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钢材

✍ dations ◷ 2024-12-22 18:53:06 #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土木工程

SN钢材,是当代社会用以建筑的结构钢材规范之一,因为具有特殊的工法要求,提升了钢铁的“强度”、“韧性”、“焊接性”,而具有较佳的耐震效果,不同于较早期的SS系列及SM系列钢材因为没有规定最高降伏强度或拉力强度,使得建材产生强度可能过高、降伏比的问题,及合金元素规定不足的情形使得不易管制。因此新一代的SN系列材料的规范也就因应而生。SN钢材目前主要运用在房屋结构、厂房、车站等其他建筑物上,因为安全需求高所以在部分先进国家会进行使用SN钢材的要求限制。

钢结构的历史,应始于平炉炼钢法发明前数十年,1779年英格兰塞文河上建造世界首座铸铁桥梁。后又采用铁制作桁架,其中承受拉力的杆件采用锻铁。1823 年,发明蒸汽机火车头的乔治·史蒂芬森建造了第一座铸铁造之铁路桥梁。十八世纪金属结构渐使用于建筑物上,1851年在英国伦敦博览会上建造的水晶宫是以铁作骨架,十九世纪50年代随着平炉炼钢法的问世,钢结构得以迅速发展,例如1874年美国圣路易斯由J.B.Eads设计之伊兹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桁桥,跨径达152米,横跨密西西比河。1889年英国福斯湾上之福斯桥采用悬臂式桁架桥梁,其悬臂桁架采用直程3.66 m之钢管。但由于钢结构理论之发展不够完善,因此在二十世纪初建造的钢结构桥梁偶有失败,但采用钢结构建造的建筑结构却少有失败之例子。

十九世纪末,各种型钢的生产进展快速,与各种不同宽度厚度的钢板组合可制任何规格和强度的钢结构组件。1885年生产的最重之型钢每英尺还不到100磅,而到二十世纪60年代已超过每英尺700磅之巨型型钢断面(板厚在10公分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摩天大楼由于钢材之进步与钢结构理论的发展而迅速蓬勃起来,二十世纪20年代又出现争向高度发展的趋势,1931年在纽约建造的102层,381米高的帝国大厦保持了40 年的最高纪录,这座大楼在短短的一年零45天内达成,说明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均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采用焊接代替螺栓和铆钉。战后以来各种钢材在不同载重下的应力状况,包括极限强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因而能对钢结构作更为精确和系统的分析,且可依不同的需要应用不同强度的钢材,钢结构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土木或建筑物的主要建材,如日本采用钢结构或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建筑物占80%以上,而钢桥的比例亦占50%以上,SN钢材也在追求新技术的时代里孕育而生。

在钢材的村料规范上,由于早期SS系列及SM系列钢材未规定最高降伏强度或拉力强度之关系,以致产生强度可能过高与降伏比的问题,甚至产生合金元素规定不足的问题。因此新一代的SN钢材料规范也就因应而生,最早由日本JIS标准于1994年6月颁布了”建筑结构用轧延钢材”的编号G3136 SN(Steels for New Structure)新规范,其与编号G3101(一般构造用SS钢材)及编号G3106(熔接构造用SM钢材)的碳当量及化学成分比较后发现,SN钢材规范较为严格,如SM系列钢材之P及S含量为0.035%以下,但SN400B与SN490B之P须小于 0.030%,而S须小于0.015%, SN400C及SN490C之磷(P)与硫(S)更须分别小于 0.020%及0.008%,SN钢材并规定降伏比须小于0.8,而降伏强度及拉力强度亦增加上限值的规定以控制强度变异,而为因应焊接设计日趋复杂及钢板厚度方向韧性较差,容易产生焊接撕裂的现象,因此SN400C及 SN490C更增加厚度方向拉伸试验的要求,规定厚度方向之断面缩减率必须大于25% 。 SN钢材更增加碳当量及冷裂敏感度之要求,尤其对于需要较佳焊接性及耐震性能者应采用SN之B或C系列钢材,焊接施工复杂者更应采用SN之C系列钢材。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许多钢结构建筑物损害,其中很多都是钢材直接撕裂破坏,让人很难相信,韧性的材料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所以许多专家学者在阪神大地震后相继研究破坏的原因,发现只有SN钢材才能符合耐震材料的特性,所以在日本建筑规范中明订将SS及SM钢材自建筑结构用取消,相信将来重要结构之耐震设计会以SN材为主。

1960年代以前,没有微合金添加(Microalloying) 的理念,亦无控制轧延(Controlled Rolling)的技术,强度上完全依赖碳与合金元素,故碳当量Ceq非常高,如SM490之 Ceq高达约0.5%,不适于焊接作业。

1960年以后有了正常化处理(Normalizing),即钢板加热至约900°C,停留一段时间,再空冷下来,可借此而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因此SM490之Ceq、由过去的0.5%降到约0.42%水准,钢构才能由铆接的时代过渡到焊接时代。

1970年代又发展了微合金添加(如Nb、V...…等)及控制轧延的技术,50kg/mm2等级钢板之Ceq。因此可降低到 0.38%左右的水准,更提升钢板焊接性。

1980年代开发了钢板线上加速冷却系统(On-Line Accelerated Cooling System),生产50kg/mm2等级钢板,其碳当量更可降低到0.33%左右的水率。该生产制程简称TMCP(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

SN系列钢材在机械性质方面有下列特性。

降伏强度之上、下限的规定可以控制钢材降伏强度的变异性。钢材降伏强度的变异性过大时会导致如下的顾虑:(a)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无法落实;(b)三维构架在非弹性阶段可能产生额外的地震偏心力或扭矩;(c)容量设计的理念无法落实。

SN系列钢材厚度在12mm以上之B级钢板及厚度在16mm以上之C级钢板,其降伏强度即有上限及下限之规定。

钢材之降伏比为实测降伏强度与实测抗拉强度之比值。钢材降伏比较低可使梁柱接头的塑性铰区范围扩增,这样除可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外,亦可增加塑性转角容量,提升梁柱接头之延展性及消能容量。日本JIS的SN系列规定降伏比不得大于0.8;美国ASTM A992建筑结构用钢则规定降伏比不得大于0.85。另一个影响梁柱接头延展性及消能容量的重要因素为梁柱接头型式,美国对梁柱接头型式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切削式或补强式梁柱接头),故钢材降伏比采用比SN系列钢材稍微宽松的规定(不得大于0.85)。

Charpy冲击值越高表示产生相同断裂面所需的能量越高,Charpy冲击值越高就越不容易产生不稳定的裂缝成长(或称脆性断裂),因此对焊接瑕疵的容忍度也较高。Charpy冲击值受测试时的温度及加载速率(loading rate)的影响很大,测试时的温度越低、加载速率越高Charpy冲击值越小。一般应视结构体在使用情况下之最低温度来规定Charpy冲击试验的温度,但是Charpy冲击试验的加载速率远高于结构体受力时之加载速率,因此Charpy冲击试验的温度可以稍加提升,补偿加载速率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最低气温低于摄氏零度不少,但是日本规范却规定钢材Charpy冲击试验的测试温度为摄氏零度。国内绝大部分的结构物使用的最低温度约在摄氏10度,因此Charpy冲击试验的温度可以比摄氏10度高,但是目前中国国家标准(CNS)直接引用日本的规定,并未针对台湾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尚待修正。

SN钢材对化学成分的控制相当严谨,如降低碳、磷及硫等不利于钢结构焊接含量,增加焊接性,尤其是高入热量焊接,故较适用于使用潜弧焊等高入热量焊接之组合型钢。

SN钢材目前主要是用在房屋结构、厂房、车站等其他建筑物,大楼及大型建筑物已经使用普遍,使用等级为SN490B或C等级,如兴建中的云林高铁,采用SN490B、C系列钢材。但低矮层使用之SN400系列钢材,国内虽有钢铁厂生产,但只有少数消费者知晓,以前都是以 SS400、SM400或ASTM A36兴建,在日本低矮层建筑使用钢结构比例不低,但在阪神地震中,前述钢材已被证实不具耐震能力,且之后设计之低矮层建筑物都已SN钢材,目前国内生产链已供应,将来设计者应优先采用SN等级之钢材。

台湾内政部营建署自1997年起即参考日本SN钢材标准,建立我国耐震建筑结构钢材规范国家标准(标准编号CNS 13812 G3262)。并自2003年起逐渐研修,拟对建筑物之重要钢骨结构,逐步引导使用SN等级的钢材。在2014年,CNS 13812增添了降伏强度250 N/mm2等级的SN400YB、SN 400YC及降伏强度325 N/mm2等级的SN490YB、SN 490YC钢材选项,作为耐震钢材的标准。

相关

  • 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多维性和描述性。有些几何方法有助于揭示不同的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绘制出统计信息图,以更简洁的解释这些数据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其他一
  • 义务论义务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的其中一个理论。义务伦理学认为最高的道德伦理是建基于行为本身,并不会受外来因素影响。与同门的功利主义不同,规范伦理学并不会理会后果因素。它有时
  • 二聚体二聚体(Dimer)或称双体、二聚物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意义,但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物质,以成双的型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化学上,凡是两个分子结合
  • 沟谷沟壑(英语:ravine)是一种比峡谷窄的地形,一般是溪流在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沟壑的规模一般介乎于冲沟和谷地之间。沟壑横截面一般较宽,坡度一般在20%至70%之间。沟壑中可能会有流动
  • 机械化部队机械化步兵是现代陆军中的一个步兵兵种,是指搭乘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机动的步兵。机械化步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在闪电战理论指导下开创的一个兵种。纳粹德国陆军
  • 罗马建城以来史《罗马史》(拉丁语:Ab Urbe Condita),直译为《自建城以来》是一部由李维自公元前27年到公元前25年之间开始创作的不朽史书。本书自罗马建成前的传奇人物埃涅阿斯(公元前753年)写到
  •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语:Gustav Stresemann,1878年5月10日-1929年10月3日),又译为斯特来斯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1923年)和外交部长(1923,1924—19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恢复
  • 小威廉·哈尔西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GBE(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Jr.,1882年10月30日-1959年8月16日),又译为海尔赛、豪尔锡,是一位美国海军五星上将,于二
  • 西区 (伦敦)西区(英语:West End of London)是英国英格兰伦敦地名,由于此处商业区与西区剧院众多,所以许多游客经常聚集至此。西区一名是19世纪英国人用来描述查令十字以西的地区所产生的。西
  • 落日镇落日镇(英语:Sundown town或sunset town),或译日落小镇、日落城镇等,又称灰色小镇(gray town),是美国种族隔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人为设定的小镇(或延伸到社区、城市)中,只能由排除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