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榄核,出生于澳门,中国作曲家、钢琴家,其作品中《黄河大合唱》最广为人知。曾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
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门一个疍家船工的家庭。1911年,他随母亲到新加坡,靠母亲帮佣维持生计,进入养正学校(今养正小学)读书,养正学校的老师区健夫,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当时的校长林耀翔,接受岭南大学专为华侨子弟返国升学所设的华侨学校校长,冼星海是他带往广州升学的20名养正学校学生之一。1918年,他就读于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小提琴。1926年,他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修读音乐系。1928年,又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他到巴黎从师于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作曲家文森特·丹第和保罗·杜卡斯。随后在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5年,冼星海返回中国,后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配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顶硬上》、《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10月1日,冼星海与新婚不久的妻子钱韵玲(共产党学者钱亦石女儿),一同前往延安。在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期间创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39年,冼星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赴苏联学习、工作。在苏联期间,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并编写《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论文,已发表35篇。由于他对将音乐用作革命所作的探索,获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称号。
1945年,冼星海因肺结核病逝莫斯科,于当地安葬,至1980年代,骨灰移回中国,最终安葬于广州,建有冼星海墓。
冼星海1924年在新加坡英文学校-圣安德烈学校(St Andrew's School(英语:Saint Andrew's School, Singapore))就读时,留有一张在吹单簧管时所拍摄的亲笔签名相片,上面显示其所用的英文名为“Sinn Sing Hoi”(粤语音译)。
广州有星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番禺冼星海纪念馆、星海公园。在他的故里南沙榄核镇,北斗大桥以南的南北走向大道也以他名字命名为星海大道。
冼星海墓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麓湖公园内,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澳门有冼星海大马路,靠近澳门文化中心。另有冼星海纪念馆,位于俾利喇街,纪念这位在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音乐家,纪录他努力奋斗和献身民族的一生。纪念馆于2019年11月23日开幕,冼星海铜像同场揭幕。2020年该馆入选由国务院公布之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有冼星海大街,不过路牌上的名字错误地拼成了Xi Xinghai(ул. Си Синхая)。
冼星海的故里南沙榄核镇于2014年曾提出改名为“星海镇”,不过由于此前该名称的重复地名太多等原因,并未成行。
冼星海墓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麓湖公园星海园内,为广州市的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时间为1989年12月。
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苏联首都莫斯科,一直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直至1983年,苏中友好协会将其骨灰移交中国,由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护送回北京,后安葬于广州市番禺县县城。1985年,移至麓湖公园。同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麓湖公园内修建“星海园”,建成冼星海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