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激发射

✍ dations ◷ 2025-11-24 21:23:45 #电磁辐射,基本物理概念,激光科学

受激发射(英语:Stimulated emission)是激光的主要光源。受激发射的光放大(英语: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就是“LASER”。受激发射概念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1917年发表的论文《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中提出的;大约10年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保罗·狄拉克首次实验证明受激发射的存在。

在说明受激发射之前需先了解原子的能级之概念,其中发出光最重要的就是所谓跃迁。

与跃迁对应的高能级能量E2和低能级能量E1 满足关系式: E 2 E 1 = h ν = h c λ {\displaystyle E_{2}-E_{1}={h}{\nu }={\frac {hc}{\lambda }}}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粒子处于基态,要使这些粒子产生辐射作用,必须把处于基态的粒子激发到高能级上去。由于原子内部结构不同,相同的外界条件使原子从基态激发到各高能级的概率不同。通常把原子、分子或离子激发到某一能级上的可能性称为这一能级的“激发概率”。

理论研究表明,光的发射过程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没有外来光子的情况下,处于高能级E2的一个原子自发地向低能级E1跃迁,并发射一个能量为E2-E1的光子,这种过程称为“自发跃迁”;由原子自发跃迁发出的光波称为自发发射。

另一种发射过程是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在频率为ν的辐射场作用下,跃迁至低能级E1并辐射一个能量为E2-E1(=hν),与激励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这种过程称为受激发射跃迁;受激发射跃迁发出的光波,称为受激发射。

受激发射与自发发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干涉性。自发发射是原子在不受外界辐射场控制情况下的自发过程,大量原子的自发辐射场的相位是不干涉的,辐射场的传播方向和偏振态也是无规分布,而受激发射是在外界辐射场控制下的发光过程。因此,受激辐射场的频率、相位、传播方向和偏振态与外界辐射场完全相同。激光就是一种受激发射的干涉光。

W 21 = s t 1 N 2 = B 21 ρ ν {\displaystyle W_{21}=\left_{st}*{\frac {1}{N_{2}}}=B_{21}{\boldsymbol {\rho }}\nu }
W 21 {\displaystyle W_{21}} 定义为单位时间内, N 2 {\displaystyle N_{2}} 个高能级原子中发生跃迁的原子数与 N 2 {\displaystyle N_{2}} 之比
B 21 {\displaystyle B_{21}} 为受激发射跃迁爱因斯坦系数,为辐射场单色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内,频率处于ν附近的单位频率间隔中的电磁辐射能量。

受激发射跃迁概率不仅与原子性质有关,还与辐射场的ρν有关。

相关

  • 蓝精灵 (消歧义)蓝精灵可指:
  • 龟背竹龟背竹(学名:Monstera deliciosa),又称为龟背竹、凤梨蕉、蓬莱蕉及电信兰,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龟背竹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但也耐阴、耐阳及有一定的耐旱性,原产于墨西
  • 拉惹勒南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1915年2月25日-2006年2月22日)是新加坡的前副总理和高级部长。拉惹勒南从1959年至1988年也是一名新加坡国会议员。拉惹勒南被视为新加坡国父之
  • 陶渊明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在唐代文献中,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被称作陶泉明或陶深明。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人。东晋、刘宋的文学家,东晋大司
  • 放县维尔扬迪县 (Viljandi maakond,或称Viljandimaa)是爱沙尼亚南部的一个县,南邻拉脱维亚。面积3,422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56,854人。首府维尔扬迪。下分三市十二镇。
  • 第三世界科学院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TWAS)、发展中国家
  • 家变王文兴(1939年9月24日-),台湾小说家。出生于福建省福州,1946年举家迁台,先住在台湾南部的东港,两年后迁居台北。他在附中时对文学产生兴趣,同时开始写小说。附中毕业后考取国立台湾
  • ATC代码 (J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何学林何学林(1761年-1817年),字昌森,号茂轩,贵州开州(贵州省开阳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进士,三甲三十一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
  • 外环吴淞江桥外环吴淞江桥,是一条跨越苏州河(吴淞江)的桥梁,结构上属于钢铁制造的拱桥,位于中国上海市环西一大道之上(近京沪高速)。这事实的证据是:一,我亲自踏勘过。并留有相片;二,谷歌卫星地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