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

✍ dations ◷ 2025-10-22 00:06:02 #肥料,德国发明

肥料是任一天然或合成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约30%~50%的作物产量增加是来归因于天然或无机化学合成的商业肥料。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极多,依成分可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肥料通常直接用于土壤,或喷洒于叶片。

1840年德国人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才首次发现植物所需的化学养分,是化学肥料的开端,农业产量因此大增,从此人类饥荒问题开始大幅减少。

保守估计报告称30%至50%的作物产量归因于天然或合成商业肥料。 全球市场到2019年,价值可能会上升到超过1850亿美元。 欧洲化肥市场将会增长,以赚取大约的收入。 2018年为153亿欧元。

2012年每公顷耕地的化肥消费量数据由世界银行集团公布。对于以下图表,欧盟(EU)国家的值已经被提取出来,以千克每英亩(英亩)计算。 欧盟105万公顷耕地面积的化肥总消费量为1590万吨(或根据另一估计1.07亿公顷耕地)。这个数字相当于欧盟国家平均每公顷耕地消耗的化肥151公斤。该图发布的显示了来自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数据。

肥料内的元素可分为主要元素和次量元素两种。

氮(N)、磷(P)、钾(K)是三大重要元素,因为经常应用在“N.P.K.”肥料;钙(Ca)、镁(Mg)、硫(S)等称为次量元素,因为常用于石灰处理、施肥试验。植物组织含有大量这三大元素。

人工合成的肥料主要包括氮(N)、磷(P)、钾(K),当混合在一起,叫做“N.P.K.”肥料或“复合肥”。有关肥料中氮、磷和钾的比例,参见氮磷钾比例。

微量营养素在不同的植物中占不同的比例,通常每百万有5至100部分(根据质量)。微量元素包括铁(Fe)、锰(Mn)、硼(B)、铜(Cu)、钼(Mo)、锌(Zn)、氯(Cl)等。

无机肥料,通常用于提高生物量(以及其后绿肥价值)。

过度施肥容易造成“肥害”,就会发生植物损害甚至死亡。或是蔬菜种植使用过多的氮肥作为肥料,导致蔬菜收成时残留过多的硝酸盐类,如果这些蔬菜作为婴幼儿的副食品的话,可能导致蓝婴症。

动物的排泄物和尸骸腐化经过微生物消化分解就可产生腐殖质。

施洒在土壤上的肥料,会随雨水或灌溉,而渗漏到地下水或流至河流或湖泊。这表示在河流或湖泊累积的肥料,可能导致水的优养化现象,而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因而破坏了水中的自然生态的平衡。

石灰、草木灰、氰氮化钙和熔磷肥等,与含氮无机肥料,如混合或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养分供应失衡。

过度施肥导致农田排放一氧化二氮增加。

相关

  • 冷冻葬冷冻葬或称冰葬(英语:promession),是一种环保殡葬方式,以冷冻方式把遗体在数分钟内分解成碎片。发明人是瑞典生物学家Susanne Wiigh-Mäsak,她将此命名为“promession”,名称来自于
  • 军事工程军事工程(Military engineering)可以大致定义为设计及建立军事设施及设备,维持军事运输及通讯的艺术、工程及实务。军事工程也要负责军事战术的后勤。现代的军事工程和土木工程
  • 宇宙年龄宇宙年龄是指自宇宙大爆炸开始至今所经历的宇宙历史时间,当今天文学界理论和观测皆一致认为这个年龄介于137-138亿年之间。这个不确定的区间是从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的共识
  • 希腊化文明公元前4世纪下半页,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统一了整个希腊,其后后继者亚历山大大帝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称希腊文化(Hellenistic civ
  •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英语: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具影响力与发行量大的报纸之一,共获得47座普利策奖,其中 2008 年获得独立的 6 项普利策奖,仅次于《纽约时报》
  • 凯特·温斯莱特凯特·伊丽莎白·温斯莱特,CBE,(英语:Kate Elizabeth Winslet,1975年10月5日-)是一位知名英国女演员与歌手。较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在《梦幻天堂》(1994)中的茱丽叶·休姆、《理智与情感
  • 兴 恩兴恩(1826年-1883年),字耀廷,号承斋,苏完地方富察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兴恩是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咸丰二年壬子科三甲同进士出身,经过考试获选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侍读学士;同治
  • 罗斯维尔市罗斯维尔(英语:Roswell)是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沙维什县 (新墨西哥州)的城市,邻近圣克莱尔(St. Clair)湖。罗斯维尔经常跟UFO(不明飞行物体)及外星人拉上关系,当中最为人熟悉的是罗
  • 第一轮战略武器限制谈判限制战略武器谈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SALT)首度举行于1963年,谈判双方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目的在于减少双方毁灭性核子武器。迄今近50年以来,进行的相关协议有八
  • 曾光 (1946年)曾光(1946年5月22日-),男,北京人,中国流行病学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1946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