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恭

✍ dations ◷ 2024-12-22 14:12:03 #杨思恭

杨思恭(?—945年),绰号杨剥皮,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闽国及其分支政权殷国官员。他是殷国唯一的皇帝、后来成为闽国皇帝的王延政的宠臣,以对百姓严苛抽税闻名,导致百姓背弃王延政而欢迎入侵的南唐军队,导致了闽国的灭亡。

史籍对杨思恭的家世包括生年都记载不详,只载他是建阳人。

杨思恭少年时俊爽好学有心计,事闽康宗王昶为同安尉。大约永隆三年(941年),王延政作为皇弟被封为富沙王、任镇武军节度使(军部在建州)时,闻杨思恭名,辟为节度巡官。

五年(943年)二月,陷入和其兄闽景宗王曦的内战的王延政建立殷国称帝,起初任杨思恭为兵部尚书,再迁仆射,录军国事,实际与被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吏部尚书潘承祐同为宰相。杨思恭因善于聚敛而得到王延政的宠信,他增加田亩山泽之税,对鱼盐蔬果也都加倍征税,因而路人侧目,被称为“杨剥皮”。五月,潘承祐上书指出他认为王延政应该改善的十项政策,其中一条即杨思恭的夺民衣食,百姓归怨皇帝,群臣不敢说。王延政却削潘承祐官爵,勒令其回家。

天德三年(945年)时,王延政已统治闽国全境且称闽帝,却面临西北面南唐枢密副使查文徽的统兵入侵。王延政派杨思恭督统军使陈望统军万人前去抵抗,陈望在河水南岸立栅,唐军不敢进攻。但杨思恭却强调王延政的命令,督促陈望出战。陈望强调唐士兵精锐,将领习武,国之安危在此一举,只有确保万全才能行动。杨思恭怒道:“唐兵深侵,陛下寝不交睫,委军事于将军。现在唐军不出数千,跋涉山川,没有军粮,将军拥众一万多,兵强马壮,乘危和对方决战是以石破卵,一旦旷日持久,唐军营垒坚固粮食完备,还有何指望!将军受国家重恩,应该尽死力立功以报万一,如果不乘其未定而击之,唐军害怕自退了,将军无功,有何面目见陛下!”陈望被迫率军过河进攻唐军,被唐应援使祖全恩出奇兵大破,闽军溺死者很多,陈望死,杨思恭仅以身免逃回建州。建州人为王氏内乱和杨思恭重敛所苦,争相伐木开路迎接唐军,查文徽围建州。

八月,唐军破建州,王延政投降,杨思恭也随之前往南唐都城金陵。十月,南唐皇帝李璟以王延政为羽林大将军,且为了安抚建州人,在金陵斩了杨思恭。

相关

  • 分子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是1950年代分子生物学兴起以来将分子生物学方法运用于病毒学而形成的一门学科。1960年代以来,DNA病毒和RNA病毒的复制机制都得以阐明,一类亚病毒被发现;建立了绝大多
  • 汉城亚运会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于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会期为16天,而亚运会亦是东道主韩国在88奥运会的前哨战。本届亚运会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4839名运动员参与25
  • 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阿格·哈马尼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阿格·哈马尼(法语:Ahmed Mohamed ag Hamani,1941年-),马里政治家,2002年6月9日在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当选马里总统后被委任为总理,但他在2004年辞职。他在200
  • 针供养针供养(日语:針供養/はりくよう )是指将由于折断、弯曲、生锈等原因而不能使用的缝衣针供养起来,然后供奉到附近的神社的活动。针供养在日本各地的社寺都有举行,但主要在淡岛神社
  • 欧洲 (国歌)《欧洲》,或称《欧罗巴》(阿尔巴尼亚语:Evropa;塞尔维亚语:Европа),是科索沃共和国的国歌由著名作曲家赫迪·门迪伊奇(Mendi Mengjiqi)作曲,目前乐曲尚未填词,是目前仅存“有曲无
  • 大卫·史威默大卫·史威默(英语:David Schwimmer,1966年11月2日-)是一位美国犹太裔电视电影演员、导演。1966年生于纽约,2岁后移居洛杉矶 。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毕业后混迹于洛
  • 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法语:Institut Gustave Roussy)是法国巴黎南郊犹太城的一个癌症研究中心,以瑞士裔法国病理学家古斯塔夫·鲁西的名字命名。坐标:48°47′41″N 2°20′55″
  • 解夏节解夏节(泰语:วันออกพรรษา,英语:Wan Ok Phansa)是泰国上座部佛教的重要传统节日,这天除了是上座部佛教僧侣所进行的守夏节的最后一天,亦是上座部佛教僧侣的自恣日。
  • 赵鼎新赵鼎新(1953年-),男,上海人,中国社会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致力于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历史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赵鼎新于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获昆虫生态学硕士学位。后赴加拿大留学,1990年获麦吉尔大学昆虫生态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改学社会学,1995年获麦吉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