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麦克斯3

✍ dations ◷ 2025-08-06 03:28:26 #英语电影,1985年电影,1980年代动作片,1980年代科幻片,澳大利亚动作片,澳大利亚科幻片,澳大利亚独立电影,澳大利亚背景电影,科幻动作片,续集电影,乔治

《疯狂的麦克斯3》(英语:)是一部1985年澳大利亚末日幻想动作片,为乔治·米勒与乔治·奥格尔维(英语:George Ogilvie)执导,而米勒也和泰瑞·海斯(英语:Terry Hayes)共同编剧。由梅尔·吉布森与蒂娜·特纳主演。为1981年的《疯狂的麦克斯2》续集,“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故事设定于第二集的15年后(第一集的20年后),片中麦克斯最终也圆满地恢复了自己的人性与灵魂,再次为他人着想而牺牲自己的幸福。电影配乐由莫里斯·贾尔负责。第四部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于2015年5月15日上映。

本片主要是要献给已逝世的前两集监制拜伦·肯尼迪(英语:Byron Kennedy)。

“疯狂”麦克斯·洛克坦斯基在为他的妻小报复后的二十年、打倒猛格大王后的十五年,麦克斯留着长发、骑着骆驼横跨澳大利亚沙漠。途中却遭驾驶着Transavia PL-12 Airtruk飞机的杰迪戴亚父子打劫了财物;麦克斯的宠物猴子随即将剩下的物品丢给他,而麦克斯便一人徒步前进。

麦克斯走到了在荒原中唯一活跃的巴特镇。他进了镇见到了一位负责贸易的收藏家,声明要见这里的负责人,但对方看到麦克斯没有什么东西能进行交易的而不让他通行;直到看见他快速的拔枪反应,收藏家和警卫贝西重新考虑,决定让麦克斯交出全身上下的武器,并去见巴特镇的创始人和前统治者安特蒂姨娘。安特蒂姨娘见到麦克斯后很快地考验他,麦克斯凭一已之力摆平了在场的贝西等人。安特蒂便和他交易,要麦克斯将掌管巴特镇沼气资源的“马斯特”和“布莱斯特”搭档杀死就提供他粮水、交通工具和武器。安特蒂提议首先要潜入沼气炼制厂当工人才有机会下手。“马斯特”和“布莱斯特”搭档是一个完美组合,个子矮小的“马斯特”负责出智,身材高壮的“布莱斯特”则能一口气掐死一个人,两人开始利用自己的专长挑战安特姨娘的权力,但也不能公开和对方挑战,因为只有他们俩精通炼制沼气来运作电力资源的技术。

麦克斯在炼制厂中和一位杀猪人囚犯成为伙伴且意外地在解除引擎炸弹时发现了“布莱斯特”的弱点是害怕噪音,并接着在夜晚和对方挑出纷争,安特蒂便按照规定安排麦克斯和“布莱斯特”于角斗竞技场交战。根据巴特镇的规定,竞技场只能“两人进,一人出”,并利用各种武器杀死对方。麦克斯虽陷入苦战,但最后利用哨子使“布莱斯特”痛苦不已,在打算用槌子致于对方死地时,发现“布莱斯特”头盔下的真面目竟然是一个有发育障碍和孩童般心智的人,麦克斯拒绝杀死他,并向安特蒂表示这不是协定的一部分。“马斯特”察觉不对,宣示要关闭炼制厂;此时,旁一人用弓枪杀死了“布莱斯特”。麦克斯打算离场但被阻挡,于是众人高喊“两人进,一人出”。愤怒的安特蒂表示麦克斯违反了规定,需接受“大法轮”的制裁;“大法轮”有“截肢”、“死亡”等选项,当转盘停下时,麦克斯被受到了“古拉格式”的制裁,意思是流放于荒漠中。因此麦克斯便被戴上头套、绑于驴子上送出巴特镇。

炼制厂的杀猪人同情麦克斯,并利用麦克斯的宠物猴送水给他。当驴子死亡且被流沙吞噬后,麦克斯喝到了猴子送到的水,便走了一段路后也不支倒地。另一方面,接管炼制厂的贝西威胁“马斯特”修好机器,“马斯特”因害怕被送到猪群中而答应。

一段时间后,麦克斯被一位部落民族莎凡娜给救回到山谷部落,并帮他修剪头发,其中的一个孩子尝试使用“声波”(绑着棍子的黑胶唱片和耳机)来检查他。麦克斯醒来后被部落的孩子和青年们如英雄般包围,后来得知他们都是文明崩落后乘着澳航波音747逃难、飞机墬毁后幸存的人,并在绿洲部落生存。青年领导史雷克和大家认为麦克斯是“沃克机长”,并觉得搞不清楚状况的麦克斯是在测试他们有没有在偷懒。

为了保持自己的记忆,他们以“说”和壁画的方式来记录过去文明的事,其他包括救世主沃克机长的归来,他将修好飞机带领大家重回文明世界;也是他帮助大家组成部落组织。莎凡娜和史雷克相信麦克斯就是沃克机长,惊讶的麦克斯坚持表示他不是沃克机长,且要求大家待在绿洲这是安全的,因为外面的文明大概只剩下巴特镇。这令大家十分失望。

在有些孩子的带动下,莎凡娜决定带着几个人无论如何都要离开这里,找到“明日世界”,而被麦克斯用武力阻止。但部落中一位叫史克鲁可斯的怪人在夜晚时偷偷放走莎凡娜等人。白天,麦克斯希望去带他们回来,史雷克便派了一些孩子和他的“猎人”跟麦克斯一起去。麦克斯等人很快地追上了陷入流沙危机的莎凡娜几人,其中一人死于流沙。随着夜幕降临,他们发现巴特镇的灯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决定去将精通一切技术的“马斯特”救出,借此来帮助他们。

麦克斯等人潜入炼制厂后,杀猪人和一位小孩合作救出了“马斯特”,但也被贝西等警卫发现,而开始追打他们。麦克斯等人便利用厂中的火车逃离,这里一直是该镇的发电中心,这场骚动使得炼油厂爆炸、巴特镇遭到破坏。安特蒂出来安抚混乱的民众,并下令手下们带回“马斯特”且不宽待麦克斯一伙。

在列车上,孩子们发现他们自制的通信设备(黑胶唱片)发出的“声波”只是一个古老的法国学习记录带。安特蒂和手下驾驶着车辆很快地追上列车,史克鲁可斯和麦克斯开始劫持了追击的车辆之一开始阻挠其手下,而贝西则穷追不舍地抓着火车,但途中被抛下。当安特蒂和一位手下抢到“马斯特”时,麦克斯随即跳上列车带走“马斯特”,后车厢也被安特蒂的手下分离。但列车后来被杰迪戴亚的儿子小杰迪戴亚阻挡下打算打劫他们,但发现后头一群追兵后就急忙逃回家。麦克斯一伙下车跟了上去,威胁杰迪戴亚驾驶着Transavia PL-12 Airtruk飞机一起逃走,但因起飞跑道不够长,使得麦克斯独自开着车前去和贝西的车辆对撞(麦克斯抓紧时机跳车),让其他车子停了下来,飞机也成功飞上了天空。莎凡娜和“马斯特”等人抱着敬意看着麦克斯而离去。安特蒂发现麦克斯重创著但却来存活,安特蒂笑着要手下退下,对他感到尊敬而离开。

莎凡娜一伙乘着杰迪戴亚父子的飞机到达了“明日世界”,那里皆是废弃的文明高楼建筑,实际上是悉尼的废墟。多年以后,孩子们已在那废墟中生活并建立了一个小型社会,还点亮了数百灯火,孩子们的领导莎凡娜在夜间向大家背诵著拯救他们的“英雄”的故事。而存活下来的麦克斯,仍独自一人在沙漠中徘徊,飘荡到不知名的地方。

本片的评价和票房比起前集要来得普通,但电影的专业评价普遍反应良好。在烂番茄基于37位影评人持有81%的新鲜度,平均得分6.3/10,该网站共识:“《疯狂的麦克斯3》加深了《疯狂的麦克斯2》角色不减少的惊人飞车编排和特技,使得原宗旨变得难忘”;大多数观众认为本片是三部曲的一个低点或高点,整体评价两极。另一方面,《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称赞了麦克斯与“布莱斯特”之间的对决。他给了本片满分4星,并列为1985年10部最好的电影之一。

本片得到AFI十大类型十大佳片-科幻类提名,电影的一首配乐“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获得AFI百年百大电影歌曲的提名。

在台湾上映版本名称,第一集普遍被媒体错植为第二集片名。1979年第一集片名为《迷霧追魂手》,1981年续集片名才是《衝鋒飛車隊》,1985年第3部《衝鋒飛車隊續集》上映。由汤姆·哈迪饰演麦克斯的重启版《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于2015年上映。

相关

  • 永斯·贝采利乌斯约恩斯·雅各布·贝尔塞柳斯男爵(瑞典语:Jöns Jacob 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又译贝采利乌斯、贝吉里斯、柏济力阿斯、贝齐里乌斯、白则里,是一名瑞典化学家。他就
  • 法案法案(英语:Bill)又称法律(草)案、条例(草)案,是法律在通过之前递交议会审议的形式,三读通过后即成为法律的一部分。在大部分政治体制中,法案还必须由行政首长或国家元首签署同意方能正
  • 荔枝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又名荔支、离枝、丹荔、丽枝、火山荔、勒荔、荔果,是中国南部出产的一种亚热带果树,属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是荔枝属的唯一物种,为华南的重要水果农作物,每
  • 美英巴黎条约《巴黎条约》(英语:Treaty of Paris)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代表和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于1783年9月3日所签署,结束了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战争期
  • 电感元件电感器(英语:inductor)是一种电路元件,会因为通过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电动势,从而抵抗电流的改变。这属性称为电感。电感元件有许多种形式,依据外观与功用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称呼。
  • 波动力学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表述形式,主要是以波函数及其模数的平方去表示物体的状态及该状态出现的几率。对于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是遵从薛定谔方程式。1923年,德布罗意参考爱因
  • 李安东 (上将)李安东(1946年7月-),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系,大学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兼总装备部副部长,陆军
  • 全储备银行业务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贸易政策 · 投资政策 农业政策 · 产业政策 能源政策 · 社会政策 政策组合税收政策 · 预算政策 政府收入 · 政府支出 政府预算 · 赤
  • 马筠马筠,唐朝末年许州鄢陵人,为许州平民,是马正的父亲,马元丰的祖父,马殷的曾祖父。927年,马殷在潭州建立南楚,他被尊为国王,谥号文肃王。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 春香闹学《春香闹学》,京戏电影,由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于1920年出品,梅兰芳为导演。该剧根据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中的一折改编而成。有一姓杜的官员,请了一位名叫陈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