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鹏

✍ dations ◷ 2025-08-26 23:09:32 #林希鹏

林希鹏(1928年—),省工委要角,四六事件当事人。苗栗人,曾任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新竹海岸地区支部书记,1953年底获得国防部核准自新,进入调查局桃园县调查站工作,后调任台南县调查站主任退休。

林希鹏,台湾新竹州苗栗郡人,1946年新竹州立新竹中学校毕业,考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现在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与周慎源为同班同学,当时,林希鹏结识了同校教育学系学生黄玉坤、颜松树,并透过颜松树认识了同为新竹人的台大学生叶雪淳,不定期会前往叶雪淳住处讨,一同讨论读社会主义的心得与对时局的看法,咸认为国民政府即将败亡,访谈纪录显示林希鹏此时已思想左倾。1949年周慎源当选师院学生自治会会长,林希鹏担任学生自治会理事,参与学生运动。林希鹏由化学系陈金目吸收加入学工委师院支部,1949年四六事件发生,许多学生于事后逃离学校,周慎源与林希鹏经张志忠指示赴新竹协助简吉在新竹地区发展组织,后陈福星接手新竹区工委会,林希鹏出任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新竹海岸地区支部书记,化名老李,周慎源与陈福星发生路线之争一度出走,后与林希鹏联系上而回归省工委。

林希鹏担任书记期间接受黎明华指示在新竹、桃园一带推动新农会,并吸收农民加入组织,并将组织发展到观音及新丰等地。1950年1月,省工委领导人蔡孝乾落网,5月全台大搜捕,透过台北铁路各支部破案线索,循线将省工委新竹支部破获,陈福星与林希鹏等人采取“退守保干”策略,退入苗栗三义地区,1951年4月政府利用新竹支部成员林逢祥诱捕林希鹏,1951年11月25日黎明华与林希鹏等落网省工委组织成员联名公开向陈福星劝降,1952年1月7日,率领干部退出共产党,1952年4月老洪陈福星在鱼藤坪被捕,自此,省工委覆灭,1953年12月28日,国防部核准陈福星、曾永贤、刘兴炎、林希鹏、黎明华、萧道应等6人自新。

自新成员部分安排在调查局担任匪情研究的工作,林希鹏自新后由国防部安排进入调查局桃园县调查站工作,后调任台南县调查站主任至退休。林希鹏退休后从事汽车零件生产事业。

1948年黎明华吸收张旺加入中坜支部,后与范新戊、周耀施并成立省工委杨梅支部,1949年张旺任职桃园县政府地政科科员,推动三七五减租趁机向无知农民推广共产主义,温万胜系一国术馆接骨师,地方上素有人望,黎明华指示张旺、林希鹏等吸收温万胜加入推动新农会,由温万胜等持新农会章程劝说梁标,成立新农会小组后由温万胜主持,并吸收成员加入,此案件造成向红为、李新泉、唐春炉、黄二郎四名国民党员知匪不报惨遭枪决,张旺、邱桶、梁维潘、梁标、陈金成、陈阿呆、温胜万、廖奕富亦遭判死刑,共12人遭枪决。

林希鹏至新竹农民李复鉴家中成立读书会推动新农会,并吸收加入新竹海岸地区支部,本案造成叶阿平、罗基寿遭判死刑。


相关

  • 冰上曲棍球冰球(英语:ice hockey),又称冰上曲棍球,在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拉脱维亚、瑞典等流行区域直接称为曲棍球(hockey),是1项在冰上进行的团体运动,溜冰者以把冰球打进对手球门为得分目的,
  • 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简称IE)又称产业生态学,是对开放系统的运作规律通过人工过程进行干预和改变,在一般的开放系统中资源和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结果是变成废物垃
  • 抱球虫目球房总科 Globigerinacea Globorotaliacea Globotruncanacea Hantkeninacea Heterohelicacea Planomalinacea Rotaliporacea抱球虫目(Globigerinida)为有孔虫门的一个常见群组
  • 帕岸岛阁帕岸岛(Koh Phangan, 泰文:เกาะพะงัน)又译帕岸岛,是一个位于泰国东南方暹逻湾中的岛屿。在行政区划上属于素叻他尼府阁帕岸县。它以满月派对而闻名全球,也是许多自助
  • 彰化滨海工业区坐标:24°04′39″N 120°24′53″E / 24.077450°N 120.414801°E / 24.077450; 120.414801彰化滨海工业区,简称彰滨工业区,当地常俗称为彰滨,台湾一座临海工业区,位于彰化县西
  • 李涵秋李涵秋(1873年-1923年),又名李应漳,字涵秋,号沁香阁主人、韵花馆主、娱受室主,扬州人,中国作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李涵秋于20岁时中秀才。在29岁至48岁时,他到安庆、武昌当家庭教师
  • 伦纳德·伍利伦德纳·伍利(英语:Leonard Woolley 1880年4月17日-1960年2月20日)英国考古学家,以发掘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而知名,伍利被视作现代首位考古学家之一,1935年因在考古学上的贡献而获
  • 冯健冯健(1846年-?),字子毅,号松斋,广州驻防汉军正白旗人。同治庚午举人,甲戌进士。后任浙江黄岩县、乌程县、淳安县知县,台州海防同知,光绪乙亥、丙子科乡试同考官。著有《欲寡过斋诗文集
  • 新竹水道新竹水道是建于台湾日治时期的新竹街都市供水系统,于大正3年(1914年)规划,大正14年(1925年)开工,昭和4年(1929年)完工通水。新竹水道有两处设施于民国100年(2011年)列为新竹市定古迹:取水系统“新竹水道取水口”位于今日新竹市水源街与东势街交叉处,2019年4月辟为“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馆”;分水系统“新竹水道水源地”位于今日新竹市食品路与博爱街交叉处。自清代起,新竹地区的饮用水皆仰赖境内80余座公共水井供给。台湾日治时期初期,官方调查市内所有水井86处,仅13处合乎饮用标准:10。新竹街
  • 萨乌麦与萨凛利萨乌麦(排湾语:Saumai)与萨凛利(Saljimlj/Saljimlji),是台湾排湾族南排湾群(如牡丹部落、高士佛部落等)传统信仰中的两位祖神,两人合称灵之皇帝、为最高祖神,也是布曹尔亚族的始祖,分别掌管土地与天空。传说中,萨乌麦(女)和萨凛利(男)是由太阳兼创造神阿道.纳婀马第切开北大武山山顶而诞生的,原本天空很低,使得大地非常热,萨凛利因此把天空推高,后来祂们两人结婚、生下了六个孩子、命令他们创造动物并传授给他们各种生活技能。其中,六位孩子分别是:后来那些孩子持续传宗接代,后代便成为了排湾族的祖