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中性子
✍ dations ◷ 2025-09-17 08:23:14 #超中性子
超中性子(英语:Neutralino),又译中性微子,是一种由超对称所预测的假想粒子。超中性子是费米子,且电荷为零,共有四种,最轻的超中性子一般是稳定的。它们的典型标记为
N
~
1
0
{displaystyle {tilde {N}}_{1}^{0}}
(最轻的)、
N
~
2
0
{displaystyle {tilde {N}}_{2}^{0}}
、
N
~
3
0
{displaystyle {tilde {N}}_{3}^{0}}
及
N
~
4
0
{displaystyle {tilde {N}}_{4}^{0}}
(最重的),但当超规范子的标记为
χ
~
i
±
{displaystyle {tilde {chi }}_{i}^{pm }}
时,就会改用
χ
~
1
0
,
…
,
χ
~
4
0
{displaystyle {tilde {chi }}_{1}^{0},ldots ,{tilde {chi }}_{4}^{0}}
。这四个态是超B子、中性超W子(即中性的电弱超规范子)与中性超希格斯粒子的混合态。由于超中性子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所以它们与其对应的反粒子完全相同。因为这些粒子只会与矢量玻色子产生弱相互作用,所以强子对撞机不能大量生产超中性子。它们主要出现在重粒子的衰变瀑布(即拥有多个步骤的衰变过程)中,一般由含色的超对称粒子所产生,例如超夸克及超胶子。在R宇称守恒的模型中,最轻的超中性子是稳定的,而且所有超对称粒子瀑布衰变最后都只会剩下这种粒子,最后它们就会在未被侦测的情况下离开了侦测器,因此它们的存在只能由侦测器的不平衡动量中得知。较重的超中性子一般会衰变成一个中性的Z玻色子,及一个较轻的超中性子;或衰变成一个带电荷的W玻色子及一个轻的超范子:各种超中性子的质谱分裂会决定什么衰变模式是可行的。在超对称模型中,所有标准模型粒子都有对应的伴侣粒子,它们之间各量子数相同,但只有自旋不一样,与伴侣粒子相差1/2。由于Z玻色子(超Z子)、光子(超光子)及中性希格斯(超希格斯粒子)的超对称伴侣,与原粒子的量子数相同,因此它们能混合,并为质量算符产生四种本征态,也就是“超中性子”。四种超中性子中最轻的一种,在许多模型中成为了最轻超对称粒子(LSP),尽管这个角色有可能会属于其他粒子。各种超中性子的确切属性取决于其混合的细节(例如它们比较像超希格斯粒子,还是比较像超规范子),但是它们的质量一般都在弱相互作用尺度之内(即100 GeV - 1 TeV),并且会以弱相互作用与其他粒子耦合,而其耦合强度取决于粒子特性。在这方面它们的现象学跟中微子挺像的,所以它们在对撞机的侦测器上是测不到的。在R宇称守恒的模型中,四种超中性子中最轻的一种就是LSP。最轻的超中性子是稳定的,并成为其他所有超对称粒子衰变后的最终产物。在加速器中的这种超对称过程中,其可见的初态及终态粒子,会有很大的能量差与动量差,而这就是超对称过程的特性,因为能量和动量都侦测器看不见的超中性子带走了。这就是从标准模型背景中分辨出超对称时的重要指标。冷暗物质是宇宙构成中未知的一部分,而作为一既重且稳定的粒子,最轻的超中性子是极佳的冷暗物质候选粒子。在不少模型中,最轻的超中性子可在早期的热宇宙中由热能所生成,并且会留下大概正确的残留丰度,这样就可以解释到观测出的暗物质是什么。质量为10–10000 GeV的最轻超中性子,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首席候选。在自然中,可以通过实验间接或直接地观测到超中性子暗物质。前者的话,伽马射线及中微子望远镜在暗物质密度高的区域,例如星系或太阳中心,寻找超中性子湮灭的证据。后者的话,有特定目的的实验,如CDMS 低温暗物质搜寻计划,这个实验想要探测到WIMP对于外太空侦测器的稀有影响。这些实验已经开始探测有趣的超对称参数空间,及排除一些超中性子暗物质的模型,还有正在研发的实验升级,希望能增加仪器的敏感度。
相关
- 喉喉头(larynx、voice box)是哺乳类颈部的一个器官,用于保护气管,或是作为发声构造。同时也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
-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英语: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又译为传播性海绵样脑症。而其它常见名称为普利昂疾病或朊毒体疾病(Prion diseases)。是一种会影响人
- 环杓肌环杓肌(cricoarytenoid muscles)是连接环状软骨及杓状软骨之间的肌肉。而其中之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外环杓肌),与杓间肌均属于喉内肌群。后环杓肌及侧环杓肌(外环杓肌)更具体地
- 雄蕊雄蕊(stamen)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为雄花器(androecium)的一部分,作用是产生花粉。雄蕊轮状或螺旋状着生于花托上,位于花被内侧及雌花器外侧(霉草科中的少数成员为例外,其中最著
- 外层电子层,或称电子壳或电子壳层,是原子物理学中,一组拥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原子轨道。电子层组成为一粒原子的电子序。这可以证明电子层可容纳最多电子的数量为
- 鞭毛虫纲种类很多,以鞭毛运动,故名。
- NMTN-甲基色胺(英语:N-Methyltryptamine,NMT)是一种色胺衍生物。它作为一种生物碱,很可能在机体内由L-色氨酸合成,常见于几种植物的树皮、嫩芽(英语:shoot)和叶,包括维罗拉(英语:Virola)、金
- 联邦州 (德国)联邦州(德语:Bundesland)是德国第一级的行政区划,共有16个;其中柏林、汉堡和不来梅为城市州。德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州享有较大的地方自治权力。德语为“Bundesland”,简称“Land”;英
- 甲酰肼甲酰肼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4N2O,为白色极易潮解的晶体。甲酰肼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熔点54 °C。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大国的兴衰:1500年到2000年的经济变迁和军事冲突》(英语: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是英国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