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

✍ dations ◷ 2025-11-28 21:46:02 #配价

配价(Valency),也称论元价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最初(同时也主要)用于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短语的数目,之后又拓展到形容词和名词领域。配价是对动词及物性的判断。

配价中的“价”概念来自于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法国人吕西安·泰尼埃(英语:Lucien Tesnière)最早将其引入语法研究领域,作为依存语法的用语。

因为现代汉语中主语、宾语与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不如英语、法语等西欧语言那么一致,因此配价概念比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更适于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最早运用配价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语法问题的是朱德熙先生(他称之为“向”)。

现代汉语中,句子和短语的结构非常多样。如果用传统语法去分析,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例如:一些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例:门口站着王老师。

传统语法对此的分析是:“站”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但在形式上可以自由地带上宾语“王老师”,这一情况表明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不少局限,如果改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词组,是由一个动词性词组(比如动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或述补词组等)和一个“的”字组成的名词性词组。

在对的字词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样的层次结构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不同。比如“小红喜欢的”,可以指称小红喜欢的事物,没有歧义;“小红给的”,就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可以表示接受者(“小红给的是张经理” 中的“张经理”)或所给物(如“小红给的是些衣服”中的“衣服”)。

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都无法解释这一问题。而配价理论就可以解释。朱德熙提出了P=n-m的“歧义指数公式”,其中P为的字结构的意义可能数,n为动词的配价数,m为的字结构中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P=1时,没有歧义。P>1时,则有歧义。

又如“开车的司机吃饭去了”可以说成“开车的吃饭去了”,“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则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一问题也难以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或层次分析来解释。而运用配价理论分析,则可解释为P=0时,即的字词组中动词的配价成分全部出现时,不能指代其他事物。

有些固定的文法规则可以改变一个动词的价位。举例如下:

相关

  • 车轮虫科寡膜纲车轮虫科(学名:Trichodinidae)动物呈圆筒状、高脚杯状、盘状或盔状等,顶部尖或平,口围绕度绕口,具体复杂多样,相互间以齿锥或齿钩的突起相连接,具体数一般15-40个。大核马蹄形
  • 癸酉靖难癸酉靖难是发生在朝鲜端宗时期,朝鲜王室相残的局面,最后由首阳大君李瑈获得胜利,登基为王,成为朝鲜世祖。朝鲜端宗为朝鲜文宗的独子,1448年立为王世孙,1449年再被立为王世子,1452年
  • 金童山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次生常绿阔叶林,其中6025公顷为常绿阔叶林、5800公顷为落
  • 德国教会的世俗化运动19世纪的德国教会世俗化运动是将教会的财产转移给君主的过程,改变了教会一直以来在经济上富裕的状态,带来各种正面及负面的影响。德意志帝国在18世纪末是由大约300个国度和小
  • 卡利斯托·加西亚卡利斯托·加西亚·伊尼格斯(西班牙语:Calixto García Íñiguez;1839年8月4日-1898年12月11日),古巴独立运动将领,参与三次古巴独立战争,美西战争期间曾率军配合美军作战。加西亚
  • 1933-34球季英格兰足总杯1933/34球季英格兰足总杯(英语:FA Cup),是第59届英格兰足总杯,今届赛事的冠军是曼城,他们在决赛以2:1击败朴茨茅斯,夺得冠军。本届赛事继续在旧温布莱球场举行。曼城在去届于决赛饮
  • 赵家治赵家治(1942年-),男,汉族,吉林辽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 第九连《第九连》是一部2005年俄国战争电影,影片基于3234高地战斗改编。讲述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末期,苏军新兵在苏阿边界从受训到参战,最后整支连队都被阿富汗圣战者歼灭,只有主角因
  • 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 GRAIL,或翻译为重力重建与内部结构实验室,也有依照缩写翻译为圣杯号)是美国NASA的发现任务中的月球探测
  • 社 (宗教)社为儒教及中国民间信仰中,掌管土地的神祇,与后土不同,后土指整个自然界的大地之神(即地母),而社神带有人文社会属性,指某一管治区域的土地神,可以细分为大社(管辖天子统治疆域的土地神)、国社(管辖诸侯国境的土地神)、乡社(管辖一乡之土地神,类似城隍、境主神)、里社或村社(即福德正神)等不同神格;和五谷之神稷神合祀时,称为社稷。在周礼中,社神常以一棵当地常见的大树为象征,称为社树,后世由此衍生出树神崇拜。引申为负责拜神的宗教组织时,称为邑社或者里社。自唐代起,社亦可以指村落或者邻里组织。:101“社”字不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