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好 (经济学)

✍ dations ◷ 2025-11-23 10:18:01 #偏好 (经济学)

偏好(英语:Preference),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指当消费者面对不同的消费组合(consumption bundle)时,对于消费组合的孰优孰劣的主观的意见。其表示方法是序列性的,其偏好以效用的高低比较,效用值仅为偏好在数值上的序数比较,不具备单位。

朗纳·弗里施于1926年时发表了第一篇严格公理化的偏好相关介绍,而在此之前,经济学家所开发阐述理论都未进行标准化的验证。这项发表肇因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影响经济学,认为任何理论化概念的提出都应是可观察的。因此,在18世纪至19世纪间被认为适宜的效用理论,遭受着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的冲击,过去的理论需要更为历经考验的结构。可直接观察的二元关系,影响了经济学后,“可观察”这样的要求使个体经济学提出了显示性偏好理论。

由于朗纳·弗里施在1920年代的努力,“找到显而易见的偏好结构”,成为偏好理论的重大议题,曾有将数学指数对应到效用的尝试。杰拉德·德布鲁因受尼古拉·布尔巴基的理念影响,在1950年时挑战将消费者理论公理化,由数学领域借来的二元关系观念成为了主流的分析工具,甚至经济学还检验了效用函数阶段与偏好阶段间(效用函数是偏好的表现,偏好则是效用函数的内在),是否可以移动以让分析工具更好用。

另一个历史性的转捩点可追溯至1895年,乔治·康托尔证明的定理,如果一个二元关系是线性排列的,那么它可同构嵌入于有序的实数。这项定理影响了1940年代时,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于人存在弱性序列性偏好的理论化。

偏好是主观的,然而不是每种偏好都有办法分析,可用于经济分析的偏好是有限制的,为避免无法分析的情况发生,经济学家提出了几个偏好性质,并定义了与数学不同的偏好表示符号。经济学家把这些性质分为公理与假设,然而对于何种性质应属于公理,何种性质属于假设却莫衷一是。完全性、递移性、反身性属于公理,连续性及未饱和性则为假设或公理,可微分性有独立者也可能与连续性合并,凸性则有独立者也可能与未饱和性结合。

表示偏好的符号总共有五种,假设A与B为不同的消费组合,该组合可能会有以下五种关系。

为了保证对消费组合偏好的一致性,可被分析的偏好需要符合的性质:

为了能对偏好进行数理分析,偏好特性需要符合以下性质:

为了数学工具的简用性而采取更严苛的假设:

相关

  • 溶血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
  • 道金斯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FRS, FRSL(英语: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生于内罗毕,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学传播者、作家,1990年任牛津大学动物学正教授,199
  • 病毒种类列表本列表为根据ICTV2014年所列出的病毒的种类,并根据字母顺序排列。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
  • 波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常数(英语:Boltzmann constant)是有关于温度及能量的一个物理常数,常用 k {\displaystyle k} 或
  • 关系性量子力学关系性量子力学(英语:Relational quantum mechanics,RQM)是一种量子力学诠释,此理论认为量子系统的量子态是随观察者而变的;也就是说,量子态是观察者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此一诠释最
  • 埃厄战争埃塞俄比亚军事胜利厄立特里亚在国际法院获胜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发生于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当事两国都属于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承受了非常大量的人员伤亡,最终边
  • 司法政治主题本条目介绍日本的裁判所(日语:裁判所/さいばんしょ Saibansho */?)。日语的“裁判所”即汉语所称的法院。在日本法律中,“裁判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裁判所
  • 约翰·里德约翰·里德可译作John Reed或John Reid,可以是指以下人物:
  • 吴怡霈吴怡霈的Facebook专页吴怡霈(1980年2月9日-),台湾女艺人、主持人,曾任记者、主播。原为三立新闻、纬来体育台记者、主播,2009年11月离开主播界,接受王伟忠邀约,于2010年7月成为金星
  • 炎陵县炎陵县,原名.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