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茂生
✍ dations ◷ 2025-11-11 21:57:39 #林茂生
日本京都同志社中学
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学校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林茂生(1887年10月30日-1947年3月11日),字维屏,号耕南,外文拼音Lin Mosei。原籍大清帝国福建台湾省凤山县 (清治时期)东港,生于大清帝国福建台湾省台南府,1916 年取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文学士(东洋哲学专攻),1929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修习教育哲学),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位取得东京帝大文学士和第二位取得哲学博士(第一位为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刘明电)、第一位留美博士。曾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河边教堂(Riverside Church)彩色玻璃窗题写“上帝是爱”汉文。在台担任长荣中学教务主任、台南师范学校兼职、台北高等商业学校(今台湾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今成功大学)教授、台南商业专门学校任教。战后协助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大学,自 1945 年 12 月,林茂生受聘为台大教授,并以校务委员身份代理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处理院务。在担任《台湾民报》社长期间,民报社论多次批评陈仪所主持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1947 年 3 月 11 日,于二二八事件中,被中国国民党武装人员带走秘密杀害。目前于台南市私立长荣高级中学校内设有纪念馆。林茂生出生自府城书香门第 ,其父林燕臣为清帝光绪年间秀才,母亲郭宽则是举人之女儿。自幼浸濡东西经典,亦习得一手好书法。基督长老教会曾于1889 年聘请林燕臣为府城医馆(后为新楼医院)宣教师教汉文及台语,而得以接触基督教。同年 9 月 11 日林燕臣由巴克礼牧师施洗入教,曾任台南长老教中学教务长、太平境教会长老、高雄州东港教会牧师、基督长老教会台湾大会议员、书记及议长、台南神学院教授等。林茂生 1908 年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京都同志社中学及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15 年担任台湾留学生团体“高砂青年会”首任会长(后更名为“东京台湾青年会”),隔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专攻东洋哲学(东方哲学,主要是中国哲学),方向为“阳明学”(王阳明学说),曾发表〈王阳明の良知说〉两篇于《东亚研究》。学成归国后任长老教中学教务主任并教授英文,1917 年与清闽浙水陆提督太子太保王得禄后裔王采蘩结婚。王采蘩毕业自日本冈山县津山高等女学校,为第一位留日台籍女学生,其兄王锺麟则是台湾文化协会理事及台湾民众党中央常委。林茂生曾在 1924 年,台湾文化协会于雾峰举行的夏季学校教授“西洋文明史”、“伦理哲学”等课。1920 年始任教于台南商业专门学校。1927 年受台湾总督府派赴美深造,拜教育哲学家杜威及孟禄门下,隔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再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台湾在美荣获哲学博士之第一人。其博士论文《日本统治下台湾的学校教育:其发展及有关文化之历史分析与探讨》(Public Education in Formosa under the Japanese Administration - A Histo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Problems)研究台湾自荷兰统治时期至日本统治时期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1930 年,归国任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教授,1931 年始任台南高等工业学校教授德文、英文,兼图书馆主任。1941 年获得四等瑞宝章的叙勋。1945 年 10 月 25 日,林茂生在台北中山堂发表“庆祝台湾光复”演说。同年应国民政府台北帝国大学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宗洛之邀,出任接收委员,接收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台北帝国大学被国府接收后暂名国立台北大学,由五位原接收委员(罗宗洛、陆志鸿、马廷英、杜聪明、林茂生)和一位陈仪代表(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组成校务维持委员会,12 月行政核定国立台湾大学校名,派罗宗洛任代理校长,身为校务委员的林茂生担任国立台湾大学先修班(原台北帝国大学预科)主任,同时代理文学院院长职务。另被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聘为教员甄选委员会委员 。除了校务外,林茂生创办《民报》且担任社长。11 月 18 日,林茂生在《民报》一版〈在日台胞救济办法 今晚九时林茂生广播〉中:“过去日本人压迫我们剥削我们侮辱我们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但是我们的态度,应当抱着憎其罪不憎其人的风度,......须取著‘勿使母亲哭’的态度才好。总之,我们要慎重说话,要慎重做事,这是我对同胞的一个希望。”,骚乱不止。1947 年林茂生辞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一职。二二八事变爆发,3月11日,林茂生遭两名持枪穿中山装者,称是台大校长有捎口信要他见陈仪,穿着睡衣自私宅挟带,从此失踪,估推为 3 月 11 至 16 日期间遭国府特务处决。据国府二二八事件调查委员杨亮功调查,陈仪当局却没有将大体交还家属,于 3 月 21 日改派林穆光接任台大先修班主任,24 日正式通知林茂生不用兼任先修班主任,26 日起文学院公文则不再由代理文学院院长职务的林茂生校务委员签收。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称,国府情报单位与蒋经国已经掌握林茂生与美驻台副领事葛超智接触证据。林茂生共有九名子女,其中长男林宗正为医学士,次男林宗义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士、东京大学医学博士,为脑神经科学及精神医学权威(1964 至 1969 年间执掌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项目,对精神分裂研究贡献颇钜)。幼子林宗光是美国德雷克大学历史学教授,女林咏梅期盼蔡英文总统推动“台湾正名”。林茂生 1912 年赴日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受当时井上哲次郎等日哲开康德以降德国观念论结合阳明学之风气所熏陶,于 1916 年发表论文两篇,以西哲笛卡尔与康德比较汉儒朱子与阳明学说,划下台湾哲学近代化的里程碑,甚早于中国当代新儒家代以新康德主义为儒家学说阐释。而林茂生以康德思想为阳明学比较,提出阳明学偏重直观、稍有独断的一元唯心论倾向外,也将阳明学良知说的道德主体界定于敬天、爱仁的中心思想 。林茂生自日学成归国后,担任台湾教育界要职,如台南长老教中学、台南师范学校等,旋即受总督府派任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拜杜威与孟禄门下,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其博士论文,分析台湾近代受日殖民下之公共教育,可端见受杜威等著作影响,指日本近代教育虽助长台湾社会之进步,但应尊重启发台湾本身汉语文化的保留及其内在性,因此与当时日本殖民政府的皇民化政策有所扞格。受杜威教育哲学影响,林茂生就教育建构社群的主体性彰然若显。本列表列出林茂生先生的著作:
相关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
- 肝功能衰竭肝衰竭(Liver failure或Hepatic insufficiency)是一种肝脏未能正常执行其蛋白合成以及代谢功能的情况。肝衰竭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 近来也渐渐的发现有第三种型式慢性肝衰竭
-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托马斯·亨利·赫胥黎,FRS(英语: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英国生物学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斗牛犬”之称。他为了对抗理查·欧文
- 全美第9名这里有三个列表是有关美国各州的,它们分别以总面积、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排列。所有的这些数据来源于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请参看:美国各州人口列表、美国各州首府列表总面积
- 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英语:Xanthine oxidase,缩写为XO,EC 1.17.3.2)是催化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并可继续催化黄嘌呤被氧化为尿酸的酶。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黄嘌呤氧化酶在嘌呤的
- 精胺精胺(Spermine)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多胺类物质。呈碱性,在生理 pH 下以多质子化的形式存在。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早在1678年就已从人
- Western Blot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大小金川大小金川之役,又称平定两金川,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土司两次动乱的合称。第一次金川之役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安抚司莎罗奔私自进攻明正土司,清廷调兵
- 三原子氢三原子氢(H3)是一种由三个氢原子构成的不稳定分子。这种中性的分子可以在低压放电管中制备:它很容易通过下列方式分解:这种分子只能以激发态存在。这是一些激发态的例子: 2sA1' 3
- 深圳坪山站深圳坪山站(原称深圳东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丹梓西路、创业路、站前路及宝龙路之间,是杭福深铁路厦深段的一个车站。与此同时,深圳坪山站亦为深圳的六个计划中的大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