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正写法

✍ dations ◷ 2025-11-09 14:04:04 #俄语正写法

现代俄语正写法(俄语:правописание,ˈpravəpʲɪˈsanʲjə)是现代俄语书写的规则,包括了词语的正确拼写(орфография )和标点符号(пунктуация ) 的正确使用两部分。

俄语词语的拼写基本上是形音一致的,但又包含了随着历史延伸而保留的特殊发音规则(比如后缀-его应读作“иво”)。而从语法角度来说,一个词随着其表示语法功能不同,拼写方式也有所不同。

俄语的标点符号主要是从拜占庭希腊语沿袭下来,在17至18世纪又根据德语和法语的标点符号进行过样式和用途的修订。现代俄语的标点符号样式和使用方式是在1956年定下来的。

注意:本条目所标注的所有国际音标符号都是按照该词语的实际发音来标示的,以反映非重音音节的实际发音弱化情况。本条目所有词语音标都是根据标准俄语发音而标示,在一些地区方言中部分字母发音可能有所不同。

最早的俄语正写法是由雅科夫·格罗特在1880年代订立的。

1918年俄语正写法改革废除了4个字母І、Ѳ、Ѣ和Ѵ,并且删除了词尾不发音的字母ъ,无数词语的拼写法因此修改。但这一次改革并没有改变格罗特当年定下的正写法。

到了1956年,现代俄语的拼写法和标点符号使用方法进行过修订(Правила русской орфографии и пунктуации 1956 года),并以成文的使用方式记录在字典里。

俄语词语使用基于西里尔字母的俄语字母书写。

下面是一个俄语字母表,列出了所有字母的大小写及其字母名称。


根据语形规则,语素(词根、前缀、中缀、词尾屈折变化)不需要修改就能连接在一起,产生的合成词可以继续参与词语黏着来形成更多合成词。以下是以合成形容词“шарикоподшипниковый” (与球形轴承有关的)为例的长合成词生成过程(表格里的粗体字表明该词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词语):

从上表可以留意到,即使在最终合成里的重音位置变了,但每个部分都依然保留其基本形式不变。

因词语合成而形成的字母组合可能会改变读音,但这不一定违背语形规则。以“счастье” (幸福、高兴)的分解为例:

当字母с与ч放在一起时,“сч”发音就会变成“Щ”。“счастье”一词在18世纪的文学作品里有关曾被广泛使用的完全音型一致的写法“щастие”,但时至今日,这种拼写方式几乎消失了。

语音规则包括以下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咖啡厅”一词在改革前后的拼写方式如何,字母“е”都发硬音。

由于俄语包含大量沿袭自古代的正音法,因此俄语的词源规则相对较弱(相比之下,英语、法语和爱尔兰语的词源规则占了主导地位)。受到Ъ和Ь两个字母发音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衰减以及一些发音相同的字母被时间淘汰而消失影响,系统地存在的词源规则几乎仅出现在屈折结尾上。这也是俄语并非严格的音型一致的原因之一。例如:

现代俄语比过去更注重语法规则。语法规则详细地指明了如何使用各种用于不同场合的标记不同语法形式的正写法惯用式(比如词语的性、前置词、形容词等)。其中一些语法规则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可以视作词源规则的一部分;一些来源于发音上细微但并不是必然通用的差异;有些规则几乎是随便定下来却一直通行的。以下是典型例子:

句号(Точка .(俄语:Точка))、冒号(冒号)、分号(分號)、逗号(逗號)、问号(问号)、感叹号(叹号)、空格(空格)和省略号(省略号)都是俄语最常用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 ),无论外形、含义以及用法与欧洲其他语言的都相同。

冒号用于表示介绍某种事物,但使用时不会像古英语一样在冒号前后有短时间(长度介乎分号与句号之间)的停顿。

逗号可以不受限制地用于句子的引导部分、同位语和从句的先行词后。与英语不同,俄语的所有从句与主句都用逗号分开,因此没有像英语一样有用逗号区分的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概念。

连字符(连接号)用于加强分开的部分的层级感。通常用短的连字符(-)把两个或多个词语连成一个,长的连字符(—)把两个或多个词语连成一个句子。 长连字符(—)经常会取代联系动词,把中心词与比较长的同位语或限制性定语连接在一起,这一点与汉语的连接号有点相似。

在短句中,用名词直接表示另一个名词的状态时,通常也使用长连字符。代词可以用长连字符,也可以不用。这个连字符通常不发音(取而代之是短时间的停顿),不过一些诗人为了让诗歌更富韵律感会让其发某个词的音(比如读作есть等)。

俄语的直接引语不使用引号,而是用两个长连字符(比如—xxx—)括住要引用的内容:

引号(引号)用于文章的内文直接引语和其他引用内容。俄语可以使用4种括号:法式括号(尖括号 «»)、德式括号(反双括号 „“ Reversed double quotes small left.pngReversed double quotes small right.png)和单双两种英式括号(“ ”‘ ’ )。其中最常用的是法式括号和德式括号。


通常,引用时先用法式括号,如果括号内需要再引用,就需要用德式括号,德式括号内再引用又继续使用法式括号,如此类推。但是,引用段只使用法式括号也是可以的。

与中文、美式英文不同,表示引用结束的句号、逗号、分号都放在引用段落的最后一个引号后。正如上面例子所示,引号还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如反话)的词语。另外,俄语中的引号兼作书名号。

括号(())用于说明某段文字为插入语。然而,俄语的括号只能用于括住旁白,而不能像英语一样说明某段文字为同位语。

跟很多语言一样,早期的俄语拼写法偏重于记录单词发音,造成了一些词语出现了多种同音或谐音的拼写法的现象。后来,一代又一代语法学家,如斯默特里斯基(1620年代)、罗蒙诺索夫(1750年代)、格罗特(1880年代),为了俄语拼写法更科学、更规则化而做了不少努力。经过他们的改良,今天的俄语拼写法比过去更注重语形规则和词源规则。

到了现代,俄语拼写法在语形规则和语音规则上取得了平衡。基于传统习惯,词语的屈折变化一直保留至今,尽管这些屈折变化后缀导致了语形不一致。这就导致了长期的关于俄语改革的争论,而争论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屈折后缀的语形不一致现象是否应该修正。另一个备受争议的关键点在于前置词与名词的连写与分离问题。这些问题从19世纪就争论至今。

另外,一直以来,唏音字母(ж 、ш 、щ 、ц 、ч )后是否可以使用软元音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但在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通过各种变位规则来回避了。比如在很多词语里,唏音字母后面可以用软元音,比如“жена”(妻子)“читать”(阅读,动词不定式),但该软元音要读成硬元音(“жена”读作“жына”,“читать”读作“чытать”);然而在动词第二变位法里,词尾前如果是唏音,则根据拼写规则,单数第一人称词尾用-у;复数第三人称词尾用-ат,而非-ю、-ят。

相关

  • 表皮表皮(英语:Cuticle)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它是覆盖在生物体表面的非矿物,它坚硬而柔韧,能对生物体提供保护。各种类型的表皮是非同源的,它们的来源、结构、功能和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在
  • 液氢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
  • 浙江东道镇东军节度使,即浙江东道观察使,唐朝在今浙江省东部设立的节度使。乾元元年(758年)设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下辖越州、睦州、衢州、婺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770年
  • 鹮科鹮科(学名:Threskiornithidae,“鹮”读音可同“悬”或同“环”),别名朱鹭科,属于鹈形目,全世界共有34种。共分两个亚科,34个种。本科中的鹮亚科鸟类通称鹮,而琵鹭亚科鸟类则统称琵鹭
  • 在麻布十番劝说 duet with Monta Mino“在麻布十番劝说 duet with Monta Mino”(日语:口説きながら麻布十番 duet with みの もんた)是SDN48的第4张单曲。于2011年12月28日由Universal Music LLC发售。
  • BNK48BNK48是一个由秋元康担任制作人,以泰国曼谷为主要活动中心的女性偶像团体,为AKB48在日本以外成立的第2支姊妹团体。3月26日,在横滨球场举行的“AKB48单独演唱会”(AKB48単独コンサート)上,发表将成立BNK48、TPE48及MNL48三个姊妹团体的消息。团体名称中“BNK”以所在地曼谷的简写(BaNgKok)命名,代表色紫罗兰色则发想于泰国人民喜爱的兰花。7月29日,在首次官方活动中宣布正式开始招募成员。10月13日,泰王普密蓬·阿杜德驾崩。团体筹备工作暂停以表示悼念。原定10月20日进行的
  • 孙何孙何(961年-1004年),字汉公,蔡州汝阳县(今汝南县)人。荆门知军孙镛长子。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十岁知音韵,十五能写文章。淳化三年(992年),三元及第。王禹偁十分赏识他,说:“丁谓和孙何,可白衣修撰。”。累迁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柳永欲见孙何,乃作《望海潮》词。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卒于官。著有《两晋名臣赞》、《春秋意》、《尊儒教议》、《驳史通》。
  • 阿里·恰格雷汗阿里·恰格雷汗(Ali,?-1160年),西喀喇汗国第15代汗,哈桑·克雷奇·桃花石汗之子。西喀喇汗国是西辽的属国,伊卜拉欣三世死后,阿里·恰格雷汗即位,结束了阿里系在撒马尔罕的统治。他联合西辽、东喀喇汗攻打花剌子模支持的葛逻禄,最后达成合约,他死后,侄子马黑木三世和儿子马斯乌德二世争位。
  • 遂城羊山之战遂城羊山之战,又有人称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是指宋朝和辽朝发生在1001年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八日一系列战斗,其中又以十月十六日双方骑兵大会战为主要战事。最终宋军以伏击战击败辽军,战后辽军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没。咸平四年(1001年)七月十日,在宋军的河北编军侦察得知辽军意图南下的情报后,宋真宗立即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定州路行营都部署、河北都转运使兼知定州事王显担任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调动镇、定的宋军主力开往威虏军,防备辽军的进攻。但是辽军并没有如宋军所料入侵,而还是在附近驻扎。九月一
  • 禔子内亲王禔子内亲王(公元1005年(长保五年)-公元1048年(永承三年)),日本第六十七代三条天皇与藤原娍子皇后的第二皇女,与敦明亲王、敦仪亲王、敦平亲王、当子内亲王同母。长保五年生,宽弘八年封为内亲王。万寿三年,下嫁关白藤原教通。长久二年,授正二品。永承三年,薨,年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