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价(Valency),也称论元价位,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最初(同时也主要)用于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短语的数目,之后又拓展到形容词和名词领域。配价是对动词及物性的判断。
配价中的“价”概念来自于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法国人吕西安·泰尼埃(英语:Lucien Tesnière)最早将其引入语法研究领域,作为依存语法的用语。
因为现代汉语中主语、宾语与施事、受事之间的关系不如英语、法语等西欧语言那么一致,因此配价概念比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更适于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最早运用配价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语法问题的是朱德熙先生(他称之为“向”)。
现代汉语中,句子和短语的结构非常多样。如果用传统语法去分析,会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例如:一些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
例:门口站着王老师。
传统语法对此的分析是:“站”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但在形式上可以自由地带上宾语“王老师”,这一情况表明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分类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不少局限,如果改用配价理论来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词组,是由一个动词性词组(比如动词、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或述补词组等)和一个“的”字组成的名词性词组。
在对的字词组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样的层次结构所反映的语言现象不同。比如“小红喜欢的”,可以指称小红喜欢的事物,没有歧义;“小红给的”,就是一个有歧义的词组,可以表示接受者(“小红给的是张经理” 中的“张经理”)或所给物(如“小红给的是些衣服”中的“衣服”)。
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都无法解释这一问题。而配价理论就可以解释。朱德熙提出了P=n-m的“歧义指数公式”,其中P为的字结构的意义可能数,n为动词的配价数,m为的字结构中出现的动词的配价成分的数目。P=1时,没有歧义。P>1时,则有歧义。
又如“开车的司机吃饭去了”可以说成“开车的吃饭去了”,“那位司机啊,开车的技术可好了”则不能说成“那位司机啊,开车的可好了”。
这一问题也难以借助句子成分分析或层次分析来解释。而运用配价理论分析,则可解释为P=0时,即的字词组中动词的配价成分全部出现时,不能指代其他事物。
有些固定的文法规则可以改变一个动词的价位。举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