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盖伊

✍ dations ◷ 2025-07-23 10:10:22 #1923年出生,2015年逝世,美国历史学家,移民美国的德国人,德国犹太人,犹太历史学家,丹佛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耶鲁大学教师,国家图书奖得主,古根海姆

彼得·盖伊(英语:Peter Gay,1923年6月20日-2015年5月12日),耶鲁大学斯特林历史学荣休教授,前纽约公共图书馆学者与作家中心主任。2004年,盖伊获得美国历史学会(AHA)颁发的学术杰出贡献奖。盖伊著作等身(超过25部),其中包括多卷本的《启蒙运动:一种解读》(, 1966, 1969, 1973)、鸿篇巨著《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

彼得·盖伊出生于德国柏林,于1941年移民至美国。他先后在丹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并获得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61-196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其后加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欧洲比较与思想史教授,并于1984年荣获斯特林讲席教授。晚年的盖伊身居纽约曼哈顿,近期仍投身于浪漫主义及其它思想史的研究。

2015年5月12日,彼得·盖伊在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91岁。

正如美国历史学会的颁奖词中所言,盖伊的“学术成果是着实显著的”。他在1959年出版的《伏尔泰的政治》()中剖析了作为政治家的伏尔泰、及其政治理念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在《伏尔泰的政治》一书获得成功之后,盖伊撰写了更为包罗万象的启蒙历史——《启蒙运动:一种解读》,其第一卷获得了1967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in History and Biography。

1968年发行的《魏玛文化》()是有关魏玛共和国之文化史的突破之作。1978年,盖伊以《弗洛伊德、犹太人和其他德国人》一书探析了弗洛伊德学说对德国文化的冲击;此后便对心理学日渐感到兴趣。盖伊的许多作品都关注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社会影响。例如,他在《一个不敬神的犹太人:弗洛伊德、无神论与精神分析的制成》论述了弗洛伊德的无神论,以及弗氏之能够发展精神分析是如何缘起于他的无神论观念。盖伊无疑是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的扛大旗者、弗洛伊德的铁杆粉丝。在其五卷本鸿篇《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中,盖伊大量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还编辑了一部弗洛伊德的文集,即《弗洛伊德读本》。

相关

  • 低碳酸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英语:Hypocapnia)也称做低二氧碳血症,是指人体处于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偏低的情况。低二氧化碳血症通常是由于过度换气症候群而发生,也就是由于过快或过深的呼吸导致
  • 石野良纯石野良纯(日语:石野 良純/いしの よしずみ Ishino Yoshizumi ?,),日本分子化学家,药学博士,专长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学、蛋白质工程学 、极限环境微生物学。现任九州大学大学
  • 腓特烈·威廉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20年2月16日-1688年4月29日),霍亨索伦家族的族长,勃兰登堡选帝侯兼普鲁士公爵(1640年至1688年在位)。腓特烈·威廉是勃兰登堡选侯格奥尔格·威廉(
  • 太空望远镜因为地球的大气层对许多波段的天文观测影响甚大,天文学家便设想若能将望远镜移到太空中,便可以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精确的天文资料。目前已有不少空间望远镜在太空中运行,例
  • 拉奥孔与儿子们拉奥孔与儿子们(拉丁语:Laocoon cum filiis),亦称为拉奥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该雕像根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所称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Ages
  • 国际空间站无人发射任务列表这是一个国际空间站的无人发射任务列表,载人发射任务并没有包括在其中(参见国际空间站载人发射任务列表)。粗体为运送组件飞行。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初期,大部分无人发射任务是由俄
  • 麦可·怀特麦可·怀特(英语:Michael White,1959年2月16日-2018年2月6日)是一位英国作家和流行音乐家,著有43本书籍,包括J·R·R·托尔金、C·S·路易斯、史蒂芬·霍金、艾萨克·牛顿、列奥那
  • 下淡水社寄语〈下淡水社寄语〉是台湾清治时期凤山县教谕朱仕玠于其著作《小琉球漫志》中,以闽南语汉字音拟音注解出马卡道族下淡水社的249个马卡道语词汇,自成一卷。由下淡水社出身、能操
  • 奥贝维埃堡站奥贝维埃堡站(法语:Fort d'Aubervilliers)是巴黎地铁的一个车站,位于奥贝维埃,是巴黎地铁7号线的车站。车站名称来自于奥贝维埃堡。奥贝维埃堡是1841年至1845年期间为保卫巴黎而
  • 朱宪彝朱宪彝(1903年-1984年),著名中国医学家、内分泌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世界钙磷代谢之父,第一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朱宪彝早年毕业于天津英租界新学书院,1930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