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春

✍ dations ◷ 2025-10-31 05:42:05 #1902年出生,1976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艺术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东京艺术大学校友,丰原人,廖姓

廖继春(1902年1月4日-1976年2月13日),台中丰原人,张廖家族后代,继字辈,台湾画家,美术教师,台展、省展审查委员。

廖继春于1902年生于台中丰原附近农耕家庭,自幼父母双亡,由大哥扶养长大。1918年,廖继春受过师范基础教育(台北国语学校)后,1919年在新公园第一次看到油画后开始往美术领域发展。1922年任教于丰原公学校。1924年,赴日本就读东京美术学校图画师范科系,并于1926年毕业返回台湾。1927年,毕业后的廖继春任教于台南长老教会中学,创设赤岛社。

早年他的泛印象画风颇受日治时期的各种美术竞赛青睐,1927年的首届台展中,他就以《裸女》获特选。1928年再以《有芭蕉树的庭院》(芭蕉の庭)入帝展。廖继春是第二位入选的台湾画家,第一位是画家陈澄波的《嘉义街外》(1926年)。同时期的第九届帝展亦有第三位台湾画家陈植棋《台湾风景》入选。1932年起担任台展审查委员。1934年,他与李石樵、颜水龙、杨三郎组成“台阳美协”。曾改名“秋永继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他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也仍担任各种美术竞赛的审查委员。不过,画风从泛印象转为抽象。1970年,廖继春获颁中山文艺创作奖。1973年,廖继春自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退休,1976年,廖继春因肺癌去世。

然而写实主义时期的廖继春在这幅“有香蕉树的庭院”就已经展露了他美术的基本深厚训练。“有香蕉树的庭院”采取严谨的学院风格创作,传统的三角构图,却是以螺旋的方式逐渐收敛在远方。

早期对于“有香蕉树的庭院”所参考的景观有多说猜测。2009年考据出应为廖继春任教于台南时,投宿当地的刘家二房古厝庭院,即今中西区青年路万昌街口,建物仍存。

相关

  • 胂凡纳明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拉特兰宫拉特朗宫(意大利语:Palazzo Laterano)位于意大利罗马市区东南方的拉特朗圣若望广场,毗邻罗马的主教座堂拉特朗圣若望大殿,自4世纪以后的一千年中一直是教宗的主要驻地。目前开设
  •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英语:World Network of Biosphere Reserves)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指定的生物圈保护区总称,该计划的宗旨是展示人类与自然环境
  • 多伦试液银氨溶液(英语:Tollens' reagent),也称氢氧化四氨合银、苛性银、多伦试剂、吐伦试剂、土伦试剂,指含有二氨合银(I)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用作银
  • 神机营神机营是明朝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其余两营为五军营及三千营),是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明成祖平交阯后,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该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
  • 班固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东汉历史学家,《汉书》作者。与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合称为汉赋四大家,与父班彪、及其弟班超,三人合称“三班”,“三
  • Psocomorpha啮虫亚目(学名:Psocomorpha)是昆虫纲啮虫目(Psocodea)之下七个亚目之中最大的一个,包含有24个科、3600多个物种,因此亦被视为严格定义的啮虫类。本旗下分类所包含的物种变化很大,从
  • 心智表征心智表征,又称为认知表征,在心灵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这种符号
  • 槟城中环广场槟城中环广场(马来语:Penang Sentral),为一项大众运输交通枢纽与商业发展计划,位于马来西亚槟城州北海,是个集巴士铁路和海路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公共交通枢纽。该工程概念取自吉隆坡
  • 彼得·西蒙·帕拉斯彼得·西蒙·帕拉斯(德语:Peter Simon Pallas,1741年9月22日-1811年9月8日)是一位德意志博物学家,出生于柏林,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和莱登大学学习,之后帕拉斯前往西欧考察,期间研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