528年|8月20日}})是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军人,国土佣仆的著名指挥官,于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
  • 怛特罗密教怛特罗(梵语:तन्त्र,Tantra,又译为谭崔),也被称为怛特罗主义(tantrism,tantricism)、怛特罗秘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中印度地区开始盛行的一种神秘主义运动,出现在公元五世纪之后。
  • 榉坂46榉坂46(日语:欅坂46/けやきざか フォーティーシックス  */?)是日本大型女子偶像团体,为继乃木坂46之后成立的第2个“坂道系列”团体,成立于2015年8月21日,原定名为“鸟居坂46”;总
  • 农本主义农本主义(のうほんしゅ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主张以农业作为立国基础的思想或运动。农本主义的思想可由“农为国本(基)”(农は国の本(基))的短句来表现。农本主义成立的起因是
  • 阮玉和娴美裔公主阮玉和娴(越南语:Mỹ Duệ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Hòa Nhà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