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盖伊

✍ dations ◷ 2025-09-09 14:45:22 #1923年出生,2015年逝世,美国历史学家,移民美国的德国人,德国犹太人,犹太历史学家,丹佛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耶鲁大学教师,国家图书奖得主,古根海姆

彼得·盖伊(英语:Peter Gay,1923年6月20日-2015年5月12日),耶鲁大学斯特林历史学荣休教授,前纽约公共图书馆学者与作家中心主任。2004年,盖伊获得美国历史学会(AHA)颁发的学术杰出贡献奖。盖伊著作等身(超过25部),其中包括多卷本的《启蒙运动:一种解读》(, 1966, 1969, 1973)、鸿篇巨著《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

彼得·盖伊出生于德国柏林,于1941年移民至美国。他先后在丹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并获得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1961-196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其后加入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欧洲比较与思想史教授,并于1984年荣获斯特林讲席教授。晚年的盖伊身居纽约曼哈顿,近期仍投身于浪漫主义及其它思想史的研究。

2015年5月12日,彼得·盖伊在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91岁。

正如美国历史学会的颁奖词中所言,盖伊的“学术成果是着实显著的”。他在1959年出版的《伏尔泰的政治》()中剖析了作为政治家的伏尔泰、及其政治理念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在《伏尔泰的政治》一书获得成功之后,盖伊撰写了更为包罗万象的启蒙历史——《启蒙运动:一种解读》,其第一卷获得了1967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in History and Biography。

1968年发行的《魏玛文化》()是有关魏玛共和国之文化史的突破之作。1978年,盖伊以《弗洛伊德、犹太人和其他德国人》一书探析了弗洛伊德学说对德国文化的冲击;此后便对心理学日渐感到兴趣。盖伊的许多作品都关注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社会影响。例如,他在《一个不敬神的犹太人:弗洛伊德、无神论与精神分析的制成》论述了弗洛伊德的无神论,以及弗氏之能够发展精神分析是如何缘起于他的无神论观念。盖伊无疑是心理史学(Psychohistory)的扛大旗者、弗洛伊德的铁杆粉丝。在其五卷本鸿篇《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中,盖伊大量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还编辑了一部弗洛伊德的文集,即《弗洛伊德读本》。

相关

  • 食品工程食品工程(Food Engineering)或称食物工程,是一种结合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工业工程等学门,还有涉及品质管理、食物保存、包装、物流、食品安全等,用以生产食
  • .ao.ao(源自安哥拉共和国国名——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Angola”中单词“Angola”的缩写“Ago”)是互联网域名系统中为安哥拉共和国开设的国家及地区顶级域。安哥拉于加入联合
  • 扁鹊约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地点有三种说法: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
  • 台湾自来水公司台湾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水、台水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自来水供应机构,为中华民国经济部管理的国营事业。除了大台北部分区域与金马地区,分别由台北自来水事业处及当地自来水
  • span class=nowrapFONOsub2/sub/span硝酸氟是一种很不稳定含氧酸卤素衍生物,化学式为FNO3。由于它很不稳定,因此一般用硝酸氯来制备。它的分解方程式为:
  • 己卯士祸己卯士祸(朝鲜语:기묘사화/己卯士禍)是朝鲜王朝中期的一场士祸,发生于1519年(中宗14年)。因该年是己卯年,故而得名。1506年,朝鲜中宗在朴元宗等人的支持下夺取了燕山君的王位,是为中宗
  •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为台湾第一座防灾科学教育馆,隶属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在1995年改制成立后,对于容易在台北造成的灾害加以
  • 路易六世 (法兰西)路易六世(胖子)(Louis VI le Gros,1081年12月1日-1137年8月1日),法兰西王国卡佩王朝国王(1108年—1137年在位)。法兰西国王腓力一世与第一任妻子荷兰的伯莎的长子,出生于巴黎。路易六
  • 永井友理永井友理(日语:永井 友理/ながい ゆり ,1992年5月26日-),岐阜县出生,日本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亦为日本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成员。毕业于中央中学校、岐阜各务野高等学校及东海学院短期大
  • 凯撒密码凯撒密码(英语:Caesar cipher),或称凯撒加密、凯撒变换、变换加密,是一种最简单且最广为人知的加密技术。凯撒密码是一种替换加密技术,明文中的所有字母都在字母表上向后(或向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