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尔顿

✍ dations ◷ 2025-04-04 22:59:50 #1956年出生,2018年逝世,美国作家,美国厨师,美国电视主持人,瓦萨学院校友,21世纪美国小说家,美国自杀者,上吊自杀者,自杀艺人,自杀作家

安东尼·迈克尔·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1956年6月25日-2018年6月8日),是一位美国厨师、作家及电视节目主持人,生于纽约市。

波登成名作为《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去世前在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节目《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2013年至2016年间,每年均凭此节目获艾美奖。同节目亦在2014年获皮博迪奖。

全名为安东尼·迈克尔·波登(Anthony Michael Bourdain),1956年6月25日在纽约市出生,在新泽西州Leonia长大。父亲Pierre Bourdain为唱片公司古典音乐部管理层,母亲Gladys Bourdain(娘家姓Sacksman)为《纽约时报》众多编辑之一;两人除安东尼外,还有一名小儿子Christopher。虽然Pierre是天主教,而Gladys是犹太裔,但他们没有要求孩子加入教会。

波登说他对食物的热爱源起于他10岁那年在法国探亲时的经验。他在一位采集生蚝为生的渔夫的船上尝试了他生平的第一个生蚝,自此爱上美食。

他在文理学院瓦萨学院念过两年,后来改念美国厨艺学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1978年毕业。毕业后在不同的餐厅中当厨师,最后于1998年成为纽约法式餐馆Brasserie Les Halles的主厨。

1999年,《纽约客》刊登了波登一篇文章,名为〈读这篇前不要吃〉("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谈论纽约餐厅人员私下那些有问题的行为。其后有出版商找波登,建议他把文章改编成一整本书;2000年,书本《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英语:Kitchen Confidential: Adventures in the Culinary Underbelly)》出版。《厨房机密档案》很快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卖出过100万本,波登亦因而一夕成名。

随后,波登又写了两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的非文学作品:《名厨吃四方:寻觅世上最完美的饮食(英语:A Cook's Tour (book))》(2001),撷取自他的第一个电视节目里的内容,对食物充满异国情调的记述和探索世界的启发;以及《胡乱吃一通(英语:The Nasty Bits)》(2006),另一本收集他对于食物充满风情的、刻薄的和幽默的轶事和文章。波登其他的主要的作品,包括《把纽约名厨带回家:波登的传统法式料理》、《Bone in the Throat》、《Gone bamboo》,一本关于当过厨师的伤寒玛莉的推论历史调查《Typhoid Mary: An Urban Historical》;以及《波登 不设限:结合异国美食与疯狂体验的世界之旅(英语:No Reservations: Around the World on an Empty Stomach)》。他最新的一本书《安东尼·波登.半生不熟:关于厨艺与人生的真实告白(英语:Medium Raw: A Bloody Valentine to the World of Food and the People Who Cook)》,算得上是《厨房机密档案》的续集,在2010年出版。

波登的散文和论述多散见于各处,包括:《纽约客》、《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洛杉矶时报》、《观察家报》、《独立报》、《金融时报》、《Gourmet》、《Maxim》、《Esquire》、《Scotland on Sunday》、《The Face》、《Food Arts》、《Limb by Limb》、《BlackBook》、《Best Life》以及《Town & Country》。在网络上,波登的部落格对〈Top Chef〉节目第三季内容的评述得到了“威比奖”在2008年最佳文化/个人奖项提名。

根据一名评论者的评论,波登的“书写宛如他的言谈,除了他写了更多辛辣的F字眼,以及可能是在专业厨房里使用的专业术语。文章以一种意识流的方式,给我们一种作者好像迫不及待地要体验更多冒险─仿佛他就打算在旅游频道里面这么过活─而努力地纯净把这些从他脑中流泄的思绪转换成文章的印象。”

波登在他近乎辛辣的自传《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中获得一片喝采后,“美食节目”邀请他主持一项关于食物和环游世界的电视节目:〈A Cook's Tour〉,于2002年1月8日首播。到了2005年7月,另一部与〈A Cook's Tour〉相似的全新电视节目〈波登不设限〉于“旅游频道”首播。另一方面,由于《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所造就的广泛欢迎,“福克斯广播公司”在2005年播送的情境喜剧〈厨房机密档案〉其中的角色“杰克‧波登”便是以安东尼‧波登自传中放浪形骸的形象为原形。

在2006年7月,波登在贝鲁特拍摄最新一集〈波登不设限〉时,刚好以黎冲突爆发。波登和他的拍摄团队与其它的美国公民在7月20日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保护撤离。由于无预警的冲突发生在距离波登他们下榻的饭店只有几个小时的步程,波登的制作人将这一段编进了在2006年8月21日的〈波登不设限〉一集之中。非同寻常的是,这一集除了原先所设计要去拍摄的内容之外,也包括了他们第一手的与真主党支持者的遭遇,还有在贝鲁特饭店里与其他美国侨民等待消息的日子,及最后在帮助下撤离的内容。这一集在2007年得到了艾美奖的提名。

除了自身节目以外,波登也是许多烹饪节目的常客,曾以五次以来宾或评审的身份出席〈Top Chef〉电视实境秀,第一次是在2006年11月第二季的〈Thanksgiving〉,之后在2007年六月出现在第三季的第一集〈exotic surf and turf〉,竞赛的内容包括拥有鲍鱼、短吻鳄、乌骨鸡、北美大蛤以及鳗鱼。他第三次出现也是在第三季,以一名长期搭乘飞机的专家,来评审每位参赛者所做的飞机餐。当主审Tom Colicchio正忙着他新餐厅的开幕时,波登也在部落格上对第三季的许多集数写下评论。波登接着以身为来宾的身份出现在第四集的第一集,接着又在第四季的〈Restaurant War〉中,代替主审Tom Colicchio的位置。他同时也是第八季〈Top Chef: All Stars〉的主要评审之一。〈旅游生活频道〉在2006年8月28日播出的〈Miami Ink〉实境秀节目中,艺术家Chris Garver在波登的右肩上刺了一个骷髅。波登说这是他第四个刺青,这个刺青是为了要平衡他在马来西亚拍摄〈波登不设限〉时左肩所刺的衔尾蛇刺青。

波登也曾以来宾身份在2007年8月6日播出的、以安德鲁‧席莫主持的〈古怪食物〉纽约市一集中出现(同样,安德鲁‧席莫也以来宾身份在波登的〈波登不设限〉纽约市一集中出现)。在2008年10月20日,波登在〈旅游生活频道〉里主持了一项特别节目〈At the Table with Anthony Bourdain〉。

波登也曾在2008年的电影〈Far Cry〉里客串演出。2010年,波登以“东尼博士”的角色出现在Nick, Jr.的〈Yo Gabba Gabba!〉之中。其后,他作为HBO的剧集〈Treme〉撰写及顾问。

波登在1985年第一次结婚,妻子为Nancy Putkoski,两人于2005年离婚。2007年,波登和Ottavia Busia结婚,两人育有一女,在同年出生;2016年,两人离婚。

2017年,波登公开他正在和艾莎·阿基多交往。两人在《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罗马那一集认识。

2018年6月8日,波登在法国凯塞尔斯贝尔拍摄《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时,在住宿的Le Chambard饭店房间上吊自杀,终年61岁。

波登死前那晚,没有依习惯出去吃晚饭,令《秘境探索》幕后团队和与他同游的名厨兼好友Eric Ripert开始担心;翌日上午,波登亦没有到酒店餐厅和Ripert吃早餐,Ripert觉得不寻常,打波登手提电话又没人听,进而和酒店职员进入波登的房间,结果发现波登用浴袍的腰带在浴室上吊。波登被救下时已没有反应,饭店方协助报警,急救人员抵达后确认波登已经身亡。

波登死后,许多名厨和明星等名人在不同媒介表示哀悼,例如与波登有一餐之缘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推特致哀。而拥有《秘境探索》的CNN则播出哀悼波登的节目,也发声明,表示仍会播出余下的《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

波登有三本书均与同名电视节目有关连,分别是:

只电视节目的有《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英语:Anthony Bourdain: Parts Unknown)》。

相关

  • 小巢状麹菌Emericella nidulans小巢状麹菌(学名:Aspergillus nidulans),又称为构巢曲霉、构巢曲霉或钩巢曲霉等名称,有一异名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是属于子囊菌门的一种丝状真菌。
  • 印何阗印何阗(英语:Imhotep,Immutef;Im-hotep或Ii-em-Hotep,/ɪmˈhoʊtɛp/; 埃及语拉丁转写:ỉỉ-m-ḥtp *jā-im-ḥātap,埃及圣书字记法:
  • 芬地湾芬迪湾(英语:Bay of Fundy,法语:Baie de Fundy),大西洋西岸主要海湾之一,位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之间,三面为陆地包围,仅西南与缅因湾连通,两者以大马南岛为界。芬迪湾以
  • 安胡尔安胡尔(Anhur)也称欧努里斯(Onuris),是埃及神话的战争和狩猎之神,形象是头顶着两支或四支羽毛的男人,父亲是拉。其名字的意思是“从远方带回”,因为他从努比亚带回妻子麦希特(Mehit)。
  • 永久保持中立的法律《中立宣言》(德文:Neutralität)是由奥地利国会(Österreichisches Parlament)提出的宣言,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此宣言于1955年10月26日被国会制定为宪法法律条文,也就是《奥
  • 解放巴黎解放巴黎,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对巴黎控制权的战斗。战斗自1944年8月19日起,至8月25日德国守军投降为止。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进行登陆成功。此后盟
  • 第二次百年战争第二次百年战争(the Second Hundred Years' War,1689年-1815年)是一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历史分期术语,用以描述从约1689年至1815年间英国(起先为英格兰王国,后为大不列颠王国和大不列
  •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英语: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缩写 HPLC),又译高效液相层析法,以前曾指高压液相层析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色谱分析技术,用
  • 日本皇室天皇 德仁 皇后 雅子上皇 明仁 上皇后 美智子 日本的皇室(日语:皇室/こうしつ  ?)包括天皇及皇族,具体的构成包括天皇与内廷皇族(日语:内廷皇族)组成的“内廷”、加上其他男性皇
  • 1TYM1TYM(韩语:원타임)念作“ONE TIME”,是以Hip-Hop饶舌起家的YG娱乐旗下第二组团体,吴溱桓、Teddy Park、宋柏京, Danny四位成员组成,粉丝名为“Hip-Hop Villager”(嘻哈村民)1TYM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