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温标

✍ dations ◷ 2025-07-06 08:48:07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凯氏温标,是一种标定、量化温度的方法。它对应的物理量是热力学温度,或称开氏度,符号为K,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对应的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热力学温标是由威廉·汤姆森,第一代开尔文男爵于1848年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推论卡诺定理引入的。它是一个纯理论上的温标,因为它与测温物质的属性无关。热力学温度又被称为绝对温度,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所说的绝对零度指的便是0K,对应-273.15°C。热力学温标可以通过下列过程引入:假设一个卡诺热机在高温热源(温度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和低温热源(温度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之间工作,并且在高温热源吸收热量 Q 1 {displaystyle Q_{1}} ,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 Q 2 {displaystyle Q_{2}} ,其间向外界作功 W {displaystyle W} 。那么,可逆热机的效率 η {displaystyle eta } 可以表示为:卡诺定理指出,可逆循环的效率只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工质)或工作路径等其它因素无关。也就是说, η 12 {displaystyle eta _{12}} 仅仅是温度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和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的函数。为了方便下面的推导,不妨设:另外,对于任意三个温度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 Θ 3 {displaystyle Theta _{3}} 的热源,考虑 1 → 3 → 2 {displaystyle 1rightarrow 3rightarrow 2} 和 1 → 2 {displaystyle 1rightarrow 2} 两个可逆过程。不妨设两个过程中,热机都从1号热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Q 1 {displaystyle Q_{1}} 。另外,把两个过程中,热机最终释放给2号热源的热量分别记为 Q 2 {displaystyle Q_{2}} 和 Q 2 ′ {displaystyle Q'_{2}} ,把 1 → 3 {displaystyle 1rightarrow 3} 过程中,热机释放给3号热源的热量记为 Q 3 i n {displaystyle Q_{3in}} ,把 3 → 2 {displaystyle 3rightarrow 2} 过程中,热机吸收自3号热源的热量记为 Q 3 o u t {displaystyle Q_{3out}} 。为了保证两个过程的可逆性,否则都将意味着热机运作过程中,有热量散失或有新的能量进入系统,这都违反了卡诺定理。由此,容易证明:(其中 ψ ( Θ ) {displaystyle psi (Theta )} 为形式可选择的普适函数)可以观察到, ψ ( Θ ) = Θ {displaystyle psi (Theta )=Theta } 是可取的一种形式。即, f ( Θ 1 , Θ 2 ) = Θ 2 Θ 1 {displaystyle f(Theta _{1},Theta _{2})={frac {Theta _{2}}{Theta _{1}}}} 。由于定义式只给出了两个温度的比值,仍需要一个标准点。1954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取水的三相点(273.15K)作为标准点,作为热力学温标的定义。通过推导过程,可以注意到:由于卡诺定理中,热量交换做功是与测温物质无关,所以通过上述方法取定的温标 Θ {displaystyle Theta } (热力学温标)也与测温物质无关。

相关

  • 肾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英语: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缩写: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在视觉上更易于接受,
  • 城市径流城市径流(Urban runoff),是城市化造成雨水的地表径流。这种径流是世界许多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道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不透水表面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建设形成的。在暴
  • 西爪哇省西爪哇(印尼语:Jawa Barat)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省,首府为万隆。西爪哇是印尼最老的一个省,1950年它正式成为印尼的省,2000年10月17日万丹被从西爪哇分离出去形成了一个新的
  • 提拉斯提拉斯(Tyras)为古希腊城邦米利都的殖民地,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在德涅斯特河河口附近成立。在公元前2世纪被纳入附近王国的统治之下,接着在公元前50年前后被盖塔人(Getae)所毁灭
  • 卡西奥多罗斯卡西奥多罗斯(英语:Cassiodorus,约485年-约585年),中世纪初期罗马城的政治家与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即博学多才,后参加政务。不久转攻基督教事务,曾因为被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所俘获
  • 几内亚蠕虫Gordius medinensis Linnaeus, 1758麦地那龙线虫(学名:Dracunculus medinensis),又称几内亚龙线虫,是一种可寄生于人体内的寄生虫,属于线虫的龙线虫属(英语:Dracunculus_(nematode)),
  • 末端回肠在人体解剖学中,回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之一。回肠(Ileum)是小肠的最后一段,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下面。人的回肠约占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三,约有2-4米长。回肠多盘于腹腔右下部,借小肠系膜
  • 古西伯利亚语言古西伯利亚语言(Paleosiberian languages、Paleosiberian),或古亚细亚语言(Paleoasian languages、Palaeo-Asiatic),并不是一种语言,也不是一个正式的语系,而是语言学家用来指涉某些
  • 苯炔芳炔是从芳环去除两个邻位取代基后(剩下含两个电子的两个轨道)得到的电中性活性中间体。 与碳烯和氮烯类似,芳炔也有单线态和三线态各一个。苯炔(C6H4,右图标号1)是最简单的芳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