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春

✍ dations ◷ 2025-08-25 17:04:54 #1902年出生,1976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艺术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东京艺术大学校友,丰原人,廖姓

廖继春(1902年1月4日-1976年2月13日),台中丰原人,张廖家族后代,继字辈,台湾画家,美术教师,台展、省展审查委员。

廖继春于1902年生于台中丰原附近农耕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由大哥扶养长大。1918年,廖继春受过师范基础教育(台北国语学校)后,1919年在新公园第一次看到油画后开始往美术领域发展。1922年任教于丰原公学校。1924年,赴日本就读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系,并于1926年毕业返回台湾。1927年,毕业后的廖继春任教于台南长老教会中学,创设赤岛社。

早年他的泛印象画风颇受日治时期的各种美术竞赛青睐,1927年的首届台展中,他就以《裸女》获特选。1928年再以《有芭蕉树的庭院》(芭蕉の庭)入帝展。廖继春是第二位入选的台湾画家,第一位是画家陈澄波的《嘉义街外》(1926年)。同时期的第九届帝展亦有第三位台湾画家陈植棋《台湾风景》入选。1932年起担任台展审查委员。1934年,他与李石樵、颜水龙、杨三郎组成“台阳美协”。曾改名“秋永继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他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也仍担任各种美术竞赛的审查委员。不过,画风从泛印象转为抽象。1970年,廖继春获颁中山文艺创作奖。1973年,廖继春自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退休,1976年,廖继春因肺癌去世。

然而写实主义时期的廖继春在这幅“有香蕉树的庭院”就已经展露了他美术的基本深厚训练。“有香蕉树的庭院”采取严谨的学院风格创作,传统的三角构图,却是以螺旋的方式逐渐收敛在远方。

早期对于“有香蕉树的庭院”所参考的景观有多说猜测。2009年考据出应为廖继春任教于台南时,投宿当地的刘家二房古厝庭院,即今中西区青年路万昌街口,建物仍存。

相关

  • 食道食道(Esophagus),亦称食管,人和动物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面连接咽,下面连通胃,紧贴脊柱的腹侧,具有输送食物的功能。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中空通道,在最尾端与胃相接的地方有一个括
  • 肌腱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阿尔米尼乌斯阿米尼乌斯(或称阿尔米尼乌斯)(前18/17年-21年),罗马时代著名的日耳曼政治家、军事家及民族英雄,以在日耳曼战争中大败罗马帝国闻名。生为日耳曼部落切鲁西人 (Cherusci)酋长之子,自
  • 厄勒海峡大桥厄勒海峡大桥(或译奥瑞桑桥,欧雷松德大桥,丹麦文:Øresundsbroen,瑞典文:Öresundsbron,丹瑞混合名称:Øresundsbron)是一条行车铁路两用,横跨厄勒海峡的大桥。其大桥隧道两者结合的长
  • 宏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们是机体的主要供能营养素,又叫产热营养素。尽管其他一些种类的有机物也能通过生物化学反应为机体提供能量,但并非主要的能量来源。
  • 李舜臣李舜臣(韩语:리순신/이순신,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字汝谐,本贯德水,朝鲜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时期名将,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1604年朝鲜宣祖(李昖)追封其为孝忠仗义迪毅
  • 平阳平阳县是中国浙江省地级市温州市下辖的五个县之一。《太平寰宇记》卷99温州平阳县:“邑有平阳岭”,故名。另据《郡县释名》浙江卷下:平阳县“晋名始阳县,以地有阳屿也,寻改名横阳
  • font color=white美国的编号公路/font美国的编号公路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州际公路系统、美国国道、州级公路以及各州内的县级公路组成。这些公路普遍使用数字来进行标识,并使用不同的公路标志牌风格加以区分,如州际
  • 必需品必需品在经济学概念中,被认为是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变化,消费者都会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使这些产品对收入变化不那么敏感,缺乏弹性的需求。如包括食物、燃料、衣服、公用事业和医
  • 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工作者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工作者(俄语:Заслуженный деятель искусст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联邦授予艺术工作者的一个荣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