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齿擦音

✍ dations ◷ 2025-11-16 02:34:38 #擦音,齿音,浊音,口腔辅音,中央辅音,肺部气流音,近音

浊齿擦音全称是浊无咝齿擦音,辅音的一种,在某些语言中出现。在国际音标中,这种音用⟨ð⟩表示,在X-SAMPA则用⟨D⟩表示。它在国际音标的符号就是古英语字母里的Eth,但此字母在古英语中可以表示清齿擦音和浊齿擦音。

齿擦音通常被称为“齿间音”,因为人们发出此音时多数把舌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而非在牙后发音。齿擦音是齿音的一种。

汉语没有这个音。

浊齿擦音之特征如下:

此音存在于英语,并且以表示此音。留意th亦可表示清齿擦音。

在古英语中,þ和ð两个字母都可以用来标示清齿擦音和浊齿擦音,但到现代这两个字母已被th取代。虽然th可以表示这两个音,但此两个音并不可互相替换,th在一个字只有一种读音,使用另外一个音会被视为错误。

当翻译外来语时,英语会用dh来代表此音,以免和代表th混淆。

世上使用者较多的汉语、德语、法语与日语也没有浊齿擦音。所以,如果没有了解好这个音的读法,以上语言的母语使用者可能用浊齿龈擦音,浊唇齿擦音,浊齿龈擦音或浊齿塞音代替。带有强烈港式英语口音的人,会用清齿龈塞音表示浊齿擦音,在说英语词语 there 的时候,他们说。(详见 港式英语)

冰岛语中有此字母ð,但表示的并非此音,而是浊齿龈无咝擦音。

威尔士语用'dd'表示此音。

希腊字母DeltaΔ在现代希腊语中表示此音,但操其他语言的人士在读此符号时(尤其在天文学)这个字母读成浊齿龈塞音。

阿尔巴尼亚语以'dh'标示此音。

阿拉伯语用字母ذ(dhaal)代表此音。

该语言以đ代表此音。

大部分希伯来语的口音均无此音,但古希伯来语中会用字母ד代表此音(去除变音符号dagesh的字母dhaleth。保留degesh的话就会变成דּ,daleth)。在一些口音中,例如Teimani梯曼尼语,仍然有保留此音,并且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现代希伯来语使用者中经常会听到此音。

根据现代芬兰人,此音出现于古芬兰语中,间中以清齿龈塞音的弱辅音来出现。古芬兰文学以表示此音。

邵语用z表示此音。如:Zintun(日月潭),Qabizay(鱼池)

布农语用z表示此音。如:zahzah(口水),ngusulzungzung(鼻涕),macishahainaz(跳跃(主事))

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发音。

相关

  • 生殖健康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或是性健康(sexual health)是指在人生各阶段中的生殖过程、生殖机能以及生殖系统的健康,而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为疾病或虚弱之
  • 理查德·莱德克理查德·莱德克(英语:Richard Lydekker,/lɪˈdɛkər/;1849年7月25日-1915年4月16日),是英格兰博物学家,地质学家和作家。莱德克出生在伦敦的塔维斯托克广场,父亲是有荷兰血统的律师
  • 至福乐土节庆:至福乐土(古希腊语:Ἠλύσιον πεδίον,Ēlýsion pedíon;英语:Elysium 或 Elysian Fields。中文亦可翻译为归静乐土或是归净乐土,意为回归安静或回归纯净的乐土。)
  • 皇家宫廷啤酒屋皇家宫廷啤酒屋(全称为普拉茨畔皇家宫廷啤酒屋,德语:Hofbräuhaus am Platzl)是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啤酒馆,建于1589年。历史上这个啤酒馆长期作为皇家宫廷酿酒厂的一部分,直到1828年
  • 氯化亚砜氯化亚砜,又名亚硫酰氯、氯化亚硫酰、二氯亚砜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是SOCl2。常温常压下,它是无色或黄色、可蒸馏的液体,140°C时分解。SOCl2有时易与硫酰氯(SO2Cl2)相混淆,但
  • 大分水岭大分水岭(英语:Great Dividing Range),亦音译作大狄维亭山脉,是澳大利亚东部新南威尔士州以北山脉和高原的总称,位于澳洲东岸,自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北起约克角半岛,南
  • 渡边美智雄渡边美智雄(日语:渡辺 美智雄/わたなべ みちお Watanabe Michio,1923年7月28日-1995年9月15日)是日本的政治人物。从1963年开始担任众议院议员历时30年以上。生于千叶县习志野市,
  • 李芳干李芳干(1364年-1421年),本贯全州,朝鲜王朝开国之君李成桂第四子,母为节妃韩氏。朝鲜太祖元年(1392年)八月,封怀安君。七年(1398年)八月,参与“戊寅靖社”;九月,定公、侯、伯之号,改称怀安公
  • 路易西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州(法语:État de la Louisiane; 英语:State of Louisiana),简称路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此州以对比强烈的文化、地理景观著名。如嘉年华会的狂欢和荒野
  • 天人 (佛教)天人(梵语:देव,Deva),又称天众、天部、天神,音译为提婆,指佛教中住于诸天界之有情。最早源自古印度神话中的提婆,与之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天人为轮回五道(或六道)之一。天界分为欲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