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 (经济学)

✍ dations ◷ 2025-10-29 07:10:10 #偏好 (经济学)

偏好(英语:Preference),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指当消费者面对不同的消费组合(consumption bundle)时,对于消费组合的孰优孰劣的主观的意见。其表示方法是序列性的,其偏好以效用的高低比较,效用值仅为偏好在数值上的序数比较,不具备单位。

朗纳·弗里施于1926年时发表了第一篇严格公理化的偏好相关介绍,而在此之前,经济学家所开发阐述理论都未进行标准化的验证。这项发表肇因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影响经济学,认为任何理论化概念的提出都应是可观察的。因此,在18世纪至19世纪间被认为适宜的效用理论,遭受着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的冲击,过去的理论需要更为历经考验的结构。可直接观察的二元关系,影响了经济学后,“可观察”这样的要求使个体经济学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理论。

由于朗纳·弗里施在1920年代的努力,“找到显而易见的偏好结构”,成为偏好理论的重大议题,曾有将数学指数对应到效用的尝试。杰拉德·德布鲁因受尼古拉·布尔巴基的理念影响,在1950年时挑战将消费者理论公理化,由数学领域借来的二元关系观念成为了主流的分析工具,甚至经济学还检验了效用函数阶段与偏好阶段间(效用函数是偏好的表现,偏好则是效用函数的内在),是否可以移动以让分析工具更好用。

另一个历史性的转捩点可追溯至1895年,乔治·康托尔证明的定理,如果一个二元关系是线性排列的,那么它可同构嵌入于有序的实数。这项定理影响了1940年代时,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于人存在弱性序列性偏好的理论化。

偏好是主观的,然而不是每种偏好都有办法分析,可用于经济分析的偏好是有限制的,为避免无法分析的情况发生,经济学家提出了几个偏好性质,并定义了与数学不同的偏好表示符号。经济学家把这些性质分为公理与假设,然而对于何种性质应属于公理,何种性质属于假设却莫衷一是。完全性、递移性、反身性属于公理,连续性及未饱和性则为假设或公理,可微分性有独立者也可能与连续性合并,凸性则有独立者也可能与未饱和性结合。

表示偏好的符号总共有五种,假设A与B为不同的消费组合,该组合可能会有以下五种关系。

为了保证对消费组合偏好的一致性,可被分析的偏好需要符合的性质:

为了能对偏好进行数理分析,偏好特性需要符合以下性质:

为了数学工具的简用性而采取更严苛的假设:

相关

  • 啮齿动物啮齿动物也称作啮形大目(学名:Glires),是咬食性哺乳动物的总称,包含了啮齿目和兔形目等演化支。其中啮齿目的代表动物有松鼠、河狸、鼠、豪猪等,兔形目的代表动物有家兔、野兔和鼠
  • 巨人柱巨人柱(学名:Carnegiea gigantea)是巨人柱属(Carnegiea)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属于仙人掌科,也是世界最高的仙人掌品种之一,高度可超过12米(39英尺),原产于墨西哥的索诺拉州、美国亚利桑那
  • 大气标高标高(scale height),又译特性高、尺度高、标尺高、比高,是一个长度,可用来比较同一个物理量在不同环境的减少率。如果一个物理量每经过一段距离 H
  • 没落行动美利坚合众国英联邦陆军部队:美国太平洋陆军(总计52-54个师)海军部队:美国太平洋舰队空军部队:美国空军太平洋战略部队(英语: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ir Forces in the Pacific)
  • 私家学校私立学校或称民办学校,一般指非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政府管理,全部或者部分的经费依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经营而非公共资金,且校方有权自主选择生源的学校,与私立学校相对应的为
  • 乔克托乔克托县(Choctaw County, Oklahoma)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东南部的一个县,南以雷德河为界与德克萨斯州相望。面积2,07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342。县治休
  • 颜色革命颜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发生在中亚、东欧独联体国家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而且这些运动有向
  • 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英语:Thomas Hobbes 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是英国的政治哲学家,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提出“自然
  • 艾略特Elliott(或者Elliot、Eliot、Elyot)是一个常用英文名,中文可译为埃利奥特或艾略特,可以指:
  • 南召县南召县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市的下辖一个县。全县面积2946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人,地形主要为丘陵。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阳郡,始置雉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南召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