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

✍ dations ◷ 2025-08-25 22:32:31 #配价

配价(Valency),也称论元价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最初(同时也主要)用于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短语的数目,之后又拓展到形容词和名词领域。配价是对动词及物性的判断。

配价中的“价”概念来自于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法国人吕西安·泰尼埃(英语:Lucien Tesnière)最早将其引入语法研究领域,作为依存语法的用语。

因为现代汉语中主语、宾语与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不如英语、法语等西欧语言那么一致,因此配价概念比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更适于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最早运用配价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语法问题的是朱德熙先生(他称之为“向”)。

现代汉语中,句子和短语的结构非常多样。如果用传统语法去分析,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例如:一些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例:门口站着王老师。

传统语法对此的分析是:“站”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但在形式上可以自由地带上宾语“王老师”,这一情况表明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不少局限,如果改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词组,是由一个动词性词组(比如动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或述补词组等)和一个“的”字组成的名词性词组。

在对的字词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样的层次结构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不同。比如“小红喜欢的”,可以指称小红喜欢的事物,没有歧义;“小红给的”,就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可以表示接受者(“小红给的是张经理” 中的“张经理”)或所给物(如“小红给的是些衣服”中的“衣服”)。

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都无法解释这一问题。而配价理论就可以解释。朱德熙提出了P=n-m的“歧义指数公式”,其中P为的字结构的意义可能数,n为动词的配价数,m为的字结构中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P=1时,没有歧义。P>1时,则有歧义。

又如“开车的司机吃饭去了”可以说成“开车的吃饭去了”,“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则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一问题也难以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或层次分析来解释。而运用配价理论分析,则可解释为P=0时,即的字词组中动词的配价成分全部出现时,不能指代其他事物。

有些固定的文法规则可以改变一个动词的价位。举例如下:

相关

  • 广济桥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县赵州桥、惠安县洛阳桥及北京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集拱桥、梁桥及浮桥于一体,为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浮
  • 新南群岛新南群岛是台湾日治时期高雄州的行政区划之一,是不设町的“大字”,也是位于南中国海的群岛。范围约为北纬7度以北、北纬12度以南、东经111度30分以东、东经117度以西之区域。
  • 马来西亚独立日独立日,定于每年的8月31日,为纪念马来亚联合邦在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及其团队前往英国伦敦的谈判争取下于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而设立的节日。1946年,英国把新加坡从马来亚
  • 鲍尔斯·布思鲍尔斯·布思(英语:Powers Boothe,1948年6月1日-2017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斯奈德,为美国著名男演员。1948年,布思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斯奈德的一个农场,母亲艾米丽·凯瑟
  • 地狱犬 (消歧义)地狱犬是欧洲的神话和民间传说中,来自阴间或地狱,会喷火的恶魔犬。地狱犬还可以指:
  • 乌利希·慈运理乌利希·慈运理(慈运理又译作茨温利、兹文里,德语:Huldrych Zwingli,英语:Ulrich Zwingli,1484年1月1日-1531年10月11日),基督教新教神学家,瑞士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慈运理生于瑞士
  • 易佩绅易佩绅(1826年-1906年),字子芴、芴山,湖南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人,清朝政治人物。易正元之孙、易天成之子。咸丰二年,优贡生。咸丰六年,考取八旗官学教习。咸丰八年,顺天乡试举人。咸丰
  • 黑色郁金香《黑色郁金香》(法语:)是大仲马所写的一本历史小说。约翰·德·维特和考尼·维特两兄弟是荷兰首肯的两大政治家,为了荷兰国事操劳,经由他们之手废除了专制制度,后来出现了众人期望
  • 布雷克德尚贝龙山坐标:44°31′41″N 6°51′12″E / 44.52806°N 6.85333°E / 44.52806; 6.85333布雷克德尚贝龙山(法语:Brec de Chambeyron),是西欧的山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属于科蒂
  • 华波波华波波(波斯语:آرش استیلاف‎,1988年-),活跃在中国的伊朗演员和电视主持人。 他生于伊朗德黑兰,17岁时移居中国。华波波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且还会一点上海话、韩语和俄语。 2006年,华波波移居上海市,并且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他还参加了2008年第一届汉语桥比赛,并且最终挤进前10名。 2010年,华波波开始攻读上海戏剧学院广播与表演专业硕士学位。他后来又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