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哈奇森

✍ dations ◷ 2025-08-13 18:59:05 #1694年出生,1746年逝世,爱尔兰人,启蒙运动哲学家,格拉斯哥大学校友,阿尔斯特-苏格兰人,效益主义者,唐郡人

弗兰西斯·哈奇森(英语:Francis Hutcheson,1694年8月8日-1746年8月8日)是一位爱尔兰哲学家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哈奇森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几位思想家,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 的思想和著作有重要影响。

他研究的主题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和伦理学,但他的重要性几乎全在于他的伦理学著作。他的伦理学立场是强烈地反对霍布斯,而基本上是与沙夫茨伯里同意。他接续了沙夫茨伯里的思想,而将其更精确、更哲学化地表达出来。

他主张仁慈的感觉是人性中原始而不可化约的部分。就如同视觉和听觉,道德感也是人类的一种知觉。霍布斯主张人性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但哈奇森却强调人的社会性。


据信,他出生在北爱尔兰唐郡圣菲尔德教区的德拉马里克。他是“生于爱尔兰的阿尔斯特苏格兰血统长老会牧师之子”。 哈奇森在基利亚接受教育,之后前往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710年至1718年,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古典文学和一般文学,之后又学习神学,并于1712年获得学位。当他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他是基尔马诺克伯爵的家庭教师。

面对人们对他“爱尔兰”血统的怀疑,以及他与新立国神学家约翰•西姆森(当时正接受苏格兰教会法庭的调查)之间的关系,他在苏格兰的牧师职位不太可能成功,因此他回到爱尔兰,在学术界追求自己的事业。他被劝说在都柏林开办了一所私立学院,在那里他教了10年书,同时也学习哲学,并在1725年期间对我们关于美和美德的原始观念进行了探究。这篇文章被写成了两篇论文;第一个主题是美学(关于美、秩序、和谐、设计),第二个主题是道德(关于道德的善与恶)。 在都柏林,他的文学造诣为他赢得了许多著名居民的友谊。其中包括爱尔兰教会都柏林大主教威廉·金博士,他拒绝在大主教法庭上起诉哈奇森,因为哈奇森在没有圣公会执照的情况下开办了一所学校。Hutcheson与教会的神职人员的关系,尤其是与大主教国王和rt,尊敬和最启休•鲍博士主大主教阿玛,似乎是亲切,和他的传记作者,说到“他的朋友为他的倾向,对他提出的方案获得晋升,等等,可能是指一些提供晋升的条件接受主教祝圣礼。

1725年,哈奇森与他的表妹玛丽结婚,玛丽是朗福德的弗朗西斯·威尔逊的女儿。她的嫁妆包括大量的财产,包括在朗福德郡的庄姆罗斯镇、加林奇镇和诺克克镇的土地。他们有七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幸存下来,也叫弗朗西斯。

在都柏林生活期间,哈奇森匿名发表了他最著名的四篇论文:《关于美、秩序、和谐与设计的探究》和《关于道德善恶的探究》。在这些文章的第二版中所作的修改和补充在1726年以另一种形式出版。《关于笑的思考》(1725年)(对托马斯·霍布斯的批评)和《关于蜜蜂寓言的观察》也被提到了他在都柏林居住的那段时期,这六封信都收录在《希比尼格斯的信》中,这是一本在都柏林出版的期刊(1725年至1727年,第2版,1734年)。同一时期末,《伦敦杂志》上刊登了吉尔伯特·伯内特(吉尔伯特·伯内特可能是索尔兹伯里主教吉尔伯特·伯内特牧师的次子)关于“美德或道德美德的真正基础”的争论。所有这些信件都集中在一卷里(格拉斯哥,1772年)。

相关

  • 拉斯克-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英语: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是一项由拉克斯基金会颁发的医学奖,它是以奖励那些对医学诊断,防御,治疗和医治有功的人而颁
  • 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又称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无论何时,该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KBE(Sir Alfred Hitchcock,KBE,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是一位英国电影导演及制片人,被称为“悬疑电影大师”。1920、30年代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大批
  • 坎帕期坎帕期(英语:Campanian)是晚白垩世的第五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83.6–72.1百万年前。坎帕期以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命名。
  • 隆德坐标:55°42′N 13°12′E / 55.700°N 13.200°E / 55.700; 13.200隆德(瑞典语:Lund)是瑞典南部斯科讷省的一个城市。城市大约建立于990年左右,当时斯科讷地区归丹麦管辖。1103
  • 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朱耷(1593年1月16日-1705年),谱名统.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
  • 大化革新大化改新(日语:大化の改新)是公元645年时日本的一连串社会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当时豪族专政的制度,并效法中国唐朝体制成立中央集权国家,对日后日本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大
  • 素叻他尼素叻他尼(泰语:สุราษฎร์ธานี)位于泰国中部他彼河注入泰国湾处,是素叻他尼府的首府。华人称之为万伦。素叻他尼属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最大雨季经常发生于10月至11月期
  • 看法极化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为社会学术语。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在正常状况下
  • 叶如棠叶如棠(1940年3月20日-),男,祖籍浙江温岭,生于宁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叶如棠祖籍浙江省温岭市牧屿金樟村,生于宁波市。早年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