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公约

✍ dations ◷ 2025-10-18 22:15:00 #网络安全

网络犯罪公约(Cyber-crime Convention)是于2001年11月由欧洲理事会的26个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南非等3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在布达佩斯所共同签署的国际公约,自此《网络犯罪公约》成为全世界第一部针对网络犯罪行为所制订的国际公约。而《网络犯罪公约》制定的目标之一是期望使国际间对于网络犯罪的立法有一致共同的参考标的,也希望国际间在进行网络犯罪侦查时有一个国际公约予以支持,而得以有效进行国际合作。

网络犯罪公约除序言外,本文分为四章,共计48个条文。序言是说明《网络犯罪公约》的功能、目标;然后第一章为术语的使用,即是对网络犯罪涉及的术语进行名词定义其中包括有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计算机资料(computer data)、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与电信资料(traffic data)等都有一明确之定义;而第二章为国家层面上的措施,包括有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和管辖权三个部分,其目为要求各签约国于各国国内应采取的措施,且在程序法部分规定了有关电子证据调查的特殊程序法制度,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规范非法访问(Illegal access)的行为方面,《网络犯罪公约》要求各国应立法明定非法访问为犯罪行为并应予处罚;第三章为国际合作,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规定两个部分,在一般原则中包含规范引渡及相互合作等相关问题,而特殊规定则系有关计算机证据获取的问题,签约国应创建一周七天且一天二十四小时皆能联系合作机制的网络,各国也要对于相关人员加强训练,并配予必要的装备以配合各国合作事项的进行;第四章为最后条款,主要规定《网络犯罪公约》的签署、生效、加入、区域应用、公约的效力、声明、联邦条款、保留、保留的法律地位和撤回、修订、争端处理、缔约方大会、公约的退出和通告等事项。

网络犯罪公约在第二章自第二条至第十条中制定了签署国需要对九类网络犯罪行为以刑法处罚 ,分述于下:

《网络犯罪公约》为世界上第一个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公约,必将对世界多数国家的相应立法产生重要影响,遵循《网络犯罪公约》能创建更广泛的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司法合作,对打击跨国网络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

  • 弗里斯兰省弗里斯兰省(荷兰语:Friesland Provincie 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学说学说可能是指:
  • 美国国家卫生总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
  • 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全球最高电影票房是在全球上映的电影票房等相关列表。数字只包含影院票房收入,不包含其他营利方式的收入,(如光盘租售、电视播映等)。票房以美元为单位。更新日期:2020年3月25日
  • 皮马皮马(英语:Pima)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葛兰姆县下属的一座城镇。 面积约为5.93平方英里(约合15.4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镇有人口2,387人,人口密度为405.7/平方英里。在建
  • 克莱蒙研究大学克莱蒙特研究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简称CGU,是一座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市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一所专门提供研究生及以上级别课程的私立精英级大学。该校是
  • 6s2 4f14 5d1 2, 8, 18, 32, 9, 2蒸气压 3, 2, 1 第一:523.5 kJ·mol−1 第二:1340 kJ·mol−1 主条目:镥的同位素 镥(Lutetium,台湾称镏,旧译作鏴)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Lu,原子
  • 1,4-苯醌1,4-苯醌(英语:1,4-Benzoquinone,常称为对苯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4O2。纯的对苯醌为亮黄色晶体,带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不纯的样品常常由于醌氢醌(对苯醌与氢醌所形
  • 藤原 (插画家)藤原(日语:藤ちょこ(ふじちょこ),1990年9月30日-),日本女性插画家、漫画家。日本美术专门学校(日语:日本美術専門学校)的特别讲义讲师。
  • 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中国铁路董家口港区疏港线(简称董家口线),通称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董家口港的疏港铁路。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南部,联结董家口港区码头与青盐线董家口站。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