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列维波埃格

✍ dations ◷ 2025-11-24 06:16:53 #爱沙尼亚文学,史诗

《卡列维波埃格》(爱沙尼亚语:Kalevipoeg,爱沙尼亚语发音:,又译为《卡列维之子》)是爱沙尼亚的民族史诗,由弗雷德里希·莱茵霍尔特·克留茨瓦尔德根据爱沙尼亚民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史诗的主角是有各种英雄事迹的卡列维和琳达的儿子卡列维波埃格(即卡列维之子)。

在古代的爱沙尼亚就有口头流传的描述世界起源的神话。在老的爱沙尼亚民间传说里,有一位叫“卡列夫”或“卡列维之子”的不怀好意的巨人与其他巨人或民族敌人搏斗。

史诗的主要素材来自爱沙尼亚民间传说中的叫卡列维波埃格(即卡列维之子)的巨人英雄。这些传说主要是把各种自然界的物品和特征解释成卡列维波埃格行为的痕迹,这些传说跟邻近区域的民族史诗有相似处,特别跟芬兰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类似。

1839年弗雷德里希·罗伯特·菲勒曼(英语:Friedrich Robert Faehlmann)阅读过一篇有关卡列维波埃格传奇的文章。他勾画了这个民族浪漫主义史诗的情节。1850年在菲勒曼去世之后,克留茨瓦尔德开始撰写这些诗歌,把这些诗歌解释为重构一个已经失传的口头文学。他收集了一些头口故事,并把它们编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由于审查制度的缘故,《卡列维波埃格》的第一版(1853,13,817行)没能得到印刷出版。完全重新修订的第二版(19,087行)在1857至1861年间作为学术文章得以陆续连载发表。同时德文译本也得以发表。1862年,稍作剪辑的第三版(19,023行)得以完成,这是供普通读者阅读的,是在芬兰库奥皮奥印刷的。

相关

  • 意 (分子生物学)链(英语:Sense,也称股)在分子生物学中指一段核酸分子(如RNA与DNA)及其互补序列在指定氨基酸序列中的作用性质。例如,若RNA可以直接合成蛋白质,则该段RNA为正链;反之,若RNA需要先进行转
  • 纸莎草纸莎草(学名:Cyperus papyrus,英文名:Papyrus sedge),又称纸草(英语:Paper reed)、埃及莎草、埃及纸草、蒲草(Bulrush)、埃及蒲草、尼罗草(Nile grass)、印度丛草(Indian matting plant)。
  • 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论是1884年由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水中解离出的正离子全是H+的化合物为酸;解离出的负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该理论是
  • 外交危机中华民国外交危机,可以指:
  • 萨拉·佩林莎拉·露易丝·希思·佩林(英语:Sarah Louise Heath Palin,1964年2月11日-),美国共和党籍政治人物,生于爱达荷州桑德波因特,曾为阿拉斯加州州长(2006年—2009年),在2008年成为美国总统
  • 南北战争 §战后(4年3周6日) (最后一枚炮弹于1865年6月22日发射)联邦胜利亚伯拉罕·林肯埃德温·M·斯坦顿尤利西斯·S·格兰特 威廉·T·舍曼 大卫·法拉格特 乔治·B·麦克莱伦 亨利·韦
  • 坪村南山坪村南山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的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的一次营级“拔点”出击作战,歼灭英军一个步兵连。该山位于朝鲜陆地战线的西线,距离临津江北岸7~8公里,“联合国
  • 古罗马神庙古罗马神庙是古罗马时代的一种宗教建筑,是古罗马建筑的典范。古罗马人会在神庙的内殿(cella)祭祀古罗马神祇,神庙中一般都有燃香用的小祭坛。但一般的罗马人民很少进入内殿,公共
  • 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坐标:55°42′32″N 37°34′34″E / 55.7090°N 37.5762°E / 55.7090; 37.5762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俄语:Институт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й физики им.
  • 广义长垒广义长垒(越南语:Trường lũy Quảng Ngãi),简称长垒,是越南中部的一处历史遗迹。该遗址是一处长为127.4公里的城墙,从北面广义省境内延伸到南面的平定省境内。该城墙是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